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064(2 / 2)

王五手上一抖,板子差点飞了出去。冤枉啊,他真的没下死手,已经很轻了,实在是这老头的身体太差了。

担心将人打死了,武亲王不会放过自己,最后十板子,王五干脆明晃晃地放水,一板子比一板子轻。

打完后,他大大松了口气。这简直比让他将人往死里打都还让他为难,好在人还留有一口气。

少年郎几人见老者还活着,连忙扶着上前扶他“族爷爷……”

老者吃力地说“扶我去击鼓!”

两人小心翼翼地将他扶到了登闻鼓前,另一人取下鼓槌递到老者面前。

老者用尽全身的力气,重重敲到鼓面上,发出惊天一响,这响声仿佛要冲破笼罩在头顶的乌云,直达九天。

这一槌仿佛用尽了老人毕生的精力,下一刻,他的手无力地垂落下来,鼓槌骨碌碌地滚到了地上,少年发出撕心裂肺的痛呼“族爷爷……”

远处乔装站在百姓中的叶和通看到老者倒下,死死咬住了唇,双目通红。身后一个随从低声道“叶先生,已经备好了马车,您该走了。”

叶和通对着老者的方向,重重鞠了三次躬,然后扭头跟着随从离开了京城了。

他的这番举止没人发现,即便有人看见了也会以为是不忍,因为很多老百姓的心都被提了起来。

有人上前探了探老者的鼻息,轻轻摇头,沉重地说“没气了……”

随即,城楼鼓声响起,宫门打开,群臣鱼贯而入。

武亲王看了一眼那少年郎“你叫什么名字?”

“李铁蛋。”少年郎擦了擦眼泪,没忘记这个人刚才替他族爷爷说了好话。

武亲王说“虽然敲鼓之人已死,但作为他的晚辈,你也可以承其遗志向,可愿随我进宫!”

少年正处于愤怒和痛苦中,忘了害怕,道“好!”

武亲王领着他归了队,又吩咐人将老者的尸体送去义庄安置。

等人都进去后,周嘉荣才姗姗来迟。远远的,他看了一眼登闻鼓下面的那摊血迹,眼底闪过一抹黯然,他还是太弱了,不然何至于用这种方式,这种手段去打动父皇,引起群臣的愤怒和共鸣。

不能让这些灾民的血白流,他收回目光匆匆赶到朝阳殿。

朝堂之上,兴德帝端坐在威严肃穆金光闪闪的龙椅之上。

他扫过众臣,问道“有人敲了登闻鼓?”

朝堂上静默了片刻,蒋钰站出来道“回陛下,有一老者,自称是苏州府长洲县人氏,是他敲响了登闻鼓。”

这鼓已经好几年没响起了。

兴德帝皱眉“苏州府人,这么远,他到京城伸什么冤,人呢?”

武亲王带着李铁蛋站出来道“父皇,那位老伯挨了三十板子,敲了登闻鼓后,已含笑离世,此乃是他的族孙!”

李铁蛋不懂朝堂上的规矩,直愣愣地跪下,连续磕了三个响头,边哭边说“皇帝陛下,求求你,要替草民做主啊。草民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在洪水中失散了,家也被洪水冲垮了,什么都没了。小民只好跟着族爷爷,如今族爷爷也死了,草民一个亲人都没有了,皇帝陛下,求求你……”

周嘉荣站在一旁,听到他这前言不搭后语,一直说不到重点的话,忍不住有些发愁。不过也许正是这样的质朴好掌控能够更让他父皇放下戒心。

果然,兴德帝并未生气,反而和气地问道“此乃天灾**,人力不可违。朝廷已经派人去救灾了,你们为何还上京城敲登闻鼓?”

李铁蛋抹了抹眼泪,这才说道“皇帝陛下,草民没吃的,家里的财产牲畜都被冲走了。大米要卖一百多文一斤,草民买不起。朝廷每日的施粥,就五个大缸,清得能照出人影,每人一天限量一碗,可草民从半夜去排队也不一定能排到。最后大家只能守在粥棚前,可又被那些大人们给驱离了。我们族里的没被大水冲走的族人已经死了好几个,没有办法,族爷爷带着我们一路乞讨北上,只求朝廷能够救救我们的族人……”

说完,他朝着兴德帝的方向又开始磕头,一个接一个,咚咚咚的响,让人听了都觉得疼。

兴德帝被他吵得头痛,赶紧让孙承罡制止他。

孙承罡很会做事,在兴德帝面前从不敢摆任何架子,当即跑下去,也不管李铁蛋身上有多脏,将他扶了起来“不要磕头了,站起来,陛下问什么,你老老实实回答。”

“诶。”李铁蛋手忙脚乱地站了起来,抬头没规矩地望着兴德帝,眼睛格外的明亮,再配上额头上红红的印记,看起来真是憨厚又不聪明的样子。

兴德帝很喜欢这样的顺民,缓缓开了口“苏州城的常平仓、义仓、社仓等仓库没有开放吗?”

李铁蛋摇头“草民不知,应是没有吧,若是有族爷爷也不用每天发愁吃什么,怎样才能不饿死人了。”

兴德帝皱眉“那苏州还在下雨吗?”

“下的,晴半天下一天,断断续续的,一直下个不停,连城隍庙都进了水,草民们只能找个雨小一些的地方,睡在街上。”李铁蛋如实说。

兴德帝不悦地问“那善堂呢?”

善堂是各地收养鳏寡孤独的穷人和乞丐的地方,这些难民被冲毁了房屋,无家可归,照理也应该去善堂才对。

李铁蛋挠了挠头说“我们去得晚,那里已经没有能住人的地方了。那里一间门屋已经住了几百个人,但凡能躺下的地方都有人了,我们这些族人老弱病残的多,打不过他们,只能流落街头。”

李铁蛋所言虽是一些民间门的小事,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他的描述中,可以想象得出苏州城如今有多混乱。这可是江南富庶之地,繁华的大城市,情况就已经如此糟糕了,那更别提其他贫穷的小县城,只怕灾情会更严重。若是再不行动起来,死的人会更多。

朝堂上的大臣并不都是酒囊饭袋,只知道争权夺利的,他们很多人也是心怀天下,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

翰林院侍讲学士张玖仟站出来道“陛下,江南乃是我大齐粮仓,也是赋税收入最多的地区之一,关乎国之根本。如今江南灾情严重,民不聊生,恳请陛下,另派得力之人,南下救灾。”

这话虽没点中山王的名,可其实已经在暗指中山王救灾不力了。

也是,陛下派了那么多人给他,还让他带了五十万两白银南下,可他半点作为都没有,江南的灾情如此严重,他递回来的两封奏折还一个劲儿地说好,有气节的读书人都看不下去。尤其是想到刚才为了敲响登闻鼓而死的李老头,他们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有了他开口,当即又有一名官员站出来,而且说话更大胆“陛下,中山王去江南已有二十余天,江南水患丝毫不见好转,臣也赞同,召回中山王,另派得力之人南下救灾。”

监察御史头更铁,站出来道“陛下,臣愿意随行去江南。此次救灾,中山王办事不力,还一味欺上瞒下,依臣之见,当追查中山王的责任,查清楚,朝廷划拨的五十万两银子去了哪儿?还有江南的粮仓为何没开,里面的粮食又都去了哪儿。”

这话更尖锐了,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中山王。

紧接着兵部、工部、翰林院、鸿胪寺、太常寺等部的官员都站出来要求兴德帝再派人南下救灾,也有要求追究中山王在此事中责任的。

毛青云急得额头上汗水直流,知道中山王这次是惹了众怒。江南学子非常有出息,全国为官者有小半出自江南,定然对中山王的救灾不满。现在武亲王、荣亲王和蜀王的势力只怕也会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他一个人独木难支,实在不知道该怎样才能为中山王开脱。

思索片刻,毛青云站出来,跪下道“陛下,张大人他们说得有道理,中山王救灾不力,当严惩。恳请陛下派人南下替换他,主持江南大局。”

他这个舅舅都主动站出来这么说了,更没人再反对这事了。

兴德帝扫了一眼跪得规规矩矩的毛青云,刻意晾着他,没叫他起来,而是望向群臣道“既然你们都说另外派人南下救灾,那可有合适的人选?”

这下大臣们不说话了。有的是自感没那个本事,能够力挽狂澜,迅速解决如今江南的乱局,还有的觉得这事很棘手,一个处理不好恐怕头上的乌纱帽不保,就像中山王一样,所以也不吭声。

偌大的朝堂上,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

“孔祥胜,你说呢?”兴德帝开始点名,又把工部尚书孔祥胜叫了出来。

孔祥胜额头上的汗水大颗大颗地往下掉,也不敢擦,战战兢兢地说“陛下,员外郎向善乃是工部最擅长水利工事修建之人,他已经去了江南,依微臣看来,这次需要一个更有分量,能够调动江南各派官员和地方的人方能奏效。”

他就只差说他们工部不行了。

兴德帝滚刀肉见多了,办不到总比夸海口胡乱接差事强。

他目光左移,看向了毛青云“毛尚书,你怎么看?”

毛青云知道,这是兴德帝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可他确实不会治水,而且他这一去,能尽快解决江南的水患,安置好灾民,获得朝廷的信任那是最好。可若是没办好,只怕也要吃挂落。

毛青云没什么信心,因为他比在场的诸位大臣都清楚,国库里已经没有银子了。那么多的难民需要填饱肚子,还要兴修水利,这哪一样不需要花银子?没钱什么事都办不成。

可他也不好直接拒绝兴德帝。

就在毛青云愁得头发都快白了的时候,一道如同天籁般的声音,解救了他。

周嘉荣适时地站了出来道“父皇,儿臣愿去江南,为父皇分忧解难。”

毛青云抬头看了一眼周嘉荣的背影,心说,这是什么二傻子?三皇子果然脑子不行,没看武亲王都没跑出去接这个担子吗?他来?他知不知道怎么救灾啊。

不过有个替死鬼也挺好的,他乐得轻松。毛青云头一低,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兴德帝的想法显然也跟毛青云一样,斥道“胡闹,你懂什么救灾?”

“四弟都行,儿臣为何不行?况且,救灾此事,应有当地的官员,还有精通救灾情况的官员随儿臣南下,处理灾情,救治灾民,儿臣只是做为一个监督者,看他们办得好不好而已。这有什么难的?”周嘉荣大大咧咧地说道。

给人一种他是心血来潮的感觉。

兴德帝更加不信任他了,直接略过了他“诸位爱卿,可还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对于怕被点到的人而言,周嘉荣愿意出来担此大任是个好事。但对于忧国忧民的纯臣来说,一个皇子已经坏了事,耽误了这么久的灾情,再来一个老百姓还有什么活路?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顺天府尹郑玉忽然站了出来,道“陛下,微臣觉得荣亲王殿下所言有一定的道理。派他带队,再安排几名擅长救灾治水的官员一道随行,定然能控制住江南的灾情。就如荣亲王殿下所说,救灾之事,不必由统帅事必躬亲,他只需负责监督,及时向朝廷汇报情况即可。”

他的表态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朱强更是讶异地看着他,不对啊,他们跟郑玉没什么交情,这次安排出来支持殿下的也不他。

蒋老头站出来表态支持荣亲王都不稀奇,这顺天府尹郑玉可是跟荣亲王和穆加八竿子都打不着,平日里也没什么往来,郑玉是吃错了什么药?

郑玉接收到四面八方的火热目光,巍峨不动,心里还有些得意。你们懂什么?京城粮价这么快稳定下来,荣亲王功不可没。这样悄悄出手,没有利用任何权势,便悄无声息的将粮价降了下来,这朝中有几个人能做到?

现在江南最大的问题,不就是赈灾不力,粮价太高,百姓没吃的吗?正好派荣亲王去将粮价给弄下来。

郑玉的话还是有几分重量的,有一批不大坚决反对的沉默了下来,还有一些生怕自己被点名的,赶紧站出来声援郑玉,支持荣亲王担任钦差前去江南。

最后朝堂上竟超过了一半的官员赞成让荣亲王担此大任。

兴德帝不大满意,看向他的好大儿武亲王。

武亲王对于周嘉荣突然冒出来说要去江南刚开始是持怀疑态度的,觉得周嘉荣是想以此挣表现,出风头,博取父皇和朝臣的好感。但周嘉荣一个长居于京中,没吃过苦头,也没见识过洪水的人,怎么会救灾?

他觉得周嘉荣这是走了一步烂棋,自是乐见周嘉荣吃瘪。

所以对于兴德帝的目光,他装作没看见。他的名声已经够好了,虽然去江南可能会让他的名声更上一层楼,众望所归,但更大的可能是救灾不力,让父皇和大臣们失望。

他可不想冒这个险。

兴德帝见他不吱声,大臣们也没人愿意南下救灾,还一个个支持周嘉荣,窝火不已,愤怒地说“退朝,荣亲王留下!”!

红叶似火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希望你也喜欢

。.

最新小说: 荒野惊悚:我的身后多一个人! 天命傀相 GB当你把他抄哭了 刚入学,就成帝王机师了? 末世战宠,暴击就给万倍奖励! 让你造概念机,这B2轰炸机是什么鬼? 奶瘾 骨科徐行婴 我跟两个外国人在酒店 女婿有劲枪枪到底第三章 妈妈女儿齐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