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是开学就转来,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
城里的小学面临着县里重点中学的考试选拔压力,乡下小学没有这个压力,一般都能上乡里的中学,加上县重点中学不向乡下小学进行考试选拔,因此教学进度也就按部就班地来。
不像县里的小学要早早的赶进度从而能有更多地时间给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
春晓的懵便不难理解了。
她发现乡下小学还没学到20页,而这里已经近了尾声,中间拉了几十页没学,会听不懂吗?春晓心里有些慌似的着急。
数学老师转身一瘸一拐走向黑板,写下今天上课到内容,开始讲解,似滔滔不绝,引例举证,春晓努力地将老师讲的全听进耳朵了,可真的发现一点都听不懂。
春晓不由得低下头,叹口气。
虽然在原来学校的成绩还属于班级里前几名,可五年级的数学一环套一环,春晓缺了太多环,又怎么能听的懂呢。
“怎么了,”旁边的胡芳,看到蓦然垂下头发出轻轻一叹的春晓,悄悄地问。
春晓朝她吐了下舌头,做个鬼脸,轻轻地说:“我听不懂。”
胡芳笑笑,写了个纸条放到春晓的面前“先记下来,再说。”
有些分心的春晓,脑袋似乎已经出了神,看着数学老师残疾的腿,正在心里滋生着同情和想象,看到胡芳的字条,立即不好意思收回思绪,开始认真的记着老师所讲的内容。
直到下课,春晓才放下笔,教室也瞬间喧闹起来,十一二岁地孩子,玩性还特别大,男同学大嚷大叫,追逐嬉闹,女同学叽叽扎扎也说个不停。
春晓和胡芳坐在桌子上没有动,旁边的胡芳转过头来和春晓轻轻地说话。
“老师讲的,你都记下来了吧,”
“我都记下来了,可是我都听不懂。”
“为什么听不懂呢,老师讲的很难吗?”
“我感觉好难,我前面好多课都没上过,我们家乡才上到第三章,”
胡芳浅浅的笑了,“喔,我明白了,因为你中间太多章节没有上,所以快上到最后了你就不懂了。没事,我来教你吧,不过我成绩也不好,你还不懂的就去问数学老师。”
春晓听了心里温暖高兴,“好的,谢谢你胡芳,我就问你,我不敢问数学老师。”
胡芳听了略带一笑,“没事,数学老师也不是老虎。”
春晓不知道,这个热情,短发,小眼睛,满脸笑容的胡芳是数学老师丈夫的侄女,也还不知道和自己将寄居姑妈家一样,胡芳寄居在数学老师的家里,她们都为考县重点中学中途转学而来,只不过都没有明说,大家心里也都清楚。
一个县只有一所重点中学,这在□□十年代的教育体制中是常规设置,而县重点中学的选拔却并非从整个县管辖范围里选拔成绩出色的学生,而是仅从县城里的小学进行选拔,原则便是具有县城里的户口。
因此要想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县里的小学就读,二便要有县城里的户口。
春晓和胡芳是否皆具备了这两样条件,暂且不知,但仅因第一个条件却使她们相聚在一起。
不知是因为有太多的共同话题,还是农村孩子天然的质朴和热情,让她们俩在每一节课后都聊的亲密开心,直到上完最后一节课,胡芳才想起来问:“春晓,你想去厕所吗,我带你去厕所?”
春晓便笑笑地说:“好啊,刚才就想问你的,有点不敢走,也不知道在哪里。”胡芳拉着春晓就往厕所跑去。
春晓以为厕所也会像乡下的一样的脏乱,可一进去才发现厕所一小格一小格的,干净明亮,随手一拉就有哗哗地水出来冲的干干净净,春晓就笑了,心里不由得感叹城里真好。
待胡芳拉着春晓走回教室,教室已经只有一两个同学没有走了,大部分的同学随着下课铃响都一窝蜂的冲下楼来回家吃饭了。
胡芳和春晓一起走出教室,胡芳问春晓,“你住在哪里?认识回家的路吗?”闲聊中胡芳早已知道今天是春晓第一次来县城。
“我找不到,我姑妈说我爸爸今天来接我,以后我就能找到吧,你呢,你住在哪里,也是自己走回去吗?”
胡芳说:“嗯,那就好,我自己走回去的,要是以后我们顺路就好了,我要出校门往西走,我住在大运河堆下面。”胡芳说着朝学校西边的方向指了指。
两人边说边下了楼,楼下还有些家长在接孩子,春晓一眼就看到了正在东望西望的爸爸。
“爸爸,”春晓喊了声,春晓的爸爸听到喊叫看到了春晓便笑了,“爸爸,这是胡芳,我和她坐一桌。”
“叔叔好,”“你好”春晓挽着胡芳和爸爸一起走出了校门,
“胡芳,你住在哪里,远吗?”爸爸见胡芳一个人。
胡芳说:“不远的,叔叔,走走就到了,你们快先走吧,春晓,再见,叔叔再见”说完笑笑地挥挥手,转身一个人走向马路的对面,然后向西走,望着她的背影,春晓不知道为什么有些舍不得。
“走吧,春晓,今天第一天就交到了好朋友,一定很高兴吧。”爸爸喊春晓坐上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