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李若琏一听,连忙提醒崇祯皇帝道“闽地沿海的粮田,在郑家的势力范围内,几乎全是郑家的。那些地方,也要按照赋税情况进行清理,而郑家,几乎也是没有交税的!”
一听这话,&nbp;&nbp;崇祯皇帝当然就想起来了。这个事情,还是花了点心思的,让郑森去做的。
当初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担心郑芝龙知道之后,心中会有怨气。
这还真是,如果郑芝龙以此为理由,假装对大明心生不满,从而和倭国勾结在一起的话,&nbp;&nbp;似乎也是说得过去的理由!
他在想着,&nbp;&nbp;就听李若琏继续向他奏道“末将就是担心,这个郑芝龙会不会假戏真做,到时候真得和倭国勾结到一起去了!”
建虏和倭国一勾结,那实力绝对会变得很强大。一旦朝廷对他们的战事僵持或者有战败的可能性的话,指不定郑芝龙会真得背叛朝廷。
崇祯皇帝一听他这个担心,倒是呵呵一笑道“不会,对此,朕是有把握的!”
之前因为整顿地方的事情,担心郑芝龙会有怨气,那也只是担心他有怨气而不会真心实意,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办事。。至于他背叛朝廷,崇祯皇帝和刘伟超讨论过,至少郑芝龙是不会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郑芝龙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要不然的话,在原本的历史上,&nbp;&nbp;他拥有强大的水师,还有隆武帝控制在手中,&nbp;&nbp;完全有能力和满清一争长短的。
可是,郑芝龙没有,哪怕那個时候到处都是义军在对抗满清的时候,他却是选择了投降了满清。
除此之外,郑芝龙已经见识过蒸汽明轮战船的样船,崇祯皇帝和刘伟超都相信,以郑芝龙在海上这么多年的经验,肯定能知道,以后的海上,绝对是大明海军的天下。
他要是敢背叛朝廷,选择了和倭国真正勾结在一起,那可能一开始的时候,朝廷会比较被动。但是,朝廷很快就能按照刘伟超所说,暴兵暴船,用科技的力量,还有综合国力来碾压他的。
一如刘伟超所说,郑芝龙其实是个商人,绝对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划算的!
此时,他胸有成竹地说完之后,又从御桌上拿起一封信,然后对李若琏说道“这是朕的亲笔书信,卿给郑芝龙便可。至于你们最终如何行事,朕不管,你们自己商量着办!”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顿了顿又提醒道“不过事情如何做,还是要以郑芝龙的意见为主,因为他对倭国的情况最是了解!卿把那份资料也给他看,让他加深对倭国的了解。朕相信,你们能办好事情的!”
“末将遵命!”李若琏一听,连忙答应一声道。
虽然崇祯皇帝说不管他们怎么做,可其实已经安排地差不多,为他们创造了好多条件。只是具体细节上,并不插手而已。
听完了崇祯皇帝的话,手中拿着一叠资料,还真别说,虽然李若琏此时还不知道具体的做事方法,可他却已经有了很强的信心,觉得可以完成这次的任务。
在崇祯皇帝交代完了之后,事不宜迟,李若琏便立刻收拾了东西,挑选了一些精兵强将,第二天就离开京师,坐火车前往登州,准备从那里出海前去和郑芝龙汇合。
铁路的修建,一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京师到登州,是未来计划中比较重要的一条铁路,因此是优先建设的。不过有的路段还没修好,只是部分路段开通了火车而已。
李若琏的行程,除了坐火车之外,还是要快马赶路的。
他这边的事情,暂且不提。就说宋应星收到旨意之后,第二天就赶回了京师觐见。
崇祯皇帝一见他,倒也没急着说事,而是关心天津造船厂那边的事情,问宋应星道“蒸汽铁甲战船的改造,还顺利么?”
宋应星原本就以为,崇祯皇帝召见他,估计是为了这个事情,因此,自然是有准备的,便连忙奏道“回陛下,各类型的战船,皆有改造之后的样船,后续如何大规模改造,已经不是难题。微臣如今在做的,是按陛下之要求,如何改造封舟,正在实验中。”
大明朝的船只,最大的就是封舟。
崇祯六年的时候,朝廷要册封琉球国国王,特意建造了一艘封舟,长47米,宽12米,仓深165米,吃水4米,海面高度125米;和同时期西方最大的战舰“海上君王”号相当。
这么大的船,要改造为蒸汽铁甲战船,技术要求更大,也是宋应星扑在天津造船厂的原因。
事实上,这么大的封舟,之所以要建造出来,主要是为了彰显国威,琉球王国那边的那霸港,竟然无法靠岸,需要用小船来拖才行。
还有一个,这么大的船,在海上容易折帆。谷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