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慢慢消融,城里一片静寂,目视苍松历冬犹青,卓立华缓缓转过身来,“有补充的消息吗?”
坐在卓立华今日的位置,看待官方消息,更看重背后的东西。。。
做为省部级领导的秘书也更要注重挖掘背后的东西。
秘书往前一伸,说道,“苗玉龙同志不是很满意这个人选,但这个是上级部门指定的,他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卓立华蹙着眉头,他之前没关注广陵树“宣传典型”的事,没想到也搞出这样一番大阵仗。
他迷惑了。
“志温省长请您过去,商谈拨救灾款的事宜。”没等卓立华慢慢梳理这里面的关系和情况,秘书又一声提醒。
卓立华办公室和陈志温办公室不在一层,走过长长的甬道,新大楼装了电梯,但是卓立华很少会去挤电梯,除非只有他一人做电梯。
卓立华在省府大院,以“不好糊弄,不好相处”著称,他不喜欢坐电梯时候,一堆人和他平起平坐的感觉。
他身高不算特别高也不算矮,但省府办比较重视形象,很多比他高的,站在电梯里俯瞰的滋味,他不喜欢。
秘书知道他不喜欢坐电梯的性格,跟着他爬扶梯,直接走到省长办公室。
卓立华进门,陈志温不托大,放下笔,站起来,和他握了握手,“方才批阅你转过来广陵请求资金物资支援的报告,特请你过来共商共酌。”
卓立华坐了下来,董长麒奉上茶。“在广陵听取汇报时候。广陵的子轩同志请求省里给予资金和物资支援。我回来便收到各部门打上的报告,所以一起汇总了,呈递给省长您。”
陈志温再次翻阅了一下汇总过来的报告,脸色渐渐沉重,“这次雨雪灾害对全省经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中央昨天调低了南苏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要求,但是我们不能松懈,还要一鼓作气。尽量完成既定目标,对各地区及时提供资金物资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今年既定的经济目标,这是必须要做的。”
“我同意省长看法,省里就算勒紧裤带过日子,也得给各地市输血。这个是大方向已经很明确。现在问题是,各地市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自救能力有差别,受灾面积不同,给予援助的力度是否也应该有差别呢?”卓立华倾斜着身子。语气凝重。
陈志温点了点头,“不错。正应该如此,关键这个分寸该如何拿捏?我看要不这样吧,立华你和省府办公厅一起商量一下,拿出一个具体援助方案。”
卓立华目光一扫,刚好扫到了省委办公厅转省宣传部那个“立典型”的红头文件,立刻就明白:陈志温也在为这个文件背后的含义,操碎了心。
卓立华此时感觉深深的蛋疼:那个杨刺头难道是早有预备的?
拿到这个红头文件,别人看不到背后可能蕴藏的含义,但是怎么可能瞒得住卓立华,陈志温,朱礼和这几个巨头呢?
广陵和中央之间微妙的关系,一直装在省里两位大佬心里。
因为中央的同志很少会关注干涉南苏发展,更别谈干涉广陵,更多注意力放在全国性全局性的发展,放在党内,放在黄浦。也从来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央关注过广陵。
在南苏这么多常委中,真正重视广陵的,就只有陈志温,朱礼和,还有一个情况比较特殊的卓立华。
卓立华所在的派系,本身就和中央有一定渊源联系。
所以就算苗玉龙拿到这份红头文件,也只会认为杨子轩是不是有上层渠道,是不是运气太好?
但是卓立华,陈志温,朱礼和这些人不一样,他们会有更多猜想。
是不是上面开始关注广陵?
这才是他们关注和猜测的。
杨子轩其实也不了解上层领导怎么想,但是他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人,一块钱要掰成两块钱花。
把王震龙提出来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央级宣传口敲定王震龙为典型,第三步就是卓立华等人会联想会猜测,第四步就是卓立华面前要钱,杨子轩没想太长远的事情,中央是不是真关注广陵发展?不重要,他也不关注,就算中央关注一个地级市的成长和发展,这种雷霆雨露也很难直接恩泽到他头上,恩泽到广陵头上。
90年代之后,地方发展自主权加大,同样也意味这中央直接干预地方发展政策减少,就全国而言,中央已经很少会像80年代那样,直接干涉和给予大政策扶持一个地级市成长。
一个地市要成长,只能紧紧依赖省里的资源,或者想办法到京城“跑部钱进”,只有自下而上的求发展,没有自上而下的政策“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