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屈原听见声响对昭月示以微笑,又听见昭月口中的短句,剑舞毕朝昭月走来一脸惊喜“小月,好文采,襟怀抱负堪比男儿。诗中描写戍边将军腰缠三尺龙泉宝剑,吹毛断发,寒光闪闪。只是平日里,它静静地斜卧金鞘之中,很少有人识得其庐山真面目。他身上佩戴的那张良弓,射雁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随身携带的百只神箭,箭羽迸发似金华,耀人眼目。他曾在出生入死的前线冲杀征战,曾为保家卫国戍边守土竭尽忠贞。他立志不断地建功立业,期望有一天能够得到君王的召见,扬名天下,威震八方。”也学先前昭月的动作竖起大拇指。
昭月听到屈原这样夸奖有些尴尬,毕竟这不是自己所做,虽然流传下来作者不详但也是先人杰作,昭月看见屈原舞剑后头上的细汗准备伸手为他擦拭,转念一想不对又将手中毛巾递给他擦把脸。
屈原接过毛巾,昭月开口解释“这诗并非我所作,是一位朋友创作,不过我也很喜欢这首诗的气势小月也经常幻想着能上阵杀敌,冲锋陷阵,可惜小月不曾习武。刚见灵均舞剑,才想起这几句诗,赠予灵均,祝你能实现强楚的愿望。”
两人吃过早饭又聚首在书房,今天小月的目标要把诗经全部看完,经过昨天灵均的讲解,小月也熟悉了诗经的惯用手法,读完再一推敲分析便能理解诗中含义。
屈原将昭月早上念的诗句抄写下来,保存自己的诗作一起,拿起打开一看是自己先前写的《橘颂》和《山鬼》,就将这一卷放在上面。随手抽出《老子》回到自己的书案。
昭月抬头看着旁边屈原看书的神情,剑眉浓黑英气十足,加上聚精会神的看书和这身儒雅的打扮觉得整个人运筹帷幄,书上每篇内容都有自己独有的见解。屈原执笔在竹简上写着东西,对比小月梦中屈原投江前晚,他在书案前写下绝笔诗的身姿完全不同,此时的屈原心里怀有远大志向去,来日方长满是希望。
这时屈原又为昭月解释《玄鸟》这一篇,屈原通读了一遍“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昭月边听边记录读音,屈原解释“这是殷商后代宋国祭祀其祖先武丁的乐歌。天命玄鸟降人间,简狄生契商祖先,住在殷地广又宽。当时天帝命成汤,征伐天下安四边。昭告部落各首领,九州土地商占遍。商朝先王后继前,承受天命不怠慢,裔孙武丁最称贤。武丁确是好裔孙,成汤遗业能承担。龙旗大车有十乘,贡献粮食常载满。国土疆域上千里,百姓居处得平安。开拓疆域达四海,四夷小国来朝拜,车水马龙各争先。景山外围黄河绕,殷受天命人称善,百样福禄都占全。”
昭月听后想起“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关于商的起源,这则故事也曾有耳闻”
屈原感叹道“这殷商本是神鸟后代,国祚昌盛绵延万代,到最后却因一女子误国,至民不聊生,最后逼的西岐谋反兴兵讨伐商纣”
昭月“哦?灵均觉得成汤覆灭是因一女子?”
屈原听出来了昭月的不服便继续解释道“其实不然,纣王本是人皇,雄心万丈,若无妲己入宫也不至于终日沉迷酒色,而妲己深受宠爱焉能让一国之君为她不理政事,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昭月反驳“长久以来小月一直认为妲己是无辜的,白白背负了骂名,不是我为妲己开脱罪名,纣王作为一国之君,不能自我约束,分不清孰轻孰重,妲己或许是商朝走向没落的一个原因,但绝不是主要因素,国家的命运走向兴盛还是衰败在于国君自己是否圣明,所以到最后激起民愤西岐兴兵讨伐怨不得一个女人,”
屈原见小月一本正经的争论,目光炽热,原来意见相左小月也可以振振有词的争辩,这番见解挺独特,不觉得笑意爬上眉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