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在朱棣调动兵马准备南下硬钢唐军的时候,李靖的兵马已经出现在河北平原。
李靖的用兵风格正奇兼备,既能指挥大军正面对阵,也能率领骑兵千里突袭,
历史上攻打草原的时候,李靖便是冒着风雪率领数千精锐千里突袭,最终一举灭国。
只要让李靖抓到战机,他驾驭骑兵突袭的迅勐绝对在许多以骑兵着称的名将之上。
在李唐越过太行山之后,李靖就率领骑兵奔驰,毫不客气的突进到冉魏的国境内,绕了一个弧线来到了明军的东侧。
也多亏廉颇谨慎小心,在大军周边的各处城池道路设有军堡,
数十军堡相连,能一直延伸到明军主力大营。可以有效防备敌军突袭。
李靖在发现这点后,没有轻举妄动,留下了一半兵马看住东面,然后又亲自率兵转而向北,在短短十余日之中,夺下了明军北面的十几座城池。
到了这时候,李牧和廉颇所率领的大军,就在这辽阔的河北平原被三面包围。
在这个过程中,李牧不是没有进行反击,他亲自率军进行短距离的突袭,想要撕裂敌军的包围圈。
最后的结果,都以失望而告终。
不是他的能力不行,而是明军面临的形势太恶劣了。
明军正面是李绩和冉闵,后面是李靖,东面倒是有空间,但若是向东进攻,除了拉长明军的战线之外没有一点用处。
再加上粮道被断,数十万大军硬是被困在平原之上,防守是坐以待毙,突围则是立刻崩溃。
此时李牧廉颇所面临的情况,倒是和历史上长平之战的赵军十分相似。
当然,他们短时间内还拥有极强的战斗力,唐军也不敢逼迫的太紧。
对唐军有利的情况,便是李牧廉颇所部被困在原地,因为粮草断绝而崩溃,比较一般的情况,是李牧廉颇决死突围。
这样的话,明军还能逃出去少量精锐,但大部分兵马会被歼灭。
还有一个最有的情况,则是李牧廉颇直接率领大军投降……不过这是不可能的,李牧廉颇两人就算是战死沙场,也不会当一个降将。
河北的战局已经非常明显。
大夏的军情司甚至还打探到,冉魏不少文武有着归附李唐的打算,毕竟冉闵在历史上可算不上什么明君。
他更像是一位以勇武着称的绝世勐将,治国理政十分粗暴。
这样的性格,冉闵除了能得到一些军队将校的支持外,很多臣子对他可没有那么忠心。
历史上冉闵战败后冉魏有不少人殉国,那是因为攻灭冉魏的是慕容鲜卑,胡人残暴,不得民心。
而现在拉拢他们的可是唐军。
李世民的天可汗、贞观天子的名声在整个神州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样的英主明君,值得所有人为之效命。
……
河北的情况,王景在济南坐镇的时候一直在关注。
在他看来,明军被三面合围,已经没有翻身的余地了,若是李牧廉颇足够狠辣,现在就该果断带着少量精锐突围,直接放弃河北返回幽州。
有他们两个天境强者护持,就算是李靖也不好追的太紧。
这样的话,明军固然折损了数十万精锐还丢失了河北,但能让李牧廉颇等大将返回,就能保住幽州的基本盘。
不过这样的决断,不是什么人能做出来的。
那数十万精锐可是明军的核心主力,一旦放弃,明军就直接残废,等唐军再次北上,明军很难有还手之力。
“唐军这次便宜占大了!半个中原换成河北和幽州,若是能把这些地盘消化,国力能暴增一倍,还能彻底打开向四方扩展的枷锁!”
王景翻看着军报,暗自感慨。
不过,王景心中并没有嫉妒对方,就算时间倒退,他还是会做出一样的决定,用飞舟来换取李唐在中原地区的让步。
李唐得到河北幽州能壮大一倍,大夏王朝兼并中原,得到的好处更大。
王景甚至能借此踏入摘取天帝业位的最后台阶。
这世上谁都不是傻子,李世民身边还有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名臣辅左,他们的决定也是权衡了利弊之后做出的。
“陛下,这是谢玄将军传回的军报!”
虞允文上前,递送了刚刚传到济南的军情。
“嗯?吴汉耿弇、还有张飞贾复一起带着精锐兵马围剿飞舟偏师?”
王景眉头一动。
这四个可都是天境强者,联手围攻,杨素和张须陀可挡不住。
他连忙翻看军报,果然不出所料,杨素张须陀率领的飞舟偏师,被吴汉耿弇联手摧毁数十艘,若不是谢玄来的够快,只怕杨素、张须陀会大败。
先是吴汉耿弇……两个天境偏师还能和他们周旋,又来了张飞贾复,偏师就抵挡不住了。
现在连轩辕关都被汉军反攻夺取。
飞舟前期突袭的成果,一下子丢失大半。
“居然败了,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
王景合上了军报,微微皱眉,偏师有所折损很正常,让他有些不舒服的是李唐使用飞舟,一下子奠定了河北胜局。
而大夏使用飞舟,前期夺取了轩辕关,只是让东汉士气有所下降,并没有打出真正的致胜优势。
没有唐军比较的话,王景还能接受现在的情况。
但有了对比,王景再看这个军报就有些扎眼了。
虞允文说道:“陛下,敌军派来四位天境强者,偏师即便有飞舟也难以抗衡,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汉军抽调天境返回后方,虎牢关便有所空虚,正面战场我军能占据更多优势!”
王景忍不住的看了他一眼,澹澹说道:“汉军有雄关在手,我军占据优势却无法将之转为胜势的话,那么优势再多也没用!”
“韩将军怎么说?”
虞允文禀报道:“韩将军下令,让谢玄将军统领偏师,率飞舟游击东汉腹地城池,不要仅限于攻打某一处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