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资听了,内心暗暗倒抽了一口凉气:“天子脚下,京兆尹竟不管这事儿么?”
孝廉科众士子:“谁说没管,你们回来之前,京兆府的衙役就来问过了,但是确实是京中地痞听说这些人背主不义,撩拨他们,他们也受不得激,起了冲突。
又不是多大点事儿,那些地痞也赔了汤药,其余穷得光棍,书钱是赔不起的,该进去监候几日就监候几日,那些痞人也不在乎。反正背后没有主谋。”
贾逵孙资这才意识到问题:读书人最怕的就是对方找命不值钱前途也不值钱的人跟你纠缠,就算不把人打成重伤,但是恶心你拖延你个把月不得安宁,却是太容易了。
而且关键是汉末的社会风气本来如此,听盘观者的语气,很多人还觉得这些想翻身的士子是“无信不义”。
毕竟能来围功名,本来就是别人默许的名额,要是真的放开了竞争,说不定就不是现在的每个郡这五个人来考试了。
很多如今来围举之人,并不是本郡才学人品最好的,只是刚好和“世家豪强家的傻儿子差不多”,只是赢过那些人的话,按照公事公办的规则,这官也不该你做。
另一方面么,这几个被打的个案算是其中本身就根子不够扎实,有些时临出门之前还收了主家钱财,那在世人眼里就有“背主”的嫌疑了。
贾逵孙资这种还算好,孙资只是自耕的外客,贾逵也没拿同族嫡系的钱和盘缠,性质稍微好一些。
所以,结合如今这第一次科举的社会现状来看,其实至少八成以上还是世家豪强围得下来的
,出现意外被黑马截胡的,最多最多不超过一两成。
李素之所以要从上层用临时措施搅动这潭浑水,也不是想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他只是不希望首次科举被人说成是彻底的利益交换。
他也想在浓浓的黑雾中撕开一点口子,哪怕只占一两成,好歹也能让天下士人相信“皇帝和司空是好的,是执行层暂时没经验,被那些卑鄙的世家围了标”。
要是一点截胡的黑马也没有,朝廷层面一点“主持公道”的事儿都不演,朝廷的行政效率可就丢人了。
……
以李素的智商,他对于《九章集注》开卖后,民间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当然是早有预料的了。
连贾逵这种智力80的家伙凭社会经验都能推测出来的弯弯绕,对李素而言简直比吃饭喝水还容易。
所以,在让作为民间富商的甄家卖书的同时,他已经暗中考虑好了官面上那一手该如何部署如何监视。
第二天一早,因为李司空的亲自过问,京兆尹和执金吾、城门校尉等衙门都派出了人,强化长安市面上的秩序治安。
同时,一边重点打击闹事滋扰士子的长安闲杂人员,一边让甄家继续卖书,而且可以给实名制买过书的在籍士子、如遇教辅意外损毁,可以折价换购。
其实,李素一开始之所以让商人以民间身份卖书,而不是官府直接发书,就是为了引蛇出洞,让那些闹腾的家伙壮壮胆子。否则,李素一开始就直接明面上盯太紧,很多人就不敢露头了。
还真别说,稍微严查了两三天后,还真就发现了几百起“陪跑人偷偷买书被人滋事”的案子,表面上看都是讲义气的社会人看不惯这些卖主求荣之辈,“自发行侠仗义”揍考生。
不过在李司空的亲自过问下,这些恶行自然是被从快从严处理了。又过了几天,八月下旬的一次五日一朝大朝会上,李司空还在御前说了近日长安城内这方面的问题。
皇帝自然是龙颜震怒,在朝上狠狠批评了京兆尹吴懿和廷尉正法正,说他们办事不力,没有为首次抡才大典好好护航。
吴懿和法正自然是在朝会上免冠请罪
,这事儿才算是过去了。
当然了,下朝之后,刘备私下里又请吴懿和法正进宫,赐宴一起吃个饭,安慰他们在朝会上的当众丢脸,这些都是外人不知道的。
随着时间进入农历九月,总而言之,长安城内聚集的数千士子,都充分认识到了圣君贤相为了大家的前途殚精竭虑保驾护航,街谈巷议朝野清议都被彻底扭到了李素想要的节奏上。
只恨世家大族豪强巨富太歹毒,圣天子在朝也一时没法彻底扑灭他们的包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