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牌很快传达到南若玢手里,SC投资小组暂时停止考察,与穆巴达拉派出的团队在京城会合,两个团队之间进行协商并磨合,双方进行协作共同执行此次的华国投资计划。
正当南若玢庆幸磨合之余可以上老洋房充老佛爷,享受南易的宠溺之时,事有不巧,南易申请的资金到位了,他的课题正式启动,人这会已经跑到一爿店考察。
一爿店村,三面环山,海拔2400多米,村147户,人口不足700人,去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100元,吃水只能靠山里的一眼泉,遇到恶劣天气,取一次水就要花费两三个小时。
从县城通往村里没有像样的公路,也没有机耕路,村民要出村,只能靠两条腿走长达37公里有余的山道……
刘贞给南易的资料只有寥寥,但足以让他勾勒出一爿店贫苦的景象。
光秃秃,漫天黄土的山道上,南易和苗小兰一身驴友的打扮,两人亦步亦趋踩在泥泞里,慢慢地往一个山坡上走去。
运气不好,前两天这一片刚下过暴雨,极具黏性的黄土黏在裤脚和鞋上,凭空给两人添上十来斤的负重,好在都是习武之人,平时一直未松懈锻炼,两人走得蹒跚,但很稳,没有滑也没有摔,上身的干净和下身的泥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行至山顶,拿刀刮一刮下身的泥,随后,南易拿出望远镜四下观察。
苗小兰也没闲着,找了一处看着还算干净的积水,拿一个瓶子装了半瓶水存放好,随即又拿出一个瓶子用渗透过滤法装了半瓶子水,加入净水片摇了摇,然后静置一边,等其慢慢沉淀。
观察了一阵,南易挑了一颗马唐连根拔起,捻了一撮带出的泥用舌头舔了舔,泥腥味不重,也没有农田肥沃之土的特有滂臭味,土地有点贫瘠。
取了点土样,又把马唐沾着的泥抖干净,折了一段草根和草茎先后放到嘴里嚼了嚼,细细品尝蕴含的苦味。
做完这些,南易又取出工兵铲拧成锄头状,挑了一片草比较茂密地位,在附近东锄一下,西铲一下,折腾了好一会,也没有见到他想见的蚯蚓,倒是挖到一个高加索黑蚁的窝。
见到蚂蚁,南易不再东一下西一下,改而往下挖掘,好一通挖,掘进将近一米,才挖出一块他想要的石灰岩,刀铲合作从大石头上敲下一块石芯,捧在手里观察了一会,随后用舌尖轻触。
“呸呸呸。”
吐掉舌尖上沾惹的泥,南易略带失望地看着石芯上的湿印,闲着的手从胸前摸出一个特制的机械计时器,揿一下开关,时间开始走动。
这是南易从闯海人乐队成员秦献锰那里学到的土办法,是他家老头子在几十年的地质勘探工作中总结出来的。
湿印很快消失,说明石头颗粒结构粗,地下含水量比较丰富;湿印消失得慢,说明颗粒结构致密,含水量相对少一些;同时,含泥量比较多时会粘舌头,说明含水量极少。
南易的取样不够严谨,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当地的地下水情况,不过他也不需要太过严谨的结果,只要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即可。
一路走来,他已经通过土壤颜色、耕作层深浅、土壤适耕性、淀浆及裂纹、植物种类、动物种类等多种方式判断当地土地的肥瘦,整体情况不算乐观,但也不悲观。
“先生,水有点苦又有点咸。”尝过净化之后的水,苗小兰来到南易身前汇报。
“给我。”南易从苗小兰手里接过水瓶,呷了一小口,细细品味,“还行,不算太硬。”
苗小兰提醒道:“这是雨水,不是地下水。”
“我知道,苦水变甘技术上不是很难,难就难在成本高。”南易仰头望天,“天上还飘着乌云,一会还要下雨,等进村后找几个老人问一问过去几十年的降雨情况,只要降雨量凑合,我在这里的投资应该还能赚一点。”
“先生,在农村做事的成败主要看人。”
南易收回仰着的头,看向苗小兰,笑道:“要说对农村的了解,我比大部分人更深,也更面,农民的淳朴和劣根性我都懂。来之前,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希望给我的更多是淳朴的一面吧。走了,下一个山头找个地方安营扎寨。”
路太泥泞,也不是落荒而逃,南易两人没必要拼命赶路,37公里,两人打算用两天时间走完。
继续赶路,两人花了两个多小时来到另一个山头,寻了一片平坦不会遭雷劈的空地,清出一块扎好帐篷打下地钉,拿出户外炊具,做一点简单的热食。
在户外,保存身体热量非常重要,无论是卡路里还是冷热的热,能有热食吃,绝不吃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