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1133大军压境</p>
“公爷,公爷。”</p>
两天后,沐昌祚正在府中后花园凉亭里休息,小石桌上摆着四个小菜和一壶酒。</p>
就在他悠闲喝酒的时候,管家就花园外一路小跑进来。</p>
凉亭外的护卫并没有拦阻他,管家一路畅通无阻就进了凉亭。</p>
“发生什么事儿了,这么慌慌张张的。”</p>
沐昌祚毫不在意的问道。</p>
“公爷,孟密那边,怕是出事儿了。”</p>
管家进了两天,顾不得疲惫,气喘吁吁的说道。</p>
刚端着酒杯放到嘴边的沐昌祚没心思喝下这杯酒了,放下酒杯严肃问道:“缅军也进攻孟养了?”</p>
“不是很确定,但是想来差不多。”</p>
管家急忙答道。</p>
“打听到什么消息,你慢慢说,坐下歇歇,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的。”</p>
沐昌祚倒是还能沉得住气,挥挥手示意管家坐下说。</p>
管家在黔国公府的日子也久了,说起来也是沐昌祚父亲辈的人。</p>
从他懂事起就跟着父亲在公府做事,那时候就是主事,所以才能把他推到管家的位置。</p>
所以,虽然管家不姓沐,但也已经把自己当成沐家人。</p>
实际上,这时候大部分勋贵家的仆人,已经是数代为主家服务,是真正的包衣。</p>
若不是有这样的联系,普通人自然是不可能取得这些勋贵信任的。</p>
虽然有沐家的信任,可管家还是知道自己的身份,虽然按照主家吩咐坐下,不过也只坐了半边屁股,以示对主家的尊敬。</p>
坐下后,也不可能真喘几口气,休息好再说,而是强压着粗气说道:“公爷,昨儿我按您吩咐联系了几家跑商的,让他们打听消息。</p>
今儿他们那边就来人说了,前俩月木邦那边就出事儿了,缅军把木邦围了,就连靠近我大明边境二十来里的地方,就隐藏了缅邦的兵马。</p>
最近一个月,孟养那边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虽然缅军没有抢掠他们的物资,但是也拦着不让他们过去。</p>
还说这俩月就不要去做生意了,等过了这段时间再过去。”</p>
“哼,莽应龙还真的要造反不成。”</p>
沐昌祚重重的哼了一声,随即恼怒的说道。</p>
要说真发兵干涉域外之事儿,说实话,沐昌祚并不愿意。</p>
这其实也是当初缅邦事变时云南官员们共同的态度,他们一是不愿意因为外邦争斗发兵,二是认为不管谁打输打赢,最后还是得把大明贡起来。</p>
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所以自然对三宣六慰之间那些龌龊事儿选择视而不见,甚至在知道缅邦被三方出兵瓜分后,担心朝中申敕选择隐瞒消息不报。</p>
说到底,大明从来就没有把缅甸及周边视为领土,虽未封王但其实也接受他们是藩国的事实。</p>
开始现在情况不同,大明明显不打算继续沉默下去,要警告莽应龙的缅邦老实点,不要再搞事儿,但是没有成效不说,对方貌似还变本加厉了。</p>
“公爷,看来是得派人过去看看情况了,缅军已经到了我大明边境二十里的地方,来者不善呐。”</p>
管家小声提醒道。</p>
“莽应龙哪儿来的这么多兵?”</p>
不过,沐昌祚听到消息既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发脾气,不管不顾就要进兵去孟密看看,而是思考莽应龙统治下的东吁王朝到底有多少兵马来。</p>
三宣六慰中的三宣指的是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指的是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p>
而要说他们的实力,就得考虑地理范围、经济实力、军事能力等。</p>
毫无疑问,其中缅甸宣慰司在明朝时期具有一定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是三宣六慰中较为强大的一个。</p>
也正是因此,当初缅甸就经常欺负走边,最后才会被三方合力给灭了。</p>
当初事件发生后,云南官府没有及时应对,其中缘由也正是如此,希望借此机会削弱缅甸的实力就是目的之一。</p>
缅甸之后就是车里和木邦,这两部实力稍弱,只拎出一个单打独斗肯定斗不过缅甸,但是如果有盟友帮助,就算打不赢,但也不会输太惨。</p>
剩下孟养、八百大甸和老挝等实力相对更弱,这也是孟养一直选择依附大明,但是也不敢得罪缅甸的原因。</p>
弱国,就是在两边摇摆的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空间。</p>
缅甸之前打了车里、八百等宣慰司,刚刚又击败了木邦,紧接着就出兵孟养,这不得不让沐昌祚考虑莽应龙到底能召集多少军队的问题。</p>
之前老挝、车里等地就不说了,或许当地百姓已经臣服,缅甸不需要派驻多少兵马就能稳固统治。</p>
可是刚刚击败的木邦,就绝对不是只派出少量兵马就能维持好统治的地方。</p>
现在还有能力包围孟养,这让沐昌祚必须搞清楚莽应龙手里能够动用军队的多少。</p>
这很重要,事关明军介入的成败。</p>
若是明军调集的兵力少了,肯定不顶事儿,到时候要是吃了败仗,他们一群云南的官员多落不到好。</p>
朝廷可不会仅仅处置一个左都督李成梁,而是会迁怒他们云南的官员。</p>
沐昌祚有这个疑惑,其实也是受到明朝军制影响的缘故,毕竟从小就接受了大明的兵制,已经忘记前朝旧事了。</p>
在明朝之前,如春秋战国时期到元朝,以及后面的清朝,存在着一种“全民皆兵”的制度,即平时农民或渔猎民族在战时可以迅速集结成军,这种制度下,几十万人的军队集结相对容易。</p>
然而,在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对兵制进行了改革,他把百姓进行具体分工,也就是所谓的市农工商。</p>
而即便是军人,也有了更为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专门后勤,前线打仗的有战兵,这样前线参加战斗的人数就大大减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