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三十一章再战山地恒
众位部下见师长比较倾向于把敌人放进城里来打,就都开始按照这个作战思路开始动脑筋。三营长李福晓已经想了半天这时候已经有了一个方案:“放敌人进城目的是麻痹敌人,让他错误地以为我们已经放弃了瑞昌,在得意忘形、毫无戒备、缺乏火力支援的情况下突然袭击,消灭其一部分有生力量。
要达成这样的突然性就要冒相当大的风险,全城不设防、炮火覆盖也好、一个中队、一个中队的进入搜索也好,我们都要沉得住气,直到第一波部队全部进入,第二波即将进入时,内外同时动手,力争全歼城内之敌,阻击击溃城外之敌。
城内之敌卑职以为可以按照一营长的办法把敌人堵在城门附近,我了城门口一带的建筑布局,基本上是通往钟鼓楼的一条大道,两边都是小巷子相互连通,街巷之间一般有十几户人家连在一起,呈现棋盘格局。
这一块一块的区域就可以划分给一个一个的连队,中间墙体全都打通方便交通,在房檐上搭上梯子方便上下,提前确定好机枪、投弹手的位置,形成交叉的密集火力,利用街道狭窄的特点,从房顶上往街道里扔手榴弹打枪居高临下应该可以达成快速灭敌的任务。”
参谋长段华唐感觉这个险冒得有点大,弄不好就被敌人挤出城去了。“咱们都去打进来的鬼子,外面可是有一个旅团的鬼子呢,你还没把第一股消灭,第二股、第三股只怕就冲进来了,那样的话咱们可就是开门揖盗、作茧自缚了!”
李福晓不好意思地说:“难度就在这,敌人进城肯定会抢占城墙,反倒是居高临下压制我们了,你不让他上城墙,后边的大队主力就不会放松警惕开进城池。卑职也在为此发愁。”
二团长张学圣“那就用炮炸他***!反正巷战也用不上炮兵,不如把三个团和师部的迫击炮集中起来,24门迫击炮对着后续部队一通狂炸,他还能剩下几个?再来再炸!”
副师长陈泰远对鬼子猛烈的炮火心有余悸,忙提醒张学圣:“敌人也有炮,过去咱们一打炮敌人马上反压,敌人的山炮、步兵炮打得又快又准,你说拼上几个来回下来咱们还能剩几门炮?没有了火炮的阻拦,城墙上又没有防御力量,敌人还不是想来多少来多少呀!”
陈明仁也是从部下的争论中得到了很多启发,他的计划渐渐成熟,讲解道:“从八路军的作战经验上炮兵覆盖射击不一定要把炮集中到一块使用,放在不同的区域可以就近支援自己正面的战斗,也可以集中使用在主要方向上形成密集覆盖。
前提是必须提前测好距离,绘制出炮击区域图,标注好每一处的代号,设定好每一片区域的射击诸元。需要向哪片区域覆盖,说个代号就可以,各处的火炮基本都可以准确命中。”
“火炮分散了,部队隐蔽了,联络指挥就成了问题,敌人会从哪个城门攻击?咱们步兵啥时攻击?炮兵什么时候攻击?这是个大问题?”三团长还是觉得这个战术太异想天开了。
陈明仁这时候已经想好了作战方案站起身来,对团营长们说:“兄弟们,其实在哪里打都是为了消灭鬼子,在城外和城墙上损失更大一些,放敌人进城风险更大一些。不管在哪里打,都要以勇敢作为支撑、以技术为基础、以配合为条件。
如果是正面阻击,我们最多可以打退敌人的几次进攻,消灭几百敌人就不错了,而我们在敌人优势火力之下会付出数千人的伤亡,等打到2号肯定剩不下几个人?”
大家相互,默默点头,这是肯定的,而且是最好的结果,弄不好守不到2号就全军覆没了。
“所以,我们只有改变传统的战法,明天夜里侯镜如2师就会撤出金家湾,敌人一定会认为我军力量不足,退往山区,我们在瑞昌城内城外不设防御,敌人也会误以为我军撤出了瑞昌,火力试探后就会陆续进城。外面的敌人火炮等重武器也会跟随进入,对城内的火力威胁会降到最低。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利用的一次机会,严重削弱鬼子的有生力量,为我们的两天防守奠定基础。
放敌人进城如果我们操作的好、准备的细致,肯定可以用较小的损失换来较大的战果达成我们的目的。这出乎敌人的预料,避免了敌人火力的打击,有心算无心,突然性很大。一旦交手就要勇敢向前,毫不畏惧,发挥出我军近战和居高临下的优势坚决消灭敌人。”
“放心吧师长,我们保证认真准备,你就把东门交给我们二团,拼着部队打残也不放走一个敌人。”张学圣大声请战。
陈明仁再次抬手示意他坐下,部署道:“城内就是关门打狗,具体方案可以在一营长和三营长的建议基础上去完善。城外的敌人我赞成二团长的意见,用密集的炮火予以坚决打击。过去都是鬼子炸咱们,这次也要让毫无戒备的鬼子后续部队尝尝苦头。
全师四个炮兵连由唐参谋长负责调度,炮兵阵地在钟鼓楼附近分散布置,对东门、南门、北门外00到200米范围进行准确的坐标定位,对射程内敌人可能的出发阵地、炮兵阵地进行坐标定位,绘制出炮击地图发放给各炮兵单位。炮兵连指挥班携带一部电话前出到城外隐蔽观察,及时向城中通报敌人的动向。
作战命令由师指挥所统一下达给各营,我就在城中心的钟鼓楼上,你们顶不住我就上。各营、连在自己区域里面对街道建立起交叉火力,先在封闭的院落里隐蔽,师部下达任务后,各连神枪手们立即爬上屋顶,消灭城墙上的鬼子和街道上的鬼子重火力手。其他战士这时全部进入打击阵地把街道变成屠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