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吏部,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负责官员的任免、考核、升迁。判三司相当于财政部。王继鹏让吏部侍郎判三司,目的就是绕过中间环节,方便行贿受贿、卖官鬻爵。
然而蔡守蒙同志耿直忠正、为官清廉,不愿把官场搞得乌烟瘴气,受到了王继鹏的严厉批评,迫不得已,才答应下来。但是,一个人的工作效率除了与工作能力有关,更与他的工作积极性有关。
王继鹏对蔡守蒙还是不太满意,“小脚女人!”
随后,王继鹏亲自下海,绕开吏部和三司,绕开办事不利的蔡守蒙,直接把空白的委任状交给御医陈究,让陈大夫拿到街上贩卖,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并指示他,别管买方是什么货色的人,只要给钱就行,咱是认钱不认人。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为了防止百姓偷税漏税、躲避徭役,王继鹏下诏凡是虚报年龄的,杖打脊背;凡是不报户口的,死刑;凡是敢逃亡的,屠灭全族!
随后,又下令瓜果蔬菜、牛羊鱼肉等等,全部要交税。
还不够。
王继鹏又下令征收“身丁钱”,凡是年龄在岁之间的,都要交税,类似于“人头税”。
还不够。
王继鹏又下令,征收“资源税”,境内江河湖泊、丘陵山地等等自然资源,都要交税,税赋摊到该资源附近的百姓头上。就差收“呼吸税”了,前段时间提议收每人每月20元人民币“空气税”的那位教授,如果生在闽国,必然会得到王继鹏的赏识,没准儿能当个宰相,最次也是判三司。
还不够。
王继鹏先跑马圈地,再精耕细作。巧立名目之后,就在征收环节搞小动作,即所谓的“大斗进,小斗出”。具体的操作就是虚标容量,虚到什么程度?宋朝统一后,发现闽地的5斗实际是7斗3升,也就是说,王继鹏把7斗3升的容器标记为5斗,当老百姓需要缴纳5斗粮食的税款时,实际需要拿出7斗3升,多交26!
【崇佛信道】
王继鹏即位之后,给妖道陈守元赐号“天师”,给妖道谭紫霄赐号“正一先生”。
有“高人”说发现白龙,于是兴建白龙寺;又在“天师”陈守元的指点下,于皇宫里修建一座三清殿,铸宝皇大帝、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像,仅三座塑像就耗费了数千斤的黄金,24小时昼夜不停地焚烧龙脑等名贵香料,因为陈守元说这样就可以求得“大还丹”,长生不老。
在陈守元的指点下,三清殿不仅仅是大还丹的生产基地,更成为了闽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军国大事,事无巨细,都要请示宝皇帝,实际上就是请示陈守元,因为只有陈守元才能与宝皇大帝沟通交流,传达宝皇大帝的旨意。
王继鹏和他老爹王延钧在对待宗教问题上保持了雨露均沾的的一贯原则,不会因对道教的宠溺而忽略对佛教的栽培,二人登基之后都曾一次性“剃度”数以万计的和尚。
对于个人而言,剃发出家是信仰自由,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大规模的出家对国家的财政所带来的影响,是极为不利的。
首先,是劳动力的缺失。
其次,是财政税收的减少。
第三,则是朝廷要赐给寺庙相应的“寺田”。这些“寺田”往往是肥沃的土地,而且享有免租税的特权,进一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一叶随风落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