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湘道:“可能他们另有奇遇,已经解了光明盐的毒也没一定。”
江朔心中不太相信光明盐这样的奇毒能说解就解了,但此刻也没有更合理的解释,恐怕只有追上他们一行人才知道究竟了。
而且孟芦也说过进入大非川要通过石堡城,与高秀岩所说的路径一致,二人决定往石堡城方向去寻找众人,便要和唐军众人告辞。
李光弼听说他们要往石堡城方向去,吃了一惊道:“溯之,你可别以为石堡城的吐蕃大军都窝在城中,石堡城甚小,至多不过能藏兵五千人,大量的吐蕃军都在城外扎营,你们三人两骑,只怕很难通过他们的营地。”
独孤湘笑道:“嘿嘿,我们也不和他们交手,只管穿营而过,寻常步骑应该也追不上这两位马兄。”
张守瑜见识过两匹马的神骏,尤其是江朔胯下的龙骧宝马,也笑道:“湘儿娘子说得不错。你们只记得千万别和吐蕃大军硬碰硬,若说偷偷穿过去也不是不可能。”
李光弼却道:“胡闹,溯之,你既武功高强,当思以有用之躯报效国家,怎能轻身涉险?”
高秀岩道:“是啊,要我说不如溯湟水而上,西海东岸的群山中有一处隘口,彼处山路狭窄,大军难以通行,你们三人二骑却能通行无碍。”
江朔却不愿意绕行,道:“全大贤、谢大哥他们都已经过去三日了,我们再绕行更不知道去哪里寻他们的,为今之计要快些追上他们才是!”
江朔决心以下,任张守瑜、高秀岩如何相劝,他都不改主意,向众人叉手道:“李军使、张、高两位大哥,多谢你们的好意,但我和湘儿欠软架上之人的太多了,我决心已下,必得尽快追上二日前的这一行人才行!”
唐军众人知道再劝也是无用,只得和三人道别,江朔又忽然想到独孤问、葛如亮夫妇等人尚未赶到此地,又拜托李光弼道:“我们后面还有很多人没到,若李军使撞到,还请军使不要为难他们,让他们通过。”
李光弼扫了一眼江朔和独孤湘之外的第三人拓跋乞梅,缓缓道:“是西海党项人吧?他们钻山的本事比我们强,恐怕我军就是有心想留他们,党项羌人也能绕过石堡城。”
高秀岩也道:“是啊,我前面说的湟水西北的小道、隘口本就是党项羌人出入唐蕃之境的密道。”
张守瑜也道:“有党项羌人为向导,溯之你们怕也不用担心无法通过石堡城咯,我听说西海党项羌人极擅在山中寻找道路,尤其对河曲之地的大路小道均十分熟悉。”
拓跋乞梅闻言,也向高、张二人叉手行礼,仿佛是感谢他们对党项羌人的夸赞一般。众人辞别唐军向西南贴着山势前进,却见南下石堡城的山路果然十分险峻,好几处山路窄到要人人下马,贴着山崖前进。
三人走出里许之后,拓跋乞梅却才对江朔道:“溯之,随我来。”
说着策马离开了道路,向群山跑去,江朔追上去奇道:“拓跋大哥,我看这些山崖陡峭,莫说普通马,就是黄马和桃花马二马,也不一定能冲上山巅。”
拓跋乞梅哈哈大笑道:“他们懂得什么?党项羌人在吐谷浑之地行走数百年,自然有自己的路途,所谓狄有狄道,羌有羌道,河曲没有我们去不了的地方。”
独孤湘道:“可是张守瑜说唐军寻了半天也没找到进入南面群山的路径啊。”
拓跋乞梅道:“那是他们不得其法,其实在山脊上行走,并非他们有意泄露行藏,那是因为这些人走的是山中古羌道,山中行走最怕迷路,沿山脊线行走直指目标,不会迷失路途,不过一般都是夜间伏低身子行走,不会向他们如此张扬就是了。”
朔湘二人将信将疑,随着拓跋乞梅一起钻进了山林,七弯八绕了一会儿,果然寻到了上山脊的路,不过也只有龙骧、胭脂二马有此攀山之能,唐军用得最多的大宛马,看似强壮,却不善在山地行走。
他们登上山脊时,已经入夜了,四周黑魆魆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想必山下既是有巡逻兵卒也无法发现他们,向西南行了近五十里,却见一片灯火辉煌的所在,此处山路稍微开阔,形成一片小平原再向西就是进入西海的宽阔道路了。
平原的尽头忽然高高拱起,与茫茫大山相接,就在这陡然升高的山中台地之上,上坐落着一座石造的城堡。
城堡其实不太高,石造的墙垣不过两丈高,但加上下面的峭壁,可就有二十丈之高了,这个高度下,任你再多的攻城器械也无法攻破。
再看小城对面的平原上、山坡上都布满了毡房帐篷,连绵的营盘一直向后延伸开去,虽补不上刘备十里连营,占地方圆却也不下数里。
营中灯火将大营照得神明,排军布阵看得清清楚楚,江朔心中将之与赵蕤所赠《长短经》中兵法篇相印证,但觉营地法度严谨,与石堡城呈掎角之势,看起来确实易守难攻。
看来此间主将也是一位擅长排兵布阵的将军,很难想象守军的统领竟是看似粗豪的铁刃悉诺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