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汉军和巽加军队相隔一公里出头,在平原之上,四磅炮不足以在那种距离上保持精度和杀伤力。
而这一次,经过调整后的炮弹,很精准的落在了巽加人中。
炮弹所过之处沟壑道道,散发着阵阵热气,以及,浓郁到化不开的血腥气。
很多巽加士兵站在原地不动,眼睛直勾勾,整个人都傻了。
在他们身上,洒满了同袍的血肉和肢体残片。
温热。
还有些黏糊。
更有甚者,一个士兵脸上糊着半截大肠,内里尚未彻底排除体外的食物残渣散发出阵阵刺鼻的酸腐气味。
但他们作为百战精锐,见过许多丝毫不逊色眼前这种恶心而惨烈的场面。
所以,他们只是短暂愣神过后,旋即在军官的口令中列阵前进。
然后,天空中再度响起阵阵尖锐的破空声。
轰!轰!轰!
每一个铁球落下,至少带走了十几二十条人命。
但这相比于前军五万之众来说,仅仅是沧海一粟。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冷兵器时代作战最重要的是阵型。
阵中是指挥官,左右是生死与共的袍泽,如此大家才有勇气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因此,这就导致了步兵方阵的行动迟缓。
巽加军队和汉军之间相距两公里,按照方阵行军的速度,剩下的路程他们要走二十分钟才能到达用弓弩和汉军对射的距离,而在这二十分钟内,他们只有挨打这唯一一个选项!
于是,巽加国那些饱经战阵的将军,迅速做出调整。
骑兵出动。
他们此前从未见过汉国火炮长什么样子,但却从巽加王的口中了解过火炮是什么,会如何攻击。
因此,他们不能坐以待毙!
毕竟汉军步兵也在严阵以待,即便他们的步兵悍不畏死,顶着这种超远程的攻击走到汉军战前,但他们的军阵必然被汉军火炮轰的七零八落。
一方阵型凌乱,一方组织严密,谁赢谁输不需多言。
但他们又不能散开行军以减少伤亡。
无他,当巽加步兵散开之时,就是汉军骑兵集群冲锋之刻!
到时候,死的更惨!
所以,让骑兵独自出击,虽然不符合他们一贯的战法,但也只能如此了!
毕竟他们的王从汉国偷来……
嗯,借来了一部兵书,里面有一段很有道理的文字。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所以,步兵方阵裂开,一队队手持长戟的巽加铁甲骑兵开始冲锋。
一公里对于步兵来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对于骑兵而言,不过是眨眼之间罢了!
哒哒哒、哒哒哒!
马蹄隆隆。
铁罐头骑兵发动冲锋之时,真有排山倒海之势!
只可惜他们太慢了。
目睹这一切的刘钊笑的合不拢嘴。
周亚夫也是如此。
单不说炮兵旁边列阵的是装备着火枪的海军陆战队,仅仅是那些四磅炮,就足以应付那帮跑起来慢吞吞的铁甲骑兵了。
散弹。
那些携带着上万焦耳能量的铁片钢珠,将如热刀切黄油般撕碎骑兵身上的铁甲。
毕竟,他们太慢了。
战争的形式,早已悄无声息间变得和从前截然不同。
而在另一边,周亚夫立刻率领黑鸦骑士团的士兵开始冲锋。
他们的目标,自然是已经被炮兵撕开阵型的巽加重步兵。
尤其是,对方缺乏骑兵保护。
虽然汉军五千之众不足以马踏联营,但黑鸦骑士团的骑兵多次升级换代,早就不是从前那支手持长戟,人马合一的肉搏骑兵了。
此刻,他们手中握着一杆卡宾枪,腰上别着一柄马刀。
而在他们的右腿、马鞍旁还分别悬挂着六支大口径手枪……
虽然不伦不类,但足以在一波冲锋后就打崩上万人马具甲的重骑兵。
火枪之下众生平等。
无论是披甲单位还是无甲单位。
都是死!
尖锐的号角声中,黑色的洪流在赤色的大旗引领下狂卷而去。
巽加国的步兵方阵立刻停止前进。
而且,他们还开始向内收缩。
这是为了避免将方阵的弱点暴露出去。
与此同时,一支支强弩也开始上弦,只等汉军骑兵临近时密集射击。
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即便是汉国出品的高品质弩箭,依旧不足以在远距离洞穿骑兵身上的甲胄。
周亚夫见状冷笑一声,高高举起手臂,在一阵‘哔哔’的哨音中,跟随他冲锋的骑兵停在距离巽加步兵一箭之地。
嗯,就是一百米。
然后,就是一阵炒豆子般密集的枪声。
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但火枪可以,尤其是有膛线的卡宾燧发枪。
ps:推荐一部电影,《救国同盟》,讲的是沙俄时期的十二月当人,可以看看里面火炮对步兵的震慑和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