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居然有百姓居住,倒是有巧了。”狄青命人前去搜寻。
很快,便有一位老者,被新军的兵士带了过来。
“这位将军,不知找小人有何吩咐?”那老者看到狄青等人都是身甲胄齐全的兵将,不由显出惶恐的目光。
“老丈莫怕,我们乃是宋军汉人。此次过来,便是要收复应州城。”狄青安抚道“我想问一问老丈这应州城的情形,却不知老丈可知城中的如何了。”
见到狄青详听客气,这老丈才神色稍微放松下来。
“原来如此,却是将军找对了人。”老丈笑道“前日里小人刚刚去城中卖了些自己种的青菜,所以对于城中略知一二。将军问起,小人定然知无不言。”
狄青不由一喜,自己这运气倒是不错。
“那就有劳老丈,却不知道老丈在城中卖菜之时,可曾注意到城中与以往有何不同,可曾有什么相关于战事的消息。”狄青向其追问道。
“这位将军所提的问题,小人倒是知道一些。”老丈不由笑道“应州城地势险要,从来不用驻扎重兵,常年只有两千兵士守城,就是宋军从南边打过来,也拿不下这应州城。”狄青看着这老丈,看样子可也是个中原汉人。
正因为老丈是个汉人,却称自己的军队是宋军,实是有些不可理解。
狄青笑着点点头道“老丈,我便是宋军。如今奉圣天子之命,带兵攻打应州来的。”
老丈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却是脸上忽青忽白,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宋国和大辽的官府,小人一个也惹不起。若是将军无事,还请放小人回家。”老丈虽然吃惊不小,但是话语还颇有条理。
狄青不由失笑,这位老丈要是能惹得起两个官府,那还了得。
“老丈请便就是,这应州城下已尽是大军,老丈惹是无事,还请不要靠近。以免战事一起,却是将老丈误伤便不好了。”狄青叮嘱道。
那老丈急忙点了点头嚅嚅的应了,转身便向自己家中快步而去。
回到军中,狄青便立时下令,命人前往城下,向城中的辽军送一封劝降信。
应州城内只有两千人,这点人或许在辽军还有重兵屯于大同之时,不会考虑向宋军投降。
但是如今时移事易,宋军已经攻占大同,而大同的十万辽兵,如今也溃败逃散。
应州城并无援军,城中的辽军此时,想必已经六神无主了。
狄青觉得,如果能兵不血刃的将应州城拿下,那可比直接派人攻城可要好的多。
派出去的宋军使者,远远的对城上喊话。得到辽军允许之后,便向城头射出一支绑着劝降信的箭矢。
很快宋军的劝降信,便被送到了辽军应州指挥的手中。
“今我大宋为中原正朔,却屡受辽国入寇。忍无可忍之下,集堂堂正正之师,以吊民伐罪。城中辽军悉知,我大宋今已攻占大同城,萧撒八败退无状,又丧十万之师,实为无能之辈也。应州地处大同西南,有恒山太行重重阻隔,已为辽之飞地。北为大同而南为我大宋河东,已无抵抗之必要。本官念好生之德,奉劝城中的守军降宋……若有所违,则雷霆将至矣。”
应州指挥使看完狄青的信,不由的极为纠结。
想投降,却又怕辽军反攻回来,那样自己可就没了回头路。
但是宋军劝降信中所言,亦是句句属实,其中情况自己也都有所了解。
思前想后的过了一夜,应州城中的指挥使,终是带着城中两千守军,空手从城中列队而出,向宋军投降。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