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们成功,而且是两名华夏人,许多人心中,对此是又嫉妒又愤恨。
他们诅咒陈伟东和陈杰的的事业垮台,诅咒他们被比尔欺骗,将他们的源代码全部骗走,然后一脚踢开。
等到了五月中旬。
微软在今年内,第二次于纽约市立戏剧中心,召开了产品发布会。
第一个展示的,就是微软最新推出的桌面操作系统“d+”。
所有参加发布会的人,都很清楚,这只是微软将无穷大公司的操作系统,改头换面而已。
然而,记者还是从它的开机画面中,发现了一丝与众不同。
在开机过程中,加载数据出现的画面,不再是微软那个飘动的窗口图案,而是一个边框带着齿轮,散发出几根触角般天线的“∞”符号。
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块基石,承载着窗口软件,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虽然这样的标识,仅仅是将两个公司的g拼凑到了一起,但此时此刻,却生动的表现出了,在操作系统这一块,谁才是真正的核心。
比尔可能也知道,转手就将无穷大公司的“rig”说成自己的产品,难以服众。
所以,他并没有在界面的简洁、布局、人性化等方面侃侃而谈,而是转向了这款操作系统的一个最大特色,“多媒体”!
“多媒体?”
那些媒体记者们,听到这个词,都是一愣。
这个词语他们并不陌生。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1984年美利坚的苹果公司,首先在ath机上引入位图(bitap)等技术,并提出了视窗和图标的用户界面形式,从而使人们告别了计算机枯燥无味的黑白显示风格,开始走向色彩斑斓的新征程。
除此之外。
多媒体这个词,在前段时间,那些网络科技公司偷偷售卖地时候,就曾经大力推荐过。
可是那些用户,在买回去以后,大多发现,自己的电脑,在运行这些程序地时候,有些不顺畅。
声音播放,通过电脑自带的喇叭放出来,就像是单调的电子音乐,有些噪耳。
图片演示,还算是流畅。
但fh播放,那就只能用一个“渣”字来形容。
这个时候,大部分用户的电脑,还主要是用于文字处理,所谓的显示设备,就是在主板上,集成了一块显示芯片。
外部声音输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新加坡创新科技公司推出的一块“声霸卡”,才算让电脑脱离了喇叭发声,那种低弱刺耳的发声方式。
在电脑用户的大脑中,还没有多媒体这个概念。
因此,很多人都有一种上当的感觉,但这款软件设计的实在太优秀,才没有多少抱怨的声音。
现在,微软想拿这一点做噱头,还有用吗?
看到出席产品演示会的记者们,一头雾水的样子,比尔得意的让人在现场进行演示。
一名工作人员,将一张光碟,送进了电脑弹出的光盘驱动器。
他移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调出了“设备管理器”,寻找到光驱,将其中一个目录的文件,拷贝到了电脑硬盘。
其实,这个过程,在发布会之前,就可以完成。
但利用设备管理器,对电脑各个驱动器,分目录进行管理,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比尔舍不得就此跳过去,便利用演示性能的机会,在这里向记者们表演一番。
现场的记者都非常清楚他的用意。
只不过,这个功能是在太方便、太让人喜爱了,因此,记者们也只是轻笑几声,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在一块大型投影屏幕上,记者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鼠标点开文件,启动了操作系统自带的一个音频播放器。
里面有几首曲子,既有黑人的说唱乐,也有知名乐队的摇滚,以及一些乡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