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和魏广德都微微躬身感谢。</p>
“还有一份是工部尚书朱衡所奏,议大行皇帝陵寝,朕很满意。</p>
<div class="contentadv"> 敕谕礼部,皇考.穆宗孝庄皇帝,山陵荐号曰昭陵。”</p>
小皇帝又说道,只是说最后一段话的时候明显稍有停顿,似是在回忆。</p>
魏广德心里有猜测,这些话怕都是陈皇后或者李贵妃教的,或许他并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p>
不过这个时候面对年幼的皇帝朱翊钧,魏广德并不会插话进去,就顺着他说就是了。</p>
若是一个不好,让小皇帝忘记后面该说的,那就不好了。</p>
毕竟现在真正拿主意的是陈皇后和李贵妃,朱翊钧又知道多少。</p>
接下来就是片刻安静,小皇帝似乎还在思考,看是否有自己遗忘的事儿。</p>
不过他清澈的双眼看到张居正手里捧着的两份奏疏后就一下子确定下来,好像该说的都说完了。</p>
平台召见结束,张居正和魏广德送小皇帝朱翊钧回到对面的乾清宫,这才转身回到内阁。</p>
做的第一件事儿,自然是召集礼部尚书吕调阳来内阁。</p>
“册封两宫之事,善贷不反对?”</p>
张居正等人下去传消息后,就对魏广德说道。</p>
“宪宗时就曾有两后,如何反对此事。”</p>
魏广德苦笑道。</p>
实际上,明朝之后的皇帝遇到内似情况,一般都不会以宪宗旧事拿来做旧例,因为那不是好兆头。</p>
宪宗朱见深也就是成化帝,他上位后册封了嫡母钱氏为太后,生母周贵妃也被封为太后。</p>
但是成化帝这个生母不是个省心的主儿,再三破坏礼法与英宗的遗愿、排挤并欲取代钱皇后的嫡后地位。</p>
可以说,周太后生评很不好,为百官背后所不齿。</p>
“那就参照宪宗旧例?”</p>
张居正开口说道。</p>
张居正一开始认为魏广德会反对的,没想到这位如此平静就接受下来。</p>
“嫡母和生母,封后貌似都是可以的,何况二位娘娘也都不反对。”</p>
魏广德开口道。</p>
等吕调阳来到内阁,张居正就把宫里批红的奏疏交给他,这其中一份是关于赐故大学士高仪物品的,另一份则是隆庆皇帝陵寝定为昭陵的旨意。</p>
之后,张居正就把两宫尊号的事儿告诉了吕调阳,当即吕调阳就不是很满意。</p>
嫡庶有别是礼法,皇帝怎么能够如此,为了生母就破坏礼法,李贵妃应该加封皇太妃才对。</p>
“此事,我和善贷已经有了商议。”</p>
张居正说完就看了眼魏广德,见他点头,就把先前两人定下里的事儿告诉吕调阳。</p>
“两宫尊号仰考旧典,惟宪宗皇帝尊嫡母皇后为慈懿皇太后,生母皇贵妃为皇太后,与今日事正为相同,但今圣母皇后与圣母皇贵妃恩德之隆,概无有间,尊崇之礼,岂宜差殊。</p>
且臣恭奉面谕,欲兼隆重其礼,各官仰体孝思皆亦乐,为将顺拟于皇太后上各加二字并示尊崇。</p>
庶于祖制无愆,而于圣心亦慰。”</p>
“这”</p>
听了张居正的话,吕调阳有些为难,看了眼旁边的魏广德,见他颔首点头,自然知道两位阁臣已经达成一致。</p>
魏广德这时候也开口说道:“先朝母后徽称有加至四字六字八字者,皆因朝廷有庆典以渐致隆,其初则止于二字乃定制。</p>
今圣母福寿无疆,皇上万年御历,将来吉祥喜庆之事层见叠至尊号徽称,有加无已固不在此时。</p>
礼部尽快定下尊号,孝懿皇后的谥号也一并定下来吧,分别上奏。”</p>
孝懿皇后是隆庆皇帝的原配王妃李氏,隆庆元年追封皇后,这次自然也要加皇太后。</p>
“两位大人,李贵妃那里,不能定位皇太后,非要和陈皇后”</p>
吕调阳听明白了,李贵妃的太后也要有两个字的尊号,陈皇后和李贵妃是一个待遇。</p>
如果说张居正是说按照宪宗旧事,陈皇后应该是有尊后的太后,而李贵妃只是太后。</p>
但是魏广德补充后,吕调阳知道,这两位都是要上尊号的。</p>
“礼部那边尽快定下尊号,就说是内阁和宫里的意思,让他们不要过多质疑,陈皇后是同意了的。”</p>
张居正又说道。</p>
如果说一开始魏广德或许会怀疑张居正这话,可是今日看到小皇帝身边伺候的人是王臻的时候,魏广德就知道此事确实陈皇后已经点头,否则绝对不会让他这个时候陪着小皇帝见他们。</p>
有些话不一定非要亲口说出来,只需要派出合适的人,旁人就会知道其中的含义。</p>
陈皇后此举,怕也是想避免出现宪宗时期的事儿,让小皇帝为难,所以才主动让了一步。</p>
吕调阳在张居正和魏广德反复劝说下,带着不甘走出内阁,礼部那边的反对声音还要他去说服。</p>
不管吕调阳回到内阁用了何种办法,反正在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内阁就接到礼部送来的奏疏,提请为两宫加太后尊号。</p>
陈皇后尊号为孝安皇太后,而李贵妃则是慈圣皇太后。</p>
同时递来的,还有孝懿皇后的谥号,新增为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p>
“叔大,大同合约到底是怎么说的?”</p>
魏广德拿着一份兵部奏疏问道。</p>
这份奏疏是魏广德今日刚看到,是兵部左侍郎石茂华题防秋事宜。</p>
大明和俺答汗签署的合约,魏广德回来后也没来得及细看,不过今日看到这份奏疏才想起,于是直接拿着奏疏就找张居正来了。</p>
“伱那份奏疏,我是看过的。”</p>
张居正起身走到魏广德身边坐下,说道。</p>
张居正所言,自然是魏广德给隆庆皇帝的密奏,想来他看到后还是给时任内阁阁臣商议过。</p>
协议这东西,本来就是有利可图自然要遵守,若是不合适,自然就要废除,由头随便就能找到。</p>
“说白了,就是给些银子了却边事。”</p>
张居正又说道,“至于这奏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然已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可朝廷也不能不防备鞑子突袭京城之事。</p>
所以兵部依旧会按惯例下达秋防令,只不过因为没有战事,又调回了部分客军,所以给予的军饷减少。</p>
算起来,朝廷每年还是能省下几十万两银子。”</p>
“秋防依旧?”</p>
魏广德问道。</p>
张居正微微点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