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坐在书桌前方。
在他身边,站着好几位朝臣。
这几年来,几名皇子的成长,李世民都看在眼里。
太子李承乾无论是文采方面,还是谋略方面,都远远比不上四皇子李泰。
而李世民对于李泰的喜爱,也要远远超过了李承乾。
正因如此,李泰才敢在朝中结交各路大臣,并屡次对太子发难。
而这些支持李泰的大臣当中,为首的,便是郑国公魏征!
“老师。”李泰神情严肃,缓缓道:“依您看,我父皇的态度究竟如何?”
自从前几日进谏大会,李泰便一直都坐卧不宁。
因为他听说,进谏大会上,朝臣几次弹劾太子,却都被李世民给挡了下来。
甚至,就连太子当众出言不逊,李世民都没说什么、
这让李泰愈发感觉形势不妙了。
“魏王不必担忧。”魏征轻抚胡须,道:“虽说目前,陛下对于太子,仍旧是持包庇的态度,但老夫可以断言,太子已经蹦跶不了多久了。别的不说,单就太子这次与老夫打赌一事,就可谓是自寻死路。”
“是啊。”另一位朝臣也道:“太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口出狂言,要在十日内筹集五十万贯军饷,二十万石军粮。若无法筹到,则会自动退出东宫。”
“如此大的数额,慢说是一个黄毛小儿,就是我等联手,恐怕也无法拿出啊。”
“不错,咱们只需安心等待,十日之后,太子完不成诺言,陛下自然会给群臣一个交代。”
这些朝臣们都认为,太子定然无法完成。
李泰则是忧心忡忡道:“话虽如此,但本王还是有些不太放心。若我父皇执意偏袒那李承乾,你们又有何办法?”
“老臣自有主意。”魏征微微一笑,拱手道:“不知魏王可曾了解长安城近来的流言?”
李泰摇了摇头。
魏征脸上,露出一抹得意之色。
“听说前几日,太子曾经到萧家去过一趟,因此还触怒了萧家的众人。”
“现在,民间皆盛传太子因为萧家老爷子病重,意图染指萧家的大小姐,甚至还逼着萧家出粮,打起了财色兼收的主意。”
“太子如此行事,已经是形成了民愤。而老夫不过是略施小计,舆论风向便已经形成。”
“再过几日,等那十日之约一到,老夫不仅要太子给个说法,还会将这些百姓的流言禀报给陛下。”
“到时候,太子完不成赌约,又失了民心,群臣必然会群起而攻之,陛下就算是有心袒护也没用了。”
“一旦太子被废,我等会立刻举荐魏王上位。”
听闻此言,李泰脸上,终于是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哈哈......如此甚好,那本王先谢过各位了!”
......
李尘还不知道,魏征这边,已经做好了要拉他下马的准备了。
眼看着时间已经不剩下多少了,李尘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梁国公府。
毕竟,他接下来要做的这件事,太过重要。
若是没有朝中权臣的帮忙,单靠他自己的能力,恐怕根本是无法推行的。
而房玄龄此人,为人刚正不阿,对李世民忠贞不二,在朝堂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
这样的人物,才符合李尘用人的标准。
李尘来到梁国公府之时,刚好杜如晦也在。
他们二人,刚刚从御书房回来。
李世民召他们前去,是要商量太子选妃仪式的事情。
杜如晦不由抱怨道:“你说这陛下也真是的,我大唐受灾何其严重,雪灾的问题还未解决,竟然开始研究起为太子选妃的事情了,莫非,我大唐的黎民百姓,还比不上太子选妃重要?”
房玄龄一听可是吓了一跳:“嘘......克明啊,这话可不敢乱说。万一被有心人听了去,在陛下面前参你一本,该如何是好?”
杜如晦摇了摇头:“老房啊,不是我说,陛下近来几件事,做的让我心里不痛快啊。”
“别的不说,就单说上次进谏大会。郑国公和赵国公乃是好意,他们提出的意见,没有一条不是为了家国大事。可陛下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