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意见都不一致,那就很难成为朝堂百官的带头人反对此事。</p>
<div class="contentadv"> 实际上到现在,刘体乾去职已经板上钉钉,不可改变了。</p>
魏广德回到值房还在思考此事,他有些怀疑高拱是否想要趁势拿下户部尚书这个位置。</p>
他本身就已经掌握了吏部这个管理官员升迁的大杀器,如果再让他控制朝廷的财源,魏广德都不敢想象高拱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p>
当初知道高拱要回归,魏广德还寄希望高拱能够回来教导隆庆皇帝,毕竟那时候皇帝的一些行为真的显得有些昏聩。</p>
可没想到高拱回来了,不仅没有指出皇帝的一些错误,帮助他改正,反而有助纣为虐的意思。</p>
说实话,若是内阁其他人都支持奏请挽留刘体乾的话,魏广德就不会反对,可要他单独上奏此事,他是绝对不会干的。</p>
因为这是封建社会,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魏广德没打算和皇帝对着干,那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儿。</p>
不知过了多久,芦布进来给魏广德的茶杯续水时,低声禀报道:“刚才宫里召高阁老过去说话。”</p>
“哦?”</p>
魏广德收回思绪,不由自主看向皇宫方向。</p>
他觉得此时召见高拱,应该就是为这个事儿了,皇帝为了拿下刘体乾,显然很早的时候就安排人盯住内阁。</p>
命刘体乾致仕,并不是皇帝心血来潮的行动,或许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p>
而此时的高拱,已经踏入乾清宫大殿里,隆庆皇帝召见他,并没有提及先前在内阁里发生的一切,而是询问吏部的情况。</p>
近期吏部对各地官员的调整已经接近尾声,皇帝只是随口问了问一些重要府县的官员安排。</p>
“高师傅操劳国事,劳苦功高,不过也要注意身体,切不能因此累坏了身子。”</p>
隆庆皇帝似乎对高拱处理政务的能力很是满意,在高拱说完安排后开口说道。</p>
“谢陛下关心,身为臣子,自当为国效力,否则不就是尸位素餐。</p>
吏部公务事关选官,若是官选不好,不仅碌碌无为,还会害了治下百姓不得安生。</p>
臣受陛下信任掌吏部事,自然要尽量做好,不敢懈怠。”</p>
高拱躬身答道,“此外,臣这几日对各地官制也有所得,近日完成一篇奏疏,还请陛下御览。”</p>
说话间,高拱从袖中抽出一份奏疏,双手奉上。</p>
一旁的太监马上上前两步从他手里接过奏疏,随后回到皇帝身边。</p>
从太监手里接过奏疏,隆庆皇帝当即展开来仔细阅读一遍。</p>
“裁撤锦衣冗员?”</p>
很快,隆庆皇帝就注意到高拱奏疏的主要内容,请求裁革官员的,而首当其冲就是锦衣卫庞大的赐官。</p>
这些人许多都只是在锦衣卫领到诰身后就不管事了,然后仗着官职在外为非作歹,只有极少数人安心在锦衣卫中供职。</p>
高拱提议,对这部分赐官进行清理,据奏疏所述,这样的将官数量庞大,尽不下千人之多,每年从两京府库提走的禄银至少十余万两。</p>
隆庆皇帝并没有马上表态,要知道得到赏赐锦衣卫亲军身份,肯定是其家人对朝廷有大功,皇帝才会给予这样的封赏。</p>
就算这些人只拿银子不办事儿,朝廷虽然因此损失一些银子,可又怎么能说收回就收回?</p>
“高师傅,奏疏里提到一些可以裁革的官职,朕倒是没有意见,只是这锦衣亲军的事儿,容朕再思考一二。”</p>
隆庆皇帝对裁革一些官职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何况就现在裁革了,若是之后发现还是需要这些官职,到时候吏部上奏再恢复任命就是了。</p>
这都是小事儿而已。</p>
倒是收回锦衣亲军赏赐,在皇帝看来才是大事儿,这事关天子脸面。</p>
虽然没有答应裁革锦衣卫,但是答应裁革官场冗员,高拱觉得自己也没白写这篇奏疏。</p>
“那臣回去就以吏部名义上奏此事,锦衣亲军暂不入裁革之中。”</p>
高拱说道,见隆庆皇帝点头他又继续道:“但臣也提醒陛下,据臣所知,当今天下锦衣卫人数就达十万之数,其中冗员可想而知。</p>
千人规模乃是臣粗算皇家的赏赐,或许人数更多,还请陛下适当关注此事,实在是太多了。</p>
当今朝廷财政窘迫,实在是养不起这么多人。”</p>
“朕知道了,下来会让朱希孝查查,若是亲军中真有这么多冗员,对一些该裁革的就裁革,也绝不会手软。</p>
不过,也得看情况,有些对国朝有大功的,裁革还是作罢了好。”</p>
隆庆皇帝依旧坚持自己的意思,开口对高拱说道。</p>
等高拱告辞退出大殿后,隆庆皇帝静静坐在御座上想了一会儿,忽然开口问道:“叫冯保过来,朕有事要问他。”</p>
身旁太监马上领命而去,不多时冯保就气喘吁吁到了乾清宫觐见。</p>
等冯保进入大殿叩头后,隆庆皇帝就大声问道:“事才高师傅过来,说朕的锦衣亲军人数多达十万人?你们东厂可知道此事吗?锦衣卫真有这么多人?”</p>
先前冯保接到旨意让他过来,只听说是皇帝刚刚召见了高拱,马上就叫自己,还以为是高拱在皇帝面前进了谗言,想对自己不利,哪知道进来后听到皇帝却是问的锦衣卫的事儿,一时就愣在那里。</p>
“傻呆在那里作甚,朕问伱,锦衣卫真有十万之数吗?”</p>
隆庆皇帝看冯保呆愣当场,当即心中不悦,说话语气也不客气起来。</p>
被皇帝催问,这时候冯保也反应过来,急忙开口说道:“回禀陛下,锦衣卫有多少人,奴才是真的不知道,不过在京城的锦衣应该有三万人左右,而各地卫所有多少就很难说了。</p>
锦衣卫制虽然也是千户、百户,可实际上除了大汉将军、校尉和力士外,并无定制,人数多少全看需要。</p>
听说锦衣卫还有大量密探分布在各地,甚至大明之外也有细作,这些可都被锦衣卫捂得死死的,等闲不得知。</p>
陛下问奴才锦衣亲军有多少人,怕只有锦衣卫指挥使才能说得清楚。”</p>
“京城十四个千户所就有三万人?”</p>
隆庆皇帝皱皱眉,觉得十万之数怕是误传,高拱应该是听信了流言。</p>
京城锦衣卫应该是最多的,其他地方多是百户所,人数不过几十百把人,怎么可能凑出十万之数来。</p>
想到这里,眉头也舒展开,不过好奇之下还是对冯保吩咐道:“你去找朱希孝问问,锦衣卫在册到底有多少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