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后的第三天,仁宗召集文武百官,打算在朝堂之上,众多官员的见证下,给孙功成进行封赏。
金銮殿上,仁宗威仪的坐在了龙椅上,他俯视着群臣,大致的数了数,竟然全部到齐了。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站在一旁的内室高声喊道,这是他每天上朝必喊话语之一。
“启禀圣上,臣有本要奏。”
文武百官都差异的看着八贤王,这个平日里不闻不问的王爷,竟让有奏折要上。
仁宗的表演天赋也是极强,“八叔平日里蹦不出一个屁来,今日里怎么想起来上奏了。”
八贤王心里暗搓搓的骂道,“赵祯小儿,你分明是公报私仇,奶奶的,有这么说你八叔的么?”
所有的大臣们听完圣上的话,噗嗤的笑了出来。
“谁在放屁,敢不敢放的再响一点?”,八贤王不敢当众骂赵祯,但拿捏群臣还是很轻松的事情。
“八叔你有事就快说,不要节外生枝!”
“启奏圣上,臣昨日里有幸听闻圣上的殿试,发现那位叫孙功成的学生非常不错,天资聪颖,对古训是倒背如流,臣建议留在汴京,授户部仓部郎中一职。”
仁宗假意思索,而后答道,“朕觉得不妥,仓部郎中官职虽是从五品,但责任重大,掌管着天下粮仓的调度、收纳和发放等事宜,权力大的很。”
八贤王进一步上前,“启禀圣上,话虽如此,但仓部郎中之上还有户部侍郎啊,粮食调动或者收藏一事,也不是一人之力可以达成的。”
“八贤王久不参与政事,似乎忘记了仓部郎中的一个特权!”,仁宗笑眯眯的看着八贤王,似乎抓到了八贤王的小辫子。
“圣上说哪里的话,我怎么不知道,这个特权条文还是我与太宗皇帝商议起草,并最终拟定的呢!”
话赶话,八贤王虽然和仁宗属于一唱一和,但八贤王看仁宗要借机看笑话,便直接搬出了自己的老爹。
仁宗一听,便没了话语,“朕倒是想起来了!”
“仓部郎中的特权就是,在非常时期,可以直接给各州府县直接下达调拨粮食或是开仓放粮之命令,只不过对于数量有一定的限制,最高不超过一万石。”
仁宗点点头,“八叔既然知道这个特权,想必也知道这个职位可谓是个真正的肥缺,不经请示就可以开仓放粮,就算事后追问起来,只要说到了百姓的肚子里,那就可以一了百了。”
八贤王停顿了一会,用余光瞟向了四周,发现并没有人站出来,索性就加了一把火。
“我觉得孙功成这人憨厚老实,对大宋忠心可鉴,特别是提到白鹿书院的蒋院长,那是非常的推崇。”
八贤王之所以提蒋院长,也是因为经过他们的调查,蒋院长其实早就投靠了保守派,只是明面上还是忠于仁宗而已。
这下八贤王的提示,让朝堂上的有些官员稍微动容了一些。
“不行不行,正因为他是蒋院长推崇的,大家都知道,蒋院长是我派去白鹿疏远的,如果我这么干,岂不是给人以口舌,说是天子选官,看的不是实力,而是关系。”
仁宗此话一出,立马就有官员站出来了,不过此人只是一个工部的小员外郎。
“圣上此言差已,我大宋从立国之初,从来都是以实力说话,而不是看关系,如果这孙功成真如八贤王所说如此优秀,倒是可以担任仓部郎中一职。”
仁宗内心鄙夷,但面部带着笑,“金员外郎所言极是,可这孙功成也参加了益州的院试,听闻他的答卷并不是特别出彩,我怕他昨日的表现也只是昙花一现,也只是临场发挥的好而已。”
“启奏圣上,自从人才难得,科考固然重要,但我大宋此刻需要的就是一些临场发挥很不错的新人,而不是一些一成不变的庸才。”
说话的这人是朝堂上为数不多的,全力支持仁宗的兵部尚书索李南,正是因为兵部尚书一职还在仁宗的掌控中,这才让各方势力有一个平衡点。
可索李南还有两年就达到了退休的年龄,各方势力对兵部尚书一职都虎视眈眈。
“索尚书说的也没错,但朕觉得这个官职太过于重要,还是稍后再议。”
八贤王似乎进入了角色,今天要跟仁宗杠到底了。
“不行,我难得参与一次议政,而且发现了这么好的人才,岂有不用之理,今天你必须给个说法。”
仁宗见八叔似乎陷进去了,反而高兴了起来,这就是他想要的。
“八叔,你十几年不问朝政,今日里何以突然反常,是否受到他人教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