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只有这样的云山雾罩,让每个人解读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才能过的了审,电影中的那些隐喻,叙事手段稍微直白点,就特么得改或者给删了。
不管是谁特么让姜闻解释解释,姜闻都是让再看一遍,看到懂为止。
一方面这是导演的官方回答,另一方面他电影中的那些隐喻,谁都可以解读,唯独他自己不能说。
影片放映结束,互动环节,姜闻对于观众关于电影的疑问,答复依然是「没看明白再看一遍。」
姚东走出放映厅,还是被媒体给堵住了。
「姚东,你觉得《太阳》有什么不足,为什么威尼斯没能拿奖?」
姚东瞅了眼记者话筒,呛声道「《太阳》的首映礼你问我电影不足,是想让我现场拆台么?还问我这么一个威尼斯都没去过的人,为什么《太阳》在威尼斯没能拿奖!这种问题你不该去问评委们么,你怎么混进渣浪当记者的,渣浪什么人都收的么?」
藤讯娱乐记者幸灾乐祸地接着提问「姚导,此前姜导说他的下一部电影,已经确定是和你合作,方便透露下什么电影么,你们一起执导还是一起出演又或者是?」
「导演当然是姜导,我们会一起出演。具体情况目前还不方便透露,时机到了公司会通知大家的。」姚东笑道。
京城晚报记者提问「姚导,孟京辉导演曾说过‘观众看不懂我的戏不是我的问题,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觉得观众看不懂《太阳》,是观众的问题还是姜导的问题?」
「孟京辉导演作为话剧导演,特别是先锋实验的话剧,遇到‘看不懂,的问题是很正常的。」
姚东顿了顿,又道「观众看不懂《太阳》,我觉得既不是观众的问题也不是姜导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现在看不懂,以后也许就懂了。」
先锋实验的话剧,观众看不懂,还真不怪导演,本就是先锋实验的啊。
「先锋实验」意义就在这,电影从业会根据观众的反馈来探索新的拍摄手法,再应用到文艺片里继续试验,最后经过大浪淘沙成熟之后才能用到商业片里。
电影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现代商业片的拍摄手法大多是这样由小众发展到大众的。
文艺片的现在就是商业片的未来,所有商业片的套路都是文艺片的探索,观众讨厌的就会被淘汰,观众喜爱的就是新的艺术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商业片是保守的,为了风险最小化,大量使用已经被文艺片成功摸索出来的套路。
为什么观众看商业片会觉得俗套呢,因为新的艺术手法看得多看得久了,以前的经典文艺片,放在今天来看都是商业片。
观众的观影要求越来越高,电影从业者要想推陈出新,最好的办法就是向文艺片取经。
电影节的评委们那么推崇文艺片,不仅仅是在摆姿态而已,也是为了推动电影的发展。
姜闻的电影观众看不懂,审查真只是一小部分,主要还得是姜闻自身的原因,但这话是不能明说的。
姜闻的才华不可否认,他有自己的坚持和报复,他的确喜欢玩花活,逗弄审查也逗弄观众。
他从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就没想过要讨好所有观众,他那部让他被禁导5年的电影,哪怕是不禁,又有几个人说自己是真的看懂了呢?
他之后拍的《让子弹飞》里,张麻子和师爷的那场「我想站着把钱赚了」戏,足以说明,姜闻从来就没想过妥协,不管是审查,还是观众。
应付完记者,姚东钻进保姆车就掏出手机开始鼓捣。
老丈人在
群里被怼的没脾气,直接给姚东发私聊让忙完回电话了。
------题外话------
还请书友们继续帮姚东点心,另外不要吝啬你们的推荐票、月票以及打赏-
。
伊南瓶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