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方舟文化从来没有制作过真人电影,因此乔英红听到方醒要要进军大荧幕,内心既兴奋又担忧。
兴奋的是方醒终于要回归了,这个不断创造奇迹的男人,又要开始了。
担忧的是,电影和电视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
从艺术成就、专业认可度方面来说,电影要高于电视剧。
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
很多电视剧演员,其实是没有能力演电影的。
电影从导演到演员,再到服化道、武术指导等各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演员,对演技的要求远高于电视剧。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大荧幕是真的大。
即便不是巨幕,一般的电影荧幕,那也会占满一面墙。
这么大的荧幕,当镜头给演员特写的时候,演员的整张脸都会出现在荧幕上,放大数十倍。
这也导致电影演员脸上的表情,也会被放大。
很多用来演电视剧的表演方式,上了大荧幕,缺点会暴露无遗。
在电视剧里,演员通常可以做一些相对比较大的表情,喜怒哀乐可以放得很开。
因为电视屏幕小,需要做大表情,观众才能看得清楚。
然而,上了大荧幕,就不一样了。
由于电影荧幕大,演员做大表情,很容易让观众出戏。
这也是电影演员,需要掌握微表情表演的原因。
电影演员在大荧幕上,只需要做一些微表情的变化,就可以让观众看到、感受到。
因此,微表情表演,就是大荧幕的敲门砖。
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流量明星闯大荧幕,导致电影行业也有些稂莠不齐。
只不过,大部分的流量明星,在大荧幕都失败了。
真正能够成功的,也是大浪淘沙杀出来的。
电影公司也渐渐摸出了电影制作的成熟模式,那就是实力派演员带流量鲜肉的模式。
一部电影,用一个流量鲜肉,吸引粉丝的关注度,拉高电影热度。
然后,靠实力派演员来扛票房。
这样一来,流量有了,票房也有了,上限非常高。
当然,万一这名流量鲜肉实在太拉垮,影帝都带不动,那就没办法了。
电影公司也不傻,这个流量明星带不动,那就换另一个捧。
流量爱豆一茬一茬的出,总能找到一两个不那么拉垮,能带得动的。
而且,已经有公司成功。
贾昊臣就是盛气娱乐捧出来的具有流量标签的电影咖,两年前,跑去拍电视剧,结果被方醒的剧按在捶了一顿。
之后,他就学聪明了,乖乖回去拍电影,找影帝、影后级别的演员来带,演二番、甚至是三番。
这个模式确实很成功,两年过去,贾昊臣已经成功跻身“百亿票房演员”行列。
纷繁娱乐学会了这个模式,同样捧出了一位电影咖,就是朱以廷。
现在。
电影行业,有两名票房成绩不错的流量电影咖。
两家粉丝经常互撕。
贾昊臣的总票房比朱以廷高,而朱以廷的平均票房比贾昊臣好。
两边每次有电影上映,就会互相拉踩。
甚至双方的经纪公司都默认这种炒作方式。
营销一句:“哥哥又被欺负了,哥哥只有我们了,票房绝对不能输。”
票房能涨多少不知道,但是粉丝的情绪拉起来了,各种应援、打投极其凶猛。
……
方舟文化还没有制作过真人电影,所以在这方面其实是经验不足的。
电影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
想要拍电影,需要组建一个可以胜任电影拍摄的剧组才行。
因此,方醒回公司上班后,开了一次会议,确定了公司进军大荧幕的计划。
由于方醒在电视领域创下了成绩,让公司高层对他有种盲目的自信。
而且,方舟文化之前拍的剧,可以说已经横扫电视剧行业。
有了这样的成绩,想要再进一步,那么闯大荧幕是必然选择,至于能不能在电影行业也获得成功,那要努力过才知道。
事实上。
很多影视公司,在电视剧领域获得不错成绩之后,都会尝试大电影。
这是一条让公司发生质变的路径。
无论最终是否能成功,肯都要试一试。
其实,行业内的影视公司,基本都走过这一步。
有的影视公司,冲击大荧幕失败,只能回过头来,继续拍电视剧还钱。
有的影视公司则是冲击大荧幕成功,顺利转型成为电影公司。
……
电视剧和电影,对观众来说,有一个很大的差别。
那就是电视剧可以不花钱看,但电影不行。
电影成绩都是拿真金白银来衡量,票房摆在那里,每一张电影票都是钱。
电视剧就不一样了,观众可以选择免费看,只需要片头看一段广告。
即便是vip内容,也只需要开一个vip,就能看一个月,而且可以看整个网站的vip内容,消费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
因此,电视观众可以接受电视剧质量差一些,只要能打发时间,能看得下去就行。
电影就不一样了。
花了更贵的价格,在电影院里坐两个小时。
如果电影不好看,就相对于花钱找罪受。
如果拍的烂片多了,导演、演员会被观众在心里拉黑,以后看到这些导演、演员拍的电影,不会再被骗进电影院。
因此,电影从剧本到拍摄,都需要比电视剧更细致。
电视剧有尿点,观众可以选择跳过,但电影不行。
因此,电影的剧情,最高目标就是全程无尿点。
……
方舟文化行到进军大荧幕,剧组的服化道、武术指导、编剧团队等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提升,需要和更多电影专业的团队合作。
所以,这次不是方醒拿一个剧本出来,就可以立马开机的了。
况且,电影演员的要求更高,很多以前合作过的电视剧演员,都不适合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