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1-16
“大头领妙笔生花,这幅地图也是世间少有的了。”一个人拍马屁道,武松心中诧异,扭头看去却是吴用。
一直没有听到有些拍马屁,武松还真有些不适应,要不是知道吴用还有些真才实学,武松怀疑他是不是来投机取巧的。
其他武将都没有拍马屁的习惯,都不说话,朱武更是跟随武松很长时间,知道武松是什么性子,也不会说这样的话。
武松笑笑,没有理他,说道:“这是关中的地图,有些地方不是很准确,但华山到渭州这一块,我亲自去考察过,也尽量的画的准确。你们看看我们怎么破敌才好?”
说道军事上的事情,武将都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我们山寨深处后山,山路崎岖,易守难攻,只要紧守山寨即可。”朱武了解山寨的情况,不想多做伤亡,就想依山而守,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山前地势开阔,正好让我的骑兵把他们歼灭山下,打击敌人的士气。”林冲急于报仇,恨不得现在就杀下山去。
“我看还是依山而守的好,这样一是可以减少伤亡,二也可以等到敌人疲惫再出击,一击破之,获得全胜,这才是正理。”
“我们龟缩不出,这不是长他们人威风,灭自己志气么?”
“我们可以在山下等待敌人远途来攻,趁机根基不稳,可以大破之。”
“依山而守,若是他们攻山,乱石打将出去,不费一兵一卒,破敌与山寨之外。在山外作战,增加伤亡,人心不稳不是取胜之道。”
“……………………”
各大头领分成两个阵营,炒的不可开交,你说你的守山好,我说我的出山杀敌好,各持一词,争论不休。
场中只有两个人从一开始都没有说话,一个是岳飞,一个是方腊。
岳飞是脸上带着冷笑,嘿嘿不停,方腊是面色平静,似乎胸有成竹。
朱武却是不断的提出各种问题:“出山攻击,我们后勤运输不方便,此一点,首先就败了?”“不出山的话,若是他们围住山口,设下圈套,等得我们自投罗网,那个时候岂不是死路一条?”
他从后勤出发,分析两种情况的各种难处。
一方以林冲为代表,主张主动出击,御敌与华山之外,一方是王寅为代表,说的是兵力不足,固险而守。
而朱武却是夹杂中间,两方这个时候,临场鲜明,都不理这个两面讨好的人。
朱武有些哭笑不得,自己招谁惹谁了,不过是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而已,怎么都对自己这样?
其实,这就是华夏文化的劣根性:不是朋友就是敌人,不是我这一方的,就是他那一方的,没有中间这一说。
这种现象被朱熹发展成了中庸之道,他当时一定很明白做一个中间人是多么困难了,更提出了中庸修行养性的说法,因为知道难,所以珍贵,因为知道不容易,坚持不了,所以才提出坚持天理,灭绝这里面的人欲。
武松也有些头疼,这是什么事啊?自己不过是随口一问,你争吵个什么劲啊?
其实,想做一个远见的领导,有能力的领导,不但善于听取好的意见,而且自己的见识比他们高人一等,自己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事,而手下的这一群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物。
反正你是领导,你让我提意见,我就提意见,采纳不采纳就是你的事情了,若是没有采纳打胜了,也不丢人,反正你是领导,你的水平肯定是比我高的,打败了,就会跳出来,要是按照我当时的意见云云……
最痛苦的地方在于,你若是一旦采取了某一个人的意见,最后失败了,想要惩罚他的时候,他就会跑的无影无踪,反正这个世界又不是你一个老板,我再换一个就是。
而这个领导若是这样做,就会失去下面士心,在这一方面,当领导的,总是要吃亏一些的!
你是为自己干,将来的江山也是你的,我们都是打工的,领工资的,这个地方不能领,再换个地方!
武松纠结的就是自己改听取谁的意见,虽然他心中已经有了主见,上面的话都是他从有本书看来的,现在他虽然还没有经历,但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了!
“说不定,有人心中已经打算投降了。”武松心中想道。
若是有那个主角部下都死心搭地的拥戴他,忠心致死不变,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有福的时候,也不主动享福,这主角是中的,不是武松。
他的部下有钩心,有斗角,还有无穷无尽的阴谋!
武松虽然有了那本书中当领导的一些体会,就是要承担所有的责任,但还是很开明的,听取了两方的意见后,让大家安静下来,说道:“方大哥,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么?”
方腊一直坐在那里养神,似乎对周遭的一切都没有关系,此时武松问道他,他一惊,睁开眼睛,见所有的眼睛都看着自己,这才反应过来,感情是武松在问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