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土娘娘根本不是道教原有的神仙,而是从巫教神里吸收而来的!
这就涉及到上古巫妖大劫。
盘古死后,洪荒各族迅速发展,至见龙凤大劫之后包括龙、凤、麒麟在内的神兽一族没落,余下最强的便是妖族与盘古精血化成的巫族,前者数量众多,后者是盘古后裔,两族都想成为天地主角,所以时有纠纷。
后来妖族寻得天界,帝俊与东皇太一两兄弟更是自封天帝,于是巫妖两族矛盾更甚,甚至多次发生大战。后来,道祖鸿钧见时机未到,巫妖二族尚不能开战,故发下“妖族掌天,巫族掌地”的命令,至此两族虽时有摩擦,但并未开战。
至于到底没有道祖鸿钧,巫族典籍之中并没有记载,其原因则是巫妖二族皆未做好全面开展的准备。
牵一发而动全身,那时候妖族刚刚从龙凤族裔手中夺得天庭百废待兴,自然不愿开展,巫族打败万族统领大地,同样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双方都比较默契选择各自发展,互不打扰,而非传说中那般,由于道祖鸿钧干预。
其后外界则流传,至女娲造人之后,时机成熟,鸿钧便不再限制两族,甚至对自己座下的六名弟子,也就是唯一的六名圣人说杀劫将至,巫妖大战在所难免。于是乎,六大圣人除女娲外各自算计。在圣人的算计与有心人的挑拨下,妖族帝俊之子,即妖族十大太子——十大金乌,从他们的出生地——太阳星(盘古的眼睛所化)上飞到人间。大地顿时一片哀号,而作为大地之主的巫族更是损失惨重,于是先有大巫夸父怒而逐日,却身死,后有大巫后羿弯弓射日,射下妖族九名太子。巫族原本人数稀少,大巫更是少之又少,此次妖族十太子杀夸父,使得巫族全族震怒,而妖族太子十去其九,妖族更是气愤非常,于是乎,巫妖大战拉开帷幕。原本巫族十二祖巫可合体召唤盘古真身,实力莫说是杀妖族二帝这两名只有准圣实力的大神通者,就算是圣人,也能让他失掉面皮(圣人乃万劫不灭之体,杀不了),但此术不能轻易使用,可一经使用巫族必胜,巫妖大战不能达到两败俱伤的情况。然而,十二祖巫中的后土,在巫妖大战的关键时刻突然心有所悟,然后以身化六道轮回,从此地府建立,而魂魄也得以轮回。巫族少了一祖巫便不能召唤盘古真身,虽然巫族有十一名准圣级别的人物,但却只能和亲自主持以洛书河图为阵眼的周天星斗大阵的帝俊与拥有东皇钟的东皇太一打个平手。最后,二族损失惨重,妖族二帝及十二祖巫具身死(巫族失去了身体便死了,所以后土身化六道就死了),两族再也不能和有圣人扶持的人族争夺天地主角。老实说,不管巫妖大战还是封神之战,都不是一个原始天尊或是老子能挑起来的,即使是合道的道祖鸿钧也没这个资格,只能说是劫数如此,自然大道要人族为天地主角,谁也无法改变,就算是代表天道的鸿钧也无法改变。
这便是外界广为流传的巫妖大劫,这其中加入被人加入了太多的幻想色彩,真正的巫妖大劫远比传说之中更加残酷直接,一个种族发展到一定程度,便需要更多的资源才能满足整个群体消耗,妖族与巫族之间的战争,远没有传说里那么复杂,它们无非是为了自己种族生存而战罢了,两个种族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只能开拓新的领地,但那时候天界被妖族占据,大地被巫族所占领,双方之间的战斗绝非偶然。
妖族惦记大地的富饶,巫族同时也在窥探天界的绚丽,当两边休养生息差不多的时候,双方开始出现各种摩擦,开始摩擦还在可控范围之内,但随着时间推移双方之间的摩擦愈演愈烈,最终爆发全面战争,这是一场没有对错的战争,有得只是种族生存间的残酷。
看完这些辛秘,问题就来了,承天效法土皇地衹,简称后土,俗称后土娘娘,这位在山海经以及各类文献中频频露脸的天神,早在道教神话体系完善前,就已经存在上古巫家大神,共工的后人,祖巫之一的后土,怎么就成了道家的四御之一呢?
难道真的如传说里流传那样,是后土背叛了十二祖巫吗?
实则不然,十二祖巫乃盘古精血所化,所掌握的威能直指大道,从之前描述中也能看出来,十二祖巫各个拥有毁灭天地的本事,举手投足都带着山崩地裂的威势。
但那时候的大荒大地上生活的可不仅仅只有巫族,还有其它种族,巫妖大战受到波及最为严重的便是大荒里生存的万族,双方大战日月无光,山河破碎,大荒万族死伤惨重,便建议巫妖两族前往天外混沌去打,免得伤及无辜。
但那个时候的巫族太过自大根本没有把大荒万族放在眼里,大荒万族生灵多数都为盘古所化,十二祖巫更是其中佼佼者,为盘古一身精华所化,继承了盘古大部分威能,它们每个人的都掌握一条或者数条大道,掌管天下五行雨雪风霜,四季四方,时间等等,可以说十二祖巫全部组合起来,就是盘古在人间的代行者,
因此它们打心底看不上那些边角料,对于大荒万族的哀求自然不屑一顾。
巫妖大战持续数载不见胜负,大荒万族被迫卷入其中死伤无数,但十二祖巫高傲残暴驱使万族视如工具不知怜悯,导致大荒万族心生怨恨之心。巫族目中无人,妖族虽实力不如巫族却多老谋深算之辈,能与实力强悍的巫族势均力敌,其中自然少不了巫族的各种精妙算计。
它们很快就发现巫族弄得大荒怨声载道,万族对巫多有不满,只是碍于巫族势力不敢表露出来,于是便在联络大荒万族,暗中结盟一举推翻巫族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