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苑中住了几日,周钧收拾好行装,又与众人道别,准备踏上返回长安的路。
孙阿应带着唐卒,本想同行。
周钧直言,此举太过招摇,孙阿应他们还是应当留在灞川街市,协助日常的安保和护卫工作。
临别时,周钧看见送行的画月,开口问道:“可还记得去年我答应你的事情?”
画月有些吃惊,点了点头。
周钧:“这些日子,记得把手头上的事情交待给他人。”
画月深呼吸了一口气,嘴角含笑,应了一声。
沿着官道,周钧向着长安行去。
入了春明门,放眼望去,街上热闹非凡,行人络绎不绝。
周钧骑在马上,看着四周的景致,隐隐约约,总觉得哪里与过去相比有些不同。
回到家门口,周钧还没下马,就见父母、周则、虞珺娘迎了出来。
母亲罗三娘瞧见周钧,一时之间泪如雨下,只是不停念着佛。
周定海满心宽慰,口中不停说着回来就好。
大哥周则自从外放做了县令,下巴留了胡须,人也变得稳重许多,看见周钧,虽是激动不止,但好歹未有失态。至于虞珺娘,一年多不见,整个人端庄温雅,完全看不出从前北里伎的丝毫痕迹。
周钧下了马,看见虞珺娘怀中的孩子,笑着问道:“这便是我的侄子?取了何名?”..
周则:“尚,积絫加高之意。”
周钧:“周尚?是个好名字。”
跟着家人入了堂中,周钧看着房中的摆设,有些感怀于从前的时光,又朝周定海和罗三娘问道:“父亲,母亲,你们是打算回长安久住?还是过了年再回去?”
周定海说道:“则儿年后就要去户部上任,我和你阿娘打算重新回长安居住了。”
周钧看向周则:“大哥要去户部上任?”
周则点头说道:“某做县令的时候,得了珺娘的相助,厘清了县中的庸调和闲赋,得了户部郎中得了赏识,被调任去度支司职事。”
虞珺娘在一旁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又说道:“大郎身正不贰,不枉私情,这才使得县中百姓信服,妾身不过是在一旁胡乱出了些主意。”
周钧见夫妻二人伉俪情深,放下心来,笑着陪起家人们说了些河西风光。
在家中待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周钧穿上官服,又带上述职的文件,骑马前往皇城。
在安上门外寄了马匹,周钧步行前往尚书省。
才走到大门,就见台省为空,门庭冷清,周钧心中生疑,寻胥吏问了。
胥吏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周钧,又问道:“郎君是外放的州官?”
周钧应了一声。
那胥吏摇头道:“难怪你不知晓。省台之中,只有左相(陈希烈)当值,省内百官皆去了右相府上职事。”
周钧听了吃惊:“尚书省的百官职事,如今全部迁入了右相府上?怎么会这样?”
胥吏见旁侧无人,小声说道:“圣人事务繁重,时不上朝,故而将政事统统委给了右相。右相每日来回尚书省,耗时又不便,索性就在自家府上处理政务。”
周钧听着瞠目结舌,大唐的政务中心,如今不在皇城之中,而是全部搬迁到了宰相家中,这种事要是从前说出来,怕是无人会信。
还有那個什么『圣人事务繁重』。
八成是李隆基惰于朝政,只顾玩乐,所以干脆不再上朝,将政务全部委给了李林甫。
周钧又问了些细节,便向那胥吏道谢,骑马去往平康坊的右相府上。
刚刚进了平康坊的北坊门,周钧坐在马上,顺着街道遥望过去,只见中街上到处都是官员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