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下意识的去摸身畔的床褥,只摸到一个木漆的盒子,打开来看,里面装的是个玉色的骰子,纪蓉蹙了眉,心里一痛,蜷起身子。
她的飞鸾已经离开了。
刚开始的时候,纪蓉觉得自己应该尽快调整心态,景飞鸾这一去,不知是三年还是五载,总归要等到风头过去,再找机会回来。
但既然成了戍边的兵卒,能轻易回得来么?纪蓉蹙着眉,尽量不去想这些不好的事情。她一心一意的把心思放在经营店铺和照顾陈至身上,家里面没有了景飞鸾和莫正阳这两个人,冷清了不少,幸好还有玉珠不离不弃的陪伴,让她不会太过孤单。
村子里的人都对景飞鸾居然跑去戍边的举动表示震惊和不解,但后来纪安出来说了缘故,一听到景飞鸾是为了保护纪安主动去的,甚至没有提起自己是个举人的事,既没有借用县里的关系说情,也没有一点抗拒的意思,众人都颇有些感慨。
这大约就是书生们那种救国救民的情怀作祟吧,他们都听说过许多书生一腔热血的故事,这年头战乱纷起,有不少书生弃笔投戎,景飞鸾不是第一个,自然也不是最后一个。
就是可怜了纪蓉这孩子,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景飞鸾却这般的想不开。
可大家看着纪蓉的样子,又没有特别悲伤难过的情绪,每日里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收菜算账一丝不乱,除了很少有笑模样,越发像个天上冷冰冰的仙子了。
过去了一开始那种怅然若失的日子,纪蓉心态调整的差不多了,渐渐分出些精神头,也逐渐有了些不一般的发现。
她雇的那几个种田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景飞鸾换过了,景飞鸾和她提过一次这件事,她以为是之前那些人不好好干活,没有放在心上。可日子久了,她发现这些人不仅干活利落,而且个个似乎都身怀绝技。比方说上回田里进了野猪,第二天晚上那野猪就被其中一个汉子不知用什么法子抓住了,第二天还殷勤的给她家送野猪肉。
还比方说有一回村里孩子顽皮,捅了马蜂窝,也是一个汉子就马上给纪蓉送了药来,说是他们老家抗毒除虫的良药,万一被虫子叮咬了治疗有良效,纪蓉本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把药给小黄毛和小胖子那几个孩子抹了点儿,果然第二天就消了肿,第三天他们就又满地乱跑了。
还比方说……
事情不胜枚举,直到最近有几个打扮成货郎的人进村子卖货,那几个种田的汉子一个个如临大敌,纪蓉半夜起来收豆角干,居然发现有两个汉子守在她家院子外面巡逻,才明白过来——这些人哪里是真正来帮工种田的农人啊,分明是景飞鸾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保护她的高人。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