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青少年阶段,也就是初中,高中时期,身体和心理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当中最迷茫、最无助的时期(无论从对未来的追求道路,还是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事物都属于迷茫和无助时期)。这就要求心理辅导老师不仅仅具备熟练地心理学科的课本知识,还要具备真正的将课本知识融会贯通,结合到实际工作中不确定因素情况的实践中,做到及时和正确的把这一时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早发现,早疏导,都是非常重要的。
初、高中时期,心理辅导老师的难度也是相当的大的,因为需要在每周几节课的时间里能够敏锐的观察到、及时发现到,有需要心理疏导或是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帮助他们疏导好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的包括面也是非常广包括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包括成长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困惑的问题等,都要找一个像是朋友一样无话不谈的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来解决才行。
所以,具备真正的心理医生资格,并有一定的实践工作者才更能胜任初、高时期的心理辅导老师这份职业。这就好比如植物的幼苗时期,更需要我们小心呵护。
挖掘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优点,使之能够在以后他们选择职业时,能够把这个优点变成他们身上最珍贵的特点和亮点,这样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才能更有承受力和爆发力。这也是抓根本,抓本质,抓重点的重要表现,凡事要从根基处打对,打实,打牢。
大学里的心理学科老师,主要是能够讲授好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课业。讲好,讲到学生能听得懂。至于心理问题,大学时代的学生已基本具备成熟的心智,也能够有着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很好地支配自己的自控力,相对的,他们的内心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也显得比较明朗了。
所以初、高中的心理辅导员的任职要求,相对于要比大学中需要的心理学科老师,要难得多。
未来社会早已普及高中,赋予所有初中学生完成普通高中学习的同等机会,保证全部大学化高标准教育。
就这一问题,当时也是引起众多机构领导人的大家探讨。
有些人认为,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国家栋梁就是从一代一代的孩子们当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国家的进步,就是要从根基上抓起。而国家的最根本的根基,是人民。那么未来的人民,则是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呀!
当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国家各企、事业单位都急需用工用人,提出重点大力扶持中职教育,但就这个问题很快被众人反驳回去。
反驳方认为都还是些不懂事的毛孩子,心智都还未成熟,特别是有许多晚熟的孩子,他们能有什么主见呢?还不是被大人牵着鼻子走吗?这太不人性了。
那么,中职教育,为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能被民众认可呢?
一方面在于方式方法不对,再怎么走也是反其道而行之。中职教育的对象是十五六岁的青少年,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还属于能力不够完全的年纪,自控力太弱!对自己未来的规划盲无目标,毫无概念,只能任由他人左右自己的喜好。
试想一下,这样成长起来的人生,待他们成熟起来以后,是不是有一种张冠李戴的不幸呢?所以才会兴起一种你看他的人生好,他还看着你的生活羡慕的不得了的社会不规律现象。最后活成别人眼中的天堂,自己心中的地狱。古人云针对自身的优势,选对方向,选对专业,这比努力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