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508二杨之争</p>
出了正月,京城的各大衙门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办公,来自两京十三省的各种奏疏公文送入京师,再分派到各个衙门里处理,最后再由各部把决议上奏皇帝知晓,紧急奏疏除外,那是要直接面圣的,处理完后再发出。</p>
这就是京城官场的运转模式。</p>
大明的天下已经一百余年,按理说应该是天下太平无事,即便有些地方小打小闹,天灾人祸不断,可事务却不见减少。</p>
每天依旧是流水一样的公文入京再发还,管理着整个大明帝国疆域内发生的大小事儿。</p>
这么多年下来,虽然明初由太祖朱元璋定下了朝廷的框架,可是各部不时出现大量公务堆积,为了运转顺畅,所以不得不一次次扩充人手。</p>
到了地方,类似情形也不显见,各省三司及地方官署职位更是膨胀数倍。</p>
明朝官场有个很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朱元璋定下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官制,但是却同时出现官冗和官缺的问题。</p>
冗官,指无专职而备执行临时使命的官吏,亦指闲散无事的官员。</p>
在中国古代,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常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北宋时期尤为严重,历史教科书上就有北宋的“冗兵、冗官、冗费”的记载。</p>
历北宋一朝,官员泛滥成灾始终困扰朝廷。</p>
明代官制分为三个部分,即中枢、地方和军事,那时在选用官员上有一种说法叫做“三途并用“,在《明史·选举史》中也记载“进士为一途,举贡等为一途,吏员等为一途,所谓三途并用也。”也就是通过这三种途径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为官。</p>
朱元璋在设置官制时,充分考虑了官员之间相互牵制的职能,分散官员权力,不仅增加了一些官位出来,还因为要拉拢人心,实行荫庇制度。</p>
对有功劳的官员,往往都能得到荫庇,子孙就可以享受到特权,有资格当官。</p>
官员多了,处理的事务分散了,结果在遇到事儿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于是往往又只能新设置一个官职来管理扯皮事务。</p>
当形成循环后就造成了人浮于事,互相推脱责任,使官场越来越臃肿,几乎成为了灾难,而且对于国家的财政负担也非常大。</p>
而官缺问题的原因,则主要是因为党争和正常的官员致仕以及都察院言官的肆意弹劾。</p>
官员年老致仕很正常,党争引发官员落马也很正常,言官风闻奏事也很正常,只是当空缺出官职后,因为各种原因,往往在官位空缺后却不能找到合适官员去接替。</p>
不是没人,而是因为空出来的位置太多人去争取,结果往往无法达成一致,最后官位就一直空缺。</p>
明初时期,国家建立伊始,还处于建章立制的探索时期,历经战乱的士人多隐居不出,加之朱元璋对官员要求极高,愿意入仕读书人太少,所以开始执行有利于读书人的优免条例。</p>
而到了中后期,则基本和党争有关,一些重要职位的争斗往往会引发巨大的朝堂风波。</p>
缺官的消极影响也非常显而易见,它带来的办事效率过低,比如在需要解决一件事时却找不到相应的官员去办,这时对于这件事情的解决就会非常滞缓,也会引起怠政的出现。</p>
偶然的官缺,在一些岗位上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是正常的,但是明朝时的官缺却是长期的,这是非常不利于朝政发展的一种情况。</p>
可以说,从洪武朝到正德朝,大明的官员都是不断增长的,而在嘉靖朝初期,嘉靖皇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精简,但是到了嘉靖皇帝执政的中后期,面对国内层出不穷的事务,官员群体很快就出现反弹。</p>
不过这些变化,嘉靖皇帝或许都已经看不到,毕竟在他眼里的朝廷,现在似乎只剩下六部的尚书和侍郎,以及其他的五寺二监二院一府的官员。</p>
“前两日,杨尚书才去了密云见杨选,没想到兵部就发生了那档子事儿。”</p>
京城,裕王府一间书房内,裕王坐在座位上,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p>
“杨尚书应该也没想到,兴化那边局势会变成那样,看军报上说,俞大猷和戚继光可都已经赶到了兴化府城外。”</p>
殷士谵也是摇头叹气道。</p>
“人到了,兵还没到,自然也只能在一边干看着,却没有丝毫办法。”</p>
裕王苦笑摇头。</p>
最近这两年,他的日子过得是越发舒心起来了,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朝堂政务,可是到现在他要发现,这朝廷里,似乎一天到晚就没多少好消息,尽都是些糟心事儿。</p>
两人正有一句每一句说话的功夫,门外有脚步声响起,走到门外才停了下来。</p>
“殿下,魏大人、张大人到了。”</p>
门外內侍向里面通禀道。</p>
“快请他们进来。”</p>
裕王听到魏广德和张居正来了,急忙喊道。</p>
随着门帘掀起,魏广德和张居正相互谦让后就快步走进屋里。</p>
“善贷,叔大,今日天气还冷,快先烤烤火,暖和暖和。”</p>
裕王看他们进屋,急忙让他们先烤火取暖。</p>
“谢殿下。”</p>
“多谢殿下。”</p>
魏广德和张居正急忙谢道,随即在火盆边搓手取暖。</p>
嘉靖四十二年的到来,一开始似乎挺顺利,还没什么事儿,可是没想到却似乎是个倒春寒,二月了天气突然就再一次降温,人在户外感觉寒冬还要冷。</p>
而伴随着寒冷到来的,还有兴化府那边不利的战报。</p>
“殿下,兴化那边到底吃了多大的败仗?”</p>
取暖之际,魏广德也没有忘记他们被召来的原由。</p>
在路上,他们就已经听了传话內侍的说法,知道是因为打听到兵部那边流传出来的消息,似乎明军在兴化又一次损兵折将。</p>
“哎。”</p>
裕王先是长叹一声,之后才说道:“据说上月二十九日,倭寇突然撤出了兴化府城,退往崎头方向,那里地势据说不错,三面环海,易守难攻。”</p>
“哦。”</p>
魏广德闻言,点头附和一声。</p>
“都指挥欧阳深以为有机可趁,遂在倭寇撤离途中率部突进,想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没成想却遭遇到埋伏,全军覆没,自己也死在那里了。”</p>
裕王又说道,“之后,倭寇换上我军甲衣,假装是败逃而回的军士,骗开了平海卫卫城城门,随即倭寇蜂拥而入。”</p>
“倭寇逃到平海卫城里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