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咱们这大明啊,那就是国运昌隆,这都快三百年了,蒙古鞑子打到京师甚至都不是一次两次了,你看,不照样什么事都没有?”
“别看陕西那边官府叫苦连天,但都是做官的,大家什么样,心里谁没点数?”
“在我看来,陕西那边的官啊,就是故意往大了说,说的越惊悚越好,这样朝廷派出的赈灾银两,就得往上一提再提!不如此,那群人,如何能从其中多捞油水?”
说到这里,李维感觉似乎有些不合适,自己当着锦衣卫指挥使的面说其他地方官员克扣赈灾粮饷,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地道?
“咳咳,我这也都是听说的,做不得真,做不得真啊!”
陆凡摇了摇头,明朝后期的官员是什么德行,他比谁都清楚。
不客气的说,把大明如今的官员都抓起来杀了,或许会有冤枉的,但真冤的或许也找不出几个。
那些捞钱还愿意替百姓做点事,开仓放粮不至于治下百姓大规模饿死的,已经算是难得的好官了。
“李大人不必紧张,想必你应该也听到风声了,朝堂那边对于裁撤锦衣卫基本上有了定论,以后啊,我就只是东路参将,至于锦衣卫指挥使,就是个空架子名号而已,可有可无了。”
“所以想说啥放开了说就是,咱们之间,何须彼此?”
“哈哈!”
陆凡如此一说,李维当下也不再客气,道:“参将大人年轻,这些官场里的道道可能知晓的不多。”
“都说辽东建奴势大,是我大明头号大敌,但事实上真是如此?”
李维不屑一笑,“无非就是各镇养寇自重罢了。九边重镇养兵数十万,靠军饷吃饭的甚至不下百万,这其中,牵扯到的利益,是何等的庞大?”
“远的不说,单单只是咱们大同镇东路,之前的九城守备、操守等武官,哪一个不是吃的满嘴飙油,赚的盆满钵满?”
当初查抄东路武官家产,李维等当地文官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事后陆凡吃肉,他们也从其中分了一杯羹,得了一笔不少的封口费。
“如此大的利益,换做是谁,谁愿意舍弃?别看辽东那边把建奴吹得天下少有地上无敌,但说到底,建奴能战之兵并不多,死一个少一个。辽东各路总兵真若下定决心开战,真的打起来,谁会先撑不住?”
“结果你也看到了,就那几万人,却把数十万的边军牵扯住,每年耗费的白银,少则几百万,多则近千万,这些钱,大人觉得,都落入了谁的口袋?”
“所以大人放宽心好了,大明亡不了。流民也好,建奴也罢,顶多就是小打小闹,都是各镇养寇自重的把戏,真动真格的,几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
陆凡摇头叹气,“你看的,倒也透彻!”
能做官的,尤其是能成为中高级文官的,就没几个傻的,连李维都能看透的道理,朝堂中的阁老们,自然不可能不明白。
但明白是一回事,愿不愿改变现状又是令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