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g34
随着《花好月圆》的推出,让秦国的咸阳一下子重新回到了议论婚礼的情况上来。老一辈的人认为这是传统。丞相的做法有些过了。媒婆还能废止。这不是要翻天了吗?就连秦王大婚也没有废止这一条啊。而且这个宗庙有关。秦国那种农业文明建立起来的家庭观念依然存在,这个根基在新建立的州影响不大。但在关中,秦国的腹地,这种观念非常的盛行。
娶妻举办婚礼,那是一家的大事。这样的大事怎么能够简单操办那?婚礼的隆重与否和一个家族的荣耀是息息相关的。如果过于节俭或者是太普通,这实在是说不过去。
而年轻的一代只能听从那些老一辈的。对他们来说。这笔开销很大。而且秦国人口增长也开始加快。这得益于秦国的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出生死亡率大幅度降低。新生一代的开销几乎和一场婚礼的开销大致相同。
秦国的报纸记者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开始大规模针对性的进行报道。为此一些报纸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民意调查。这种随机抽取调查结果的方式很快就成为一种风向标。
秦国民意对婚礼的排场现象反对的只有百分之三点一。中立的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而其余的人均表示支持。而一项经济调查也揭开了秦国一场婚礼的花费。
一户四口之家。通常是父母,或者是兄弟,或者姐弟。通常秦国一户是至少有一个男丁的。如果这个男丁结婚。那么一场婚礼的耗费,是这户家庭收入的五分之一。
越来越多的秦国人把婚礼举办在酒楼,秦国人能够出的起这笔钱。而且婚礼办的越来越热闹。比如夜晚他们会在宵禁之前释放烟花爆竹,烟花爆竹的费用很大。但却依然挡不住人们对烟花爆竹的需求。
这不仅仅是酒宴,烟火爆竹,还有大量的结婚用品,家具,装潢,各种生活用品。这些开支也非常的不小。特别是家具,各种优质木材通常是人们的首选。这也极大的刺激南方开发。他们首先瞄准的就是南方的楠木。
如果说这些就完了话,那么尚文大可不必去碰这些个霉头。但问题恰恰出现在秦国的后续问题上。礼金问题。礼金的轻重是对新人的祝贺表示。这也是一户人家新成立的基础。秦国有规定,只要成家便自立一户。这样便于扩大人口。如此一来。礼金的收入成为新人成立一户的关键。于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子就产生了。婚礼办的越好,人们的礼金越重,反之礼金越少。于是为了礼金的厚重,一户接着一户的把礼金加高。而这笔花销竟然能够占秦国一个普通家庭收入的五分之一。这样一户普通家庭的收入五分之二就去掉了。那么这户家庭只能过平常日子。没有余下的资本进行投资。而这导致了秦国酒店餐饮以及相关行业的极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