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穿越小说 > 宋雄 > 第三十一章 集英殿中 七汤点茶

第三十一章 集英殿中 七汤点茶(1 / 1)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四月十五,午后时分(未时二刻)便接到老爷子传旨下午要到集英殿品茶,便命人更换服饰便带着随从在传旨内侍的带领下一路过通极门、柱廊、宣右门,经过紫宸殿、垂拱殿、皇仪殿门口,进集英门,到达集英殿,留随从在偏殿便跟随内侍来到集英殿内!只见一张宽大的桌案前坐着王黼、李邦彦、白时中三位宰相,左边是张邦昌、赵野、蔡京三位执政,右边则是宇文粹中、蔡懋二位执政,见内侍引我到殿,便一众齐声道:拜见太子!我便微微一笑道:诸位请起。便走到右边的空余坐位做下,双手放膝,目视前方,对着众人一一点头示意,不一会儿,只见老爷子在众多侍卫、侍女的拥簇下缓缓而知,我等便起身跪拜道: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便见老爷子哈哈一笑道:众位爱卿平身,入坐。我等便依次坐好,只见老爷子道:今日福建路刚到一批贡茶,特拿来跟众位爱卿一品,上茶。只见一侍女手端一精致茶盘,上盖黄龙布悠然而来随即便放在大桌案前便揭开盖布退去。只见老爷子打开官窑瓶取茶便开始了传说中的“七汤点茶”。(老爷子不但自己喜欢喝茶而已多次亲手为臣下点茶,这是有史书记载的)

只见老爷子右手取一勺半茶粉放入茶盏中,再用沸水沿着茶盏的四周边往里慢慢加水,而且不碰到茶盏,接着用手腕以茶盏中心为圆心转动,渐渐加力击沸,不一会儿只见茶粉慢慢成芝麻酱一样粘稠状,形成胶质物,这就说明调颗粒必须全部溶解,茶粉和茶粉之间咬合在一起了,便见汤花从茶面上生出来。这正是“七汤点茶法”的第一汤“量茶受汤,调如融胶”。

接着便手持筅快速而且用力的击打,只见茶面汤花已渐渐焕发出色泽,茶面上升起层层珠玑似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细泡。这正是“七汤点茶法”的第二汤“击拂既力、珠玑磊落”。

再使用茶筅用力均匀的把大泡泡击碎成小泡泡,使茶面汤花细腻如粟粒、蟹眼,并渐渐涌起。这正是“七汤点茶法”的第三汤“击拂轻匀,粟文蟹眼”。

接下来便用茶筅大幅度慢速转动,这是便见茶面渐渐生起云雾,也就是茶的颜色变得比较白。这正是“七汤点茶法”的第四汤“稍宽勿速,轻云渐生”。

然后用筅均匀击打茶面,其动作自然而带点随意,偶尔泛起而高于他处,就用筅轻轻浮动使它凝集起来,便见茶汤如凝冰雪,这就是最终的点茶颜色。这正是“七汤点茶法”的第五汤“乃可稍纵,茶色尽矣”。

只见老爷子专注地盯着茶面,便继续加沸水于汤花过于凝聚的地方,用茶筅缓慢地把底部没有打掉的茶粉给他继续打上来,再慢慢第茶筅轻拂汤花表面使汤花均匀。这正是“七汤点茶法”的第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

最后再用茶筅在茶盏的中上部快速地击打,看到茶面回凝而不动,又看看茶盏中注入的水够不够茶盏的五分之三左右及茶汤的浓度,随后便欣然一笑,满意地点点头,茶筅的击打到此停止。这正是“七汤点茶法”的第六汤“乳雾汹涌,溢盏而起”。

做完这一切便见老爷子哈哈一笑面露喜色道:众位爱卿,朕这点茶如何?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只见众人拱手齐声道:皇上好手法,臣等万分佩服!突然感觉大厅内瞬间弥漫着满厅的龙屁,我还没有想好,他们就齐声拍龙屁了,看来他们经常玩啊。

老爷子随即慈祥的目光看着我道:吾儿对朕的茶艺不发表下意见乎?我感觉起身拱手道:父皇的茶艺精湛到儿臣无法入手而学,自三皇五帝起,乃父皇的茶艺最为精湛。老爷子宋徽宗闻言哈哈一笑道:吾儿这有点夸大其词了吧?我便肃声道:并非皇儿特意夸大其词,其一父皇在大观年间亲自撰写的【茶论】为“七汤点茶法”提供了坚实了理论基础,全文3000字左右简洁精炼,论述評点十分到位,茶论分为20篇,第一篇地产及第二篇天时,讲茶的生产环境和制作时机的把握。第三篇采摘和第四篇蒸压及第五篇制造,详细描述了茶的采摘、蒸压、制造工艺过程。第六篇是鉴辨,教我等如何鉴别好茶。第七篇白茶,具体分析了白茶,这属于茶中的奇品、珍品,剖析了非常难得到的原因及复杂的制作。第八篇罗碾、第九篇茶盏、第十篇茶筅、第十一篇茶瓶、第十二篇茶杓分别系统性的阐述了具体点茶的器具(现在喝茶除了盏还在用,瓶也变成了壶,别的也基本淘汰不用了)。第十三篇茶水,非常详细的说明了如何用水。第十四篇点茶,详细介绍了七汤点茶法。第十五篇茶味、第十六篇茶香、第十七篇茶色、分别讲的是色、香、味的鉴别和介绍。第十八篇藏焙,分析了焙茶的火候问题和如何储存好茶。第十九篇品名,说明全国各地都有好茶。第二十篇外焙。具体分析了官方焙茶和私人焙茶这二者的区别。茶论对茶的各方面的阐述可以说是非常细致周到,尤其是对茶事的具体细节更是深入论述,足以称的上是大家之论!儿臣以为会做一件事,而且做的很好,还能把它总结成文字,总结出规律,那肯定是顶级高手!

龙屁一出,只见老爷子哈哈大笑道:好,很好,深得朕心,看来吾儿亦学到了茶论的精髓。众位爱卿的感觉太子所言如何?只见蔡京带头众人一顿神助攻,我便继续道:像茶这种东西生长在闽南建瓯这种秀气的地方,禀受当地山水的灵性,才能涤荡心胸,去除障碍,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心思不缜密或者是感觉不灵敏的粗疏俗人是体会不到的,至于说到冲和淡泊简洁清净高雅的韵味和境界更不是匆忙之间可以体会到的!茶的神奇功效,在有型的方面,可以达到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在无形的方面,可以使人冲澹简洁、韵高致静,这都是不同的人生境界!而清、和、澹、洁,这四个字是茶的精义,亦是一种高雅风范,但是这四个字的理解还只是普通人,韵、高、致、静,才是进一步值得体味的更高一级的境界,这种境界的认知和感受,对个人自我身心与外物的感知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具备查微知妙的观察力,更要有对自己身心微妙变化的敏锐知觉感受能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体会到别人无法觉知的感受!这就是儿臣所说的父皇的茶艺最为精湛的原因,而儿臣没有父皇的文化修养和底蕴及事无巨细的感知,致儿臣无法入手而学也。

说完便见蔡京起身道:启禀皇上,太子的高论让臣等豁然开朗,老臣等经常跟皇上斗茶,而每次都不及皇上,原来差距在底蕴和休养上,老臣服了,皇上乃天人也!说罢会拱手而拜,众人皆答:臣同感!便见老爷子面露喜色道:知我者、皇儿也,解惑者,亦皇儿也。皇儿,父皇的事无巨细的感知为何乎?我便也接道:既然父皇对茶讲究一丝不苟,必然对茶具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比如茶盏,盏色贵青黑、玉豪条达者为上,茶盏青黑为最佳更能衬托出斗茶是茶汤的白沫,所以使用深颜色的茶盏这就是父皇的事无巨细。因为黑白对比是最为明显和显目,其斗茶结果一目了然,而玉豪(茶盏上细的豪毛)为浅色,在黑底色上布满细细的浅色纹理,整体上还是黑色,这样才能显出这种茶汤的颜色,更是到了极致的事无巨细。玉豪太白了的话,就跟茶色的白色失去对比性了,也就失去了斗茶的意义!更加可贵难得的是玉豪的条达,只有细细的纹理非常清晰才不会和茶汤的白糊作一团,这是到了极其追求事物细节的完美论述。再则对于茶盏的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坲,然须度茶之多少要求,更是教育尔等茶盏底部要做的微深一点,微宽一点,然后告诉尔等这样做有啥好处,再告诉尔等茶盏的大小和茶的多少之间的比例关系,最后还告诉尔等用茶盏为什么要热一点。正所谓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詹少则受汤不尽,盏维热则茶发立耐久!

说完便望向老爷子,只见老爷子微微点头道:【茶论】皇儿已深得其精髓,朕心甚慰,众位爱卿请坐!众人皆坐,然后便在一片龙屁声、夸赞声中完美的结束了此次的品茶之宴。

北宋的茶都是蒸出来的,现代的茶都是炒制的茶甚至发酵的茶,要是拿现代的茶来磨成墨粉,那个味道不用喝,你也能感受的到!这是制作工艺不一样,宋代点茶里面的茶粉,有一道蒸青的工艺,到了明代以后蒸这个工艺就没有了!改成炒了!也就是说明代以后加工茶叶把水蒸去掉,改成了火烤,水变成了火,整个茶的性质味道也就完全变了,压制工艺当然还在,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他觉得点茶耗费人力物力,于是下令不许再制作茶饼,茶的上贡只要茶芽就可以了,也就是散茶,于是明代以后整个茶的制作和品茶方式都变了,制作步骤也简化了,经过晒或则炒以后直接拿开水冲泡就可以了!北宋时期的喝茶,斗茶更像是吃茶,差不多相当于现代和豆浆,禅宗里也说是吃茶去,蔡襄在茶录中就说,汤少茶多,则粥面聚,再从制茶工艺上来讲,碾碎了篩出粉末然后再冲泡打出泡沫,这就相当于现代的冲泡豆奶粉了!目前在湖北恩施有一种玉露茶,就保留了这种蒸青工艺!

日本僧人到中国学习,回去的时候他们就把【茶论】带回日本去了,日本人就把【茶论】中总结的清、和、澹、洁总结成为日本自己的茶道精神,清、和、澹、静也是四个字!后来又经过千利休等人的发扬就成了日本茶道和茶道精神中的和、静、清、寂,最终走向了跟茶没啥关系的境地,就是拿茶说事而已!日本人从中国带过去的各种发生窑变的这种建盏也成为他们的国宝,比如说窑变天目詹,至于说日本茶道虽然来自中国的茶文化,但是他们并不能够明白通达,更达不到韵、高、致、静的那种境界,其实中国人喝茶从来不叫茶道,喝茶就是喝茶,大不了斗个茶玩个花样而已,但是绝不会搞的事事紧张兮兮的,动也不敢动,说也不敢说,让人感觉像是得了多大恩惠一样,这个不是我们的品茶方式,中国最好的最高级的文化艺术形式最终都要融入到平常生活里来,成为百姓日用之事,成为最平常的事,成为最简单的事,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如果还是高高在上,搞个啥形式,神神叨叨都属于初中级阶段,还没有升华到日常生活的层面,学个喝茶法就整个所谓的茶道,那这事就到这了!翻遍中国历代的茶书经典,就没有叫做茶道的,再说我们的书法也不叫书道,我们的茶花也不叫花道,这些中国人的生活日常到了日本就变成了啥道,到再回来就显得高高在上的样子!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