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日月如梭,不觉又是两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已经到了大明宣德五年。
更漏声声,勤政的宣德帝朱瞻基仍在御书房中秉烛批奏章。他细读一份奏章,提起笔来又放下,迟迟下不去朱笔。
孙皇后走了过来。
她就是早前的孙贵妃,山东邹平人,十余岁便被朱瞻基的外婆彭城夫人推荐入宫,朱瞻基登基后封她为贵妃,地位仅在皇后胡善祥之下。后来有了皇子朱祁镇,母以子贵,她取胡皇后代之。而废后胡善祥则退居长安宫,吃斋念佛,号称静慈仙师。
“夜深了,皇上歇息吧。”孙皇后关切地说。
朱瞻基道:“明日一早要与大臣们商议向各省派巡抚之事,河南与山西两省的巡抚尚无着落,朕不放心啊。”
“那就让吏部去考核,让内阁去议好了,”孙皇后道。“皇帝不必事事躬亲。”
“你不知道,别的省份还好说,河南、山西两省流民生事尤为严重,必须派出干练的官吏前往治理。”
“朝中那么多能干的老臣,还找不出两个合适的来?”
“老臣都过于谨慎,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朕这回想选派有魄力的年轻人。”
“陛下心里已经有人选了,对吧?”聪敏过人的孙皇后猜道。
朱瞻基点点头,放下朱笔与奏章,站起身。“好了,不说这个了。**一刻值千金,睡觉去!”
一夜无话。翌日,宣德帝朱瞻基召集六部尚书与内阁阁臣来文华殿议事。
朱瞻基道:“由于连年饥荒,致使各省流民失控,常有暴民生乱,各地布政使司无暇应对。河南、江西、浙江、山西、湖广、南北直隶尤甚,致使朝廷税赋锐减。鉴于永乐二十四年蹇义等二十六人分巡各省,卓有成效,内阁建议向上述省份正式派出常设巡抚,节制三司,直接对朝廷负责。内阁与吏部草拟了一份巡抚的候选名单。郭大人,你来说说吧。”
吏部尚书郭璡上前:“经吏部与内阁合议,拟推荐吏部稽勋司郎中赵新巡抚江西,兵部郎中赵伦巡抚浙江,礼部员外郎吴政巡抚湖广,刑部员外郎曹弘巡抚北直隶,越王府长史周忱巡抚南直隶。”
朱瞻基道:“你们遴选的这几个人都堪称干才,就照此办吧。巡抚是朝廷的钦差,具有相应的职级方能震慑地方。这些外派的官员都加六部侍郎衔吧。拟旨,赵新巡抚江西,加礼部右侍郎;赵伦巡抚浙江,加户部右侍郎;吴政巡抚湖广,加礼部右侍郎;曹弘巡抚北直隶,加刑部右侍郎;周枕巡抚南直隶,加工部右侍郎。”
“遵旨!”
朱瞻基道:“可是,尚有河南与山西两省仍无着落。这两处是流民最为严重的省份,须派得力干员前往。吏部想好了派谁去吗?”
郭璡奏答:“回陛下的话,吏部考虑,是否可以一员抚二省,让湖广巡抚吴政兼抚河南,北直隶巡抚曹弘兼抚山西。此事还须与内阁商议。”
“一员抚二省?好主意,”朱瞻基道。“不过不是他们两个。”
“那陛下打算派谁去呢?”郭璡问。“请陛下明示。”
朱瞻基道:“平定乐安时,御史于谦曾代朕斥责汉逆。他不畏权势,正词崭崭,声色震厉,灭去了汉逆的威风。于谦忠心耿耿,为人正派,可堪重用。你们说说,派他去巡抚河南、山西两省,是否合适?”
内阁首辅杨士奇奏
(本章未完,请翻页)
道:“于谦刚正不阿,是个难得的人才,堪当重任。宣德二年,他以御史身份巡按江西,平反冤狱数十起,百姓感恩戴德。去年,他又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朝廷派御史逮捕了这些贪官污吏,使当地的官风、学风为之一新。臣赞同陛下所言,派于谦出任河南、山西两省巡抚。”
郭璡委婉地说:“于谦青年才俊,的确能干,可他只是一个普通御史,六品官阶,三十二岁,仕途经历刚刚十年,资历尚浅,出任封疆大吏,而且一下子就巡抚两大省份,显然还是嫩了些。臣恐他难以服众。”
郭璡厚重勤敏,但生性谨慎,他担心的其实并不是于谦资历浅,而正是杨士奇所说的“刚正不阿”,于谦太耿直了,不把官场的潜规则放在眼里。而这种话当然是不好拿到台面上讲的。
“诶,资历浅怎么了?”朱瞻基道,他坚决看好这个年轻人。“讲资历但更要讲能力,我们就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郭大人!”
“臣在!”
“于谦巡抚河南、山西两省,加兵部右侍郎。吏部备案发文,昭示天下!”
“遵旨!”
朱瞻基道:“好了,巡抚人选就议到此。我们来商议商议另一件大事,下西洋的事。自永乐二十年至今,我朝已经八年未曾派船队出使西洋诸邦了。如今我大明朝河清海晏,物阜民丰,国力强盛。郑和从南京上疏,他新近设计出了一款宝船,四十四丈长,一十八丈宽,极为威武。朕已命他依图建造,打算造好后让他再度出使西洋二十国,宣我国威。诸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