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未时,从青城山前去江南的苏九霖,来到了黄冈县。
还没吃午饭的苏九霖,立马找了家面馆,点了碗阳春面,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面馆旁边是一家简易的私塾,没有围墙,正有学子在念着书。
夫子念一句,学子们就跟着念一句,偶尔还有学子会提问。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刚念完,立即有学子提问了:“夫子!孔夫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只见夫子慢慢的合上了书,然后回答道:“孔夫子是告诉我们,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他们采纳,我们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能违抗,只在心里忧愁,但不能怨恨。”
夫子解释完后又翻开了书本。
“好了,继续跟我念。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夫子夫子,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啊?”
“这句话告诉我们,父母还在世的时候,我们作为子女的不应该长时间远游外地;如果要出远门,那么一定要提前告诉父母自己要去哪里,因为父母会担心的。好了,我们接着念,子曰……”
此时的苏九霖,埋头吃着面,不敢抬起头来。
刚才学子们在念“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时候,埋下头的苏九霖,嘴巴也跟着一起在念。
待把面吃完,苏九霖拿衣袖擦了擦眼睛,才抬起头来。然后背上包袱,戴好斗笠,又继续往东赶路了。
又赶了个把时辰路,苏九霖已来到了一处叫新康岭的山林。由于刚才那碗面有点咸,苏九霖觉得口渴,便来到山间找了条小溪取水喝。
喝完水后,苏九霖就躺在了小溪旁的石板上,闭上眼然后斗笠往脸上一盖就开始睡觉了。
“乒!”
“乒!”
忽然,一阵打斗声传来,不知睡了多久的苏九霖被吵醒了。他缓缓站起身来,根据声响,慢慢爬上了前面的山头。
只见下方山路上正有一灰衣老者护着一辆马车,在跟六个黑巾蒙嘴、山贼模样的人缠斗。
苏九霖发现这六个蒙面人的鞋很是特别,似乎是某种野兽的皮毛所制成的毛履。苏九霖自认还是去过很多地方的,却从来没见过这种鞋子。
看着看着,苏九霖就把头埋了下去,他已看出,这七人都不是一般的高手。
特别是灰衣老者,他刚才挥掌击向一名黑衣人,黑衣人躲开后,掌风竟直接把黑衣人身后的一棵大树打断了!显然那掌是运了内力的,能在打斗中内力收放自如且有这般威力的,苏九霖知道他绝对不是一般的高手。
在他看来,灰衣老者的实力甚至比八年前遇见过的易新还要强些。
虽说灰衣老者强,但那六个蒙面人也都不差,苏九霖自问单对单不一定能赢得了其中任何一人。
而这会儿,老者显然是被消耗了大量体力,已有点招架不住了,一个不慎便被一脚踢中,撞向了身后的马车。
幸好老者及时调整,刚撞到马车就双脚抓地把身体稳定了下来,然后又继续上前与六人缠斗在一起。
饶是如此,马车还是摇晃了一下,里面的人缓缓掀开了侧边的帘子。
“吴爷爷!你小心啊!”
一十八九岁的年轻女子探出了头来,声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动听至极。
再看去,竟是一张美艳绝伦的脸庞!虽然现在满脸都是焦虑,却掩饰不住其秀丽。苏九霖竟一时看傻了眼…
被叫吴爷爷的老者此刻根本没有时间说话,苏九霖也已看出再这般打下去老者绝对会被那六人耗死。
忽然,老者在一掌击退想冲向马车之人后,从怀里掏出了一支响箭,射向空中。
六名蒙面人不约而同都抬头向空中看了去。
而老者此时却马上拍了下马儿屁股,马儿受惊,立马跑了起来。
六名蒙面人也反应了过来,就欲追去,老者却是运起了内力一掌逼退了众人。
苏九霖看了眼奔跑的马车,又看了看又跟六人又缠斗在一起的老者,稍一犹豫,便朝马车追了去。
在苏九霖快追上马车的时候,奔跑中的马儿却突然挣断了缰绳然后独自跑远,马车随即颠簸起来。
苏九霖在后方看得真切,眼看前面就是山坡,马车再不停的话一定会掉下去,便立即运足了内力加快了步伐,终于在马车即将摔下山坡之前拉停了马车。
待苏九霖拉开帘子后,却发现马车中的女子似乎在颠簸中被撞昏了过去,此时正昏睡不醒。
“姑娘!姑娘!”苏九霖努力的呼唤着。
终于,在苏九霖呼喊了五六声后,女子慢慢醒了过来。
“姑娘,你醒啦。”
女子醒来后先是一惊,往马车里又挤了挤,随即反应过来眼前苏九霖的装扮并不是刚才那伙蒙面人,马上问道:“是公子救的小女子吗?”
苏九霖点头应是,轿中女子立即央求苏九霖帮她救一下她吴爷爷,也就是之前那位老者。
苏九霖自知不是那些人的对手,摸了摸怀里的石灰粉,然后便带着女子又回到了刚才他待的那处山头。
哪知,两人刚到山头,却只看到灰衣老者倒在血泊之中,已是一动不动。
女子见状,眼泪已流了出来,正欲喊叫,却被苏九霖一手捂住了嘴。
苏九霖料想那六名蒙面人已经找到了没人的马车,现在可能正在找身旁女子,便四处看了看。
果然,苏九霖看见右边山头已有动静,显然是有人在其中穿梭。苏九霖不再迟疑,把包袱斜挎在身上,拉起女子就往南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