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石渠宝笈》着录的赝品,不会晚于乾隆或嘉庆。
另外,《石渠宝笈》有自己的缺陷,它没有图片,只是文字,这是古人没有办法解决的。
此外,《石渠宝笈》只是相对客观地,反映了宫廷收藏的情况。
但在鉴别上,仍有很多不严谨之处。
这是由几方面造成的,一方面当时没有博物馆。
无论是皇帝,还是他身边的近臣,其对书画的了解和学习条件比较差。
而当时都是私家或皇室秘藏,外人没有特殊的关系很难看到。
编纂者或者鉴定者,由于自己见识的高低,判断力就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是由当时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所造成的。
皇帝一言既出,别人是无法不遵从的。
比如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伪品,先进入了宫廷。
乾隆一看甚是喜欢,拼命题诗,赞扬得无以复加。
结果真迹来了,他也明白真迹比假的好,但是自己的身份在这儿,不可能自己承认我看错了。
所以,他就让手下的大臣,去题诗说这个真迹怎么不好,这其实就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把戏。
这可是乾隆真正的黑历史,可不是凭空污蔑他!
不管怎么说吧,一本记录历代珍宝的典级,特别是记载清代大家作品的典级,其上有着大批画作,这足以说明金廷标的厉害。
当然,还有更厉害的,这可以通过一件玉山作品,来看出一二。
乾隆三十一年(1766),疆区向朝廷进贡了一块大玉石。
这块大玉石,令乾隆想起了金廷标的一幅山水画《秋山行旅图》,于是下旨由宫廷玉作承做。
然而,宫廷玉作的二十多名玉匠每天赶制,用了六个月日工,四个月的夜工,只完成了二成,进度异常缓慢。
无奈之下,乾隆下令将玉料运往扬市加工。
这也是扬市首次奉旨,碾琢这么大型的玉山。
两淮盐政决定面,向扬市招募能工巧匠。
一番选拔之后,最终招募了3000名扬市玉匠。
四年后,经过玉匠们日夜的辛劳碾琢,作品终于完成了。
1770年,玉山经水路运回京城。
乾隆一看之下,龙心大悦。
玉料上澹黄色的瑕斑,变成了秋天的草木;
玉料中的绺纹,变成了峻拔的山峰,陡峭的崖壁,山间还隐约现出崎区的栈道,上有赶着毛驴的驮队在缓慢行走着。
作品构图层次分明,布局错落有致,秋意浓厚,意境高旷。
乾隆三十五年和三十九年,乾隆还先后两次为之赋诗赞赏。
从此可以想见,这副作品到底有多么好。
也从此可见,金廷标这个人的作品,都是什么水准!
虽然不能说每一件金廷标的作品,都是珍品。
但是他的作品,每一件都很不普通,这是肯定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