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穿越小说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九百三十五章真有人总是会上同一个当哎(二合一)

第九百三十五章真有人总是会上同一个当哎(二合一)(1 / 2)

(),

两个官员对于熊文灿的安排,心中极为不满。

你都相信张献忠是真正的投降,为何不亲自去参加他的请降仪式,还不是害怕他出尔反尔?

张献忠是得到了贺今朝出兵四川消息的,所以才决定暂且伏低做小。

忍一时之气,让朝廷去围剿贺今朝。

否则他真的会顶不住的。

“主公,一会明官来了,还得小心行礼,与之虚与委蛇。”徐以显作为张献忠的军师再一次提醒道。

张献忠非常器重徐以显,他的政治野心极大,想要辅左张献忠夺得天下,毕竟张献忠连老朱家的祖坟都给掘了。

这种人首先接触龙气,极有可能夺得天下。

徐以显也常常以诸葛亮自比。

“我晓得。”张献忠对于此番请降的动作也极为认可。

反正他需要时间修养,让最喜欢搞事的贺今朝吸引官军的注意力吧。

这小子都快要占据三个省份了,指定是自己将来争夺天下的劲敌。

徐以显就是提醒张献忠在大明的秩序下,尽可能的遵守明廷官场的惯例。

至少表面功夫做好了,老子背地里做什么,你管不着。

明湖北巡按御史林铭球来到谷城时,张献忠跪拜如仪!

一套复杂的流程走完,张献忠丝毫没有不耐烦,反倒按照徐以显说的一个劲的感谢陛下。

要不是陛下如此的宽宏大量,他如何能有今日改邪归正的机会?

张大经倒是对张献忠的态度很是满意,随即宣布让他精简士卒的命令。

只给发两万人的军饷,其余人皆是遣散。

张献忠是按照要求只留下了万余人的规模,但是其余人都被他安排在谷城四郊屯田。

张献忠按照徐以显的话复述了一遍,说什么士卒吃穿用度困难,自是留了青壮种田,如此为朝廷解决烦恼。

但是张大经不同意,张献忠又派人给熊文灿传话,给两万军饷有点少,总理莫不如给我十万军饷,为勋阳、襄阳、荆州三府保卫边疆,绝不让锤匪入境。

如此才能保长久无警,况且他与贺今朝也是旧相识,完可以出面劝一劝,让他也投降朝廷,然后可前往辽东之地,与后金鞑子厮杀,报效大明之类的。

其实张献忠就是按照徐以显的意思狮子大开口,给明朝政府出难题,这样他们就没有多少心思去算计自己。

尤其是这个难题不能及时解决,容易给他们重新造反积累了借口。

所以徐以显判断明政府指定会打肿脸充胖子表示表示。

其实徐以显想多了,熊文灿一听张献忠这话,当时就激动了。

群贼当中,搞定了张献忠,下一步就得搞贺今朝。

如今张献忠又给他出了个好主意,那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大功一个接一个的来了?

为此熊文灿激动之下,直接请衔开饷,立即给张献忠下发了六个月的军饷。

张献忠接到朝廷给发的军饷的时候,整个人都麻了。

甚至连徐以显都觉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大明官员花朝廷的钱,都是如此不经历过深思熟虑之后就能决定的?

如此行径,着实是小刀拉屁股,给他们这群没见识的反贼,开了大眼喽。

张献忠便拿这些军饷和当地士绅搞贸易之类的。

勋阳抚治戴东旻把此事上报给朝廷,因为他认为张献忠说的就是屁话。

贺今朝都已经快要占据三省之地,做的事比张献忠挖大明祖坟还要过分。

像这种彻头彻尾的大反贼,岂会因为一个投降朝廷反贼的话,而改变自己的抉择?

他张献忠的脸面要真有那么大,早就让贺今朝伏低做小了!

能占据山陕之地早就是张献忠,而不是贺今朝!

这种屁话熊文灿都深信不疑,着实是让手底下的一帮抚治气得想要跳起脚来骂他。

难不成总理被张献忠,送去的美女珍宝迷瞎了眼睛?

杨嗣昌接到抚治的奏疏后,对于熊文灿没办事先撒钱的行为,极为不满。

真当朝廷的剿饷是那么容易被凑齐的?

他娘的,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杨嗣昌给熊文灿着重声明,一日未靖,为抚为剿未有定论,当局须有深心,未可轻泄,翻致成灾。

他要熊文灿“明抚暗剿”,别听皇上的,他不了解前线。

绝不可泄露机密刺激张献忠。

至于贺今朝自是有洪承畴在前探路,必须要让张献忠去与贺今朝厮杀,否则此人就是假降,且让左良玉做好准备。

戴东旻又把张献忠在谷城县城外十五里的白沙洲造房买地皮种麦子,进行贸易,并且在城门口派兵把守,监视地方官员等等情况告诉朝廷。

至于调拨张献忠去对付贺今朝,张献忠只是答应说什么写信劝一劝,丝毫没有动静。

杨嗣昌越发的确信,张献忠是伪降,他特意提醒崇祯张献忠是诈降。

张献忠若是真心投降,自是要像刘国能、高杰等人一样杀贼立功。

以观后效,更应该率众出降等待朝廷的命令,而不是一副据城而守的样子。

同时兵科给事中姚思孝也上书指出,抚贼一事,很难令人深信,这张献忠在谷城拥有数万人马,造房子种田,还该遣散才是。

崇祯却是不以为然,反驳道:“造房种田,正是招抚起到了作用,若是把他们遣散回老家,难不成都送到秦地给贺今朝继续当兵吗?”

前方主事的人认为张献忠是真降,后方一言堂的皇帝,也认为张献忠真降。

其余人的意见便都不重要了。

杨嗣昌见皇帝对此深信不疑,便也不在固执己见,而是顺水推舟的向皇帝报告,说既然谷城已然屯田,那就应该收取赋税。

不妨把这件事看做是招抚的一个巨大进步。

贼寇投降之后,也能安安心心种田,且为大明提供赋税。

老于世故的杨嗣昌不愿意与皇帝争辩,因为皇帝要快速招抚的结果,那就只能上这种结果,别的他也不接受。

杨嗣昌也清楚的明白,是贺今朝挺近四川之后,对于皇帝的刺激太大了。

他一定要把张献忠等贼寇给招抚,然后力对付贺今朝去!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