还是没有高人风范的。
那小贩似是在想事情,一时没有回应,正当杨小央犹豫着要不要再喊一声时才反应过来,看到杨小央先是一愣,立马换上了一个笑脸,“道长,咱这糖葫芦那可是京城有名的,只要十文一串。”
杨小央尚沉浸在那一声道长中,听了那后半句还尤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想到自己的道长风范,把怎么不去抢这句话咽了回去,故作高深地一笑,行了一礼便转身走了。
糖葫芦的酸甜尚未从鼻尖远去,又有幽雅的芳香自远处传来。
这香杨小央觉着有些熟悉,闭眼竟觉自己身处青山木寨,温热湿润,眨眼又似身处一处山洞,洞边坐着一个亲近的人。
顺着花香竟来到一家书肆,店里冷冷清清,与门外喧闹格格不入。
杨小央刚跨进门槛,一抹鲜红便从一众灰褐中跳脱而出,越来越多的熟悉感涌上心头,杨小央走向柜台,却不觉那盆中的红花有何奇特,也没什么印象,更像是路边普普通通的一朵野花。
挠挠头刚要离去,柜台后突站起一书生模样的人对着自己行礼道“原有道长贲临小肆,小生幸之。”
杨小央看着他手上的书,想来刚才应该是坐在柜台后看书看得着迷,自己走近才发现来了客人。
回了一礼,笑问道“掌柜的也不多照看这些,届时这店内的书被人偷去也不知。”
掌柜的年纪不大,捧着书哑然失笑,“道长怕是初入京城吧,莫说着光天化日,便是夜不闭户也大可安心啊。且小生这书肆并不为卖书,肆内之书任人翻阅,想买便买,若无钱财,小生便赠与他们。”
那掌柜见杨小央愣住,接着说道“当年李相出身寒门,食不果腹,四处求学,莫说买书来看,便是书上那一滴墨也买之不起,今依旧满腹学识,掌半国大运。如今国泰民安,小生以李相杨将军为楷模,愿为这盛世献力一分,给天下寒门多一分机会。”
杨小央对这书生的理想没什么兴趣,见他眼里已经冒着星光,手上的书都被攥皱了,生怕他继续长篇大论,急忙指着柜台上那盆红花问道“贫道见这花眼熟,却不知在何处见过,掌柜的可能替贫道解惑?”
“道长莫看此花普通,小生能得到它倒也有几分奇妙。”
杨小央来了兴趣,“有何奇妙?”
“那日小生正研读佛经,恰逢有几处百思不得其解,便起身前往广法寺。广法寺小生常去,与里面的僧人也颇为熟稔,那日却见一道长正搭着方丈的肩膀谈笑风生。那道长看上去倒是风仙道骨,只是还有另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倒与道长您有些相似。那道长看到我大笑,对着方丈挤眉弄眼了一番,便把这盆花给了小生,还不待问话那道长便叫我回去。小生那时一头雾水,回过神来已经在书肆中了,道长您说奇妙不奇妙?”
杨小央听了也一头雾水,“所以这花?”
“哦,这花小生后来细细考据,发现这花来自南边,我们鸣武叫它赤剑,佛经中叫它彼岸花,与黄泉引人向幽冥。它花期本已应该过去,却不知用了何法使其开到现在。”
杨小央恍然,突想起尚在南疆时母亲摘过这种花,他指向那盆火红,“不知掌柜能否割爱?”
“诶,道长这说的什么话,这花小生受之于道长,与之道长,何尝不是件雅士,道长取走便好。”
杨小央连忙道谢,把花拿在手上愈发觉得亲近。
“小生见道长欣喜,小生也来了兴致,小生便不再招待了,道长请便吧。”那书生说完便坐下接着看书了,似是比之前更津津有味了。
杨小央也不再打扰,只是见这书肆依旧冷清,忍不住问道“掌柜如此营生可能负担得起?”
“道长安心,家父在朝中任户部尚书,些许小钱还是有的。”
杨小央嘴角一抽,提着花盆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