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说,范卿一心为国用心可嘉。然吕卿亦为国之柱石,调和百官乃宰相之职也。”小黄门向范仲淹宣了口谕,便要回宫。
范仲淹却是听了这口谕,有些心气不顺。
“小公公且慢,官家让你来传口谕之前,可曾召见了吕相公?”范仲淹问道。
那小黄门点头道“范知府猜的真准,官家确是见过了吕相公,说了好一阵的话。”
“多谢小公公提点。”范仲淹对小黄门拱手道。
小黄门也知道范仲淹为官家所看重,便摆了摆手,告辞而去。
范仲淹也听官家的口谕,却是越琢磨越感觉心中不快,那吕夷简定然又用花言巧语说动了官家。否则的话,官家不会特意传口谕给自己,当这个和事佬。
在他看来,官家对于自己还是挺看重的。
可是之前所谓的好友韩渎投靠夷简,这让范仲淹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自己以诚意待他,而他却一转身便投靠了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吕夷简。
即使不能将吕夷简扳倒,也要让吕夷简近期提拔之人,尤其是韩渎这等钻营之徒倒霉才是。
范仲淹如此执拗也并非是意气之争,而是要显示出自身足够的力量出来。
即便是最后的结果不好,也不能被人视为忍气吞声之辈,这也很重要。
于是乎,一本帝王好尚论,又被送到了赵祯的案头。
对于范仲淹的执着,赵祯有些不喜,吕夷简已经表示不会对你有私怨,你还如此做,便有些不厚道了。
赵祯这是以己度人,觉得自己仁厚,其他人便也应该有仁厚的表现。
因此,便没再理会范仲淹的帝王好尚论,也没有回复于他。
只是范仲淹此时也已经骑虎难下,又上选贤任能论、近名论、推诿论,三道本章。
从帝王好尚论开始,范仲淹便是通过通进司上书了,这四论一出,便引得朝廷之中一片大哗。
更有许多官员对于范仲淹的四论表现出了认同,更有人惊艳于范仲淹的文采,而将这四论传抄于外。
甚至是汴梁的鹿鸣报,也都刊登了一些官员从这四论之中引用部分写的文章。
更有官员也跟着范仲淹上书,表示了对于吕夷简的不满,朝堂上便如开锅一般沸沸扬扬。
这下子官家赵祯的压力便有些大了,即使身为天子,他也不得不表态,否则官员们便会争吵成一团。
赵祯对于这等局面,连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实是颇为难办。
而在这个时候,赵允初接了国舅曹佾回京,两人去见了安乐侯范宇,商议了海外之事,便一同入宫求见官家。
他们入宫所为之事,既是公事也是私事。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