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中华帝国,帝国元首
在与梁启超形成五项约定之后,梁启超便活动了起来。
梁启超的活动目的就是联合民主共和人士,让他们接受这五项约定的内容,让这五项约定具备社会公认的有效性。
此时中国的民主共和派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小了,除了那些顽固的民主共和人士还在坚持外,很多人都动摇了阵营。
在这个阵营的抉择上,只在于民族主义意识是否强于民主自由意识,华东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此时中国的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是华东政府培养出来的,而他们的民族主义意识却是非常强烈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主共和派的衰弱是符合正常规律的。
梁启超则是民主共合派的领袖,整个北洋解体都是他一手挑起的,他在民主共和派人士之中的威望最高。
此时就算是那些坚持民主共合派的人士,很多也动摇了思想。
当前中国的主流舆论认为,恢复帝制在于皇室出身问题,如果有人坚持恢复满清皇室,则是对汉族尊严的一种践踏。
但如果是恢复汉室正统,则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但还要看人选是否有资格当中国皇帝。
而夏钧的功绩谁都看得见,当前的中国,唯一有资格当中国皇帝的,也就只有夏钧一人。
这种舆论声音占据了主流,帝制呼声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过此时华东政府依旧没有做出任何官方回应,那些民意代表也天天在华东广场上等着夏钧表态。
但任凭国民如何呼吁,夏钧始终没有站出来表明态度。
这让中国局势再次看起来十分不明朗,不过当前的主要争论,民主共和派已经说不上话了,主要的争论转而成为是否帝制的方面。
大部分国民要求帝制,但也有很一大一部分的国民要求在不帝制的前提下进行专政你。
本来阎锡山是作为这一派系的扛旗的人物,结果争论焦点转移到这上面的时候,阎长官却是偃旗息鼓了。
阎锡山自然是支持帝制派的,他只不过在此前民主共和派虚假的声势中挑起一种比较容易让民主共和派倒戈的阵营罢了。
此时民主共和派完完了,帝制派占主导地位,阎锡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因此他不再在报纸上发表言论。
梁启超的活动很成功,民主共和派人士在绝对的弱势之下,自然愿意接受这样的约定,从民主共和派演变而来的专制派也支持这五项要求。
很快各方派系的整合之下,梁启超以民意领袖之身份,向夏钧提交了这五项要求,如果夏钧能做到这五项要求,十二年后他们即接受帝制。
这五项要求的民意书上签下了数千个名字,如果十二年后夏钧完成了这五项要求,这些人都只能闭嘴。
具体是否完成了这五项要求,具体是谁来下定论,则是在十二年后将进行一次全民公投,如果民意超过90支持帝制,那么中国即恢复帝制,夏钧将就任中华帝国开国皇帝。
90的民意支持率,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限制。
结果华东政府上下充斥在一片骂娘之声当中,华东政府高层官员纷纷在媒体面前表态,痛斥这个苛刻的条件。
陶成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既然他们要民主,民主就是不管差距是多少,49和51都是那51的部分赢,从而将牺牲另外49人民的利益。那么现在他们为什么又变成了要90才能进行帝制了,真是岂有此理,荒唐之极。就是现在进行进行全民公投,我敢保证帝制的民意支持率绝对超过了90。”
华东政府的高层官员公开发表个人言论,那些民意代表也不乐意了,凭什么要90才能恢复帝制?
这次真的是乱了,在消息传开的第二天,在杭州街头马上出现了数起暴力冲突事件,一些民主共和派人员在街上喊民主自由时,被愤怒的民众进行围殴。
而且在其他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事件。
这种混乱正在快速的蔓延,第三天,杭州出现了一起支持民主共和派的商人商铺被砸事件。
在这样的混乱之下,对华东政府出面主持大局的声音更加强烈。
华东政府终于在十月十八日宣布召开民意商讨会议,商议未来中国国体,并调节两派矛盾。
同时华东政府宣布进入了二级维稳状态,各地警察和防暴警察走上街头,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暴力事件,并提醒民主共和人士外出注意安全。
这些暴力事件,已经把那些民主共和派搞得人心惶惶。
如果华东政府放任这些暴力事件的发展,那么他们将在中国失去立足之地,岂能不心生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