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穿越小说 > 三国技能系统 > 东汉(三国)各级官员及职权、属官详细资料

东汉(三国)各级官员及职权、属官详细资料(2 / 2)

县属员:各县掾属自行任命,曹掾史定员大致与郡吏相同。

五官掾:称为廷掾,监督各乡五部,春夏奖励农耕,秋冬考察刑罚。

塞尉:边境之县,设置塞尉。负责警戒羌夷等侵犯边界。

盐、铁、工、都水等官:各郡根据情况,设置“令”、“长”、“丞”。各县派遣官吏轮流任职,不属本县定员。

盐官:产盐的地方,设置“盐官”负责征收盐税。

铁官:产铁的地方,设置“铁官”,负责铸造。

工官:工匠都的地方,设置“工官”,负责工匠的税收,制造器物。

都水官:有湖泊、及渔业发达的地方,设置“都水官”,征收“渔税”。

乡:

有秩、啬夫:大乡为“有秩”,小乡为“啬夫”,百石。由郡吏选用,管理全乡百姓。负责了解乡民情况。安排服役的先后。调查民户的贫富,确定其缴纳赋税的多少,并评定其等级差别。

乡有户口五千以上,设置“有秩”。

三老:负责教化民风。凡有孝子贤孙、贞女烈妇、舍财救难、以及作为百姓楷模的学士,都要在其门上挂匾额进行表彰,以勉励其善行。

游徼:负责巡行乡里,查禁*邪、非法。

乡佐:负责征收赋税。

亭:

亭长:受都尉指挥,负责缉捕盗贼。

里、什、伍:

里魁:百姓有什伍编制,里魁负责管理百家,若有*邪之事,负责上报。

什长:管理十家。

伍长:管理五家。

王国:皇子封爵,以其封地为王国。

傅:一人,二千石。负责劝道诸王,礼遇如同老师,不能以臣礼对待。

相:一人,二千石。地位如太守,

长史:官秩、地位如郡丞。

王国中尉:一人,比二千石。职责如同郡都尉。负责缉捕盗贼。

王国郎中令:一人,千石。掌管王大夫、郎官的轮值宿卫,如光禄勋。

仆:一人,千石。主管车驾。

治书:六百石。原称尚书,后改“治书”。

大夫:六百石,无定员。负责奉王命入朝,献礼庆贺,并出使他国。

谒者:本十六人,后裁减,四百石。掌管“冠长冠”。

礼乐长:四百石。主管乐人。

卫士长:四百石。主管卫士。

医工长:四百石。主管医药。

永巷长:四百石。由宦官担任,主管宫中侍婢使女。

祭祀长:四百石。负责祭祀。

郎中:二百石,无定员。

卫、宋公国:

卫公:建武二年,封周朝后裔姬常为“周承休公”。十三年,改封“卫公”,为汉朝国宾,位在三公之上。

宋公:建武五年,封商朝后裔孔安为“殷昭嘉公”。十三年,改封“宋公”,为汉朝国宾,位在三公之上。

列侯侯国:列侯为第二十等爵位,本为“彻侯”,避武帝讳,改称“列侯”。列侯的食邑的县改称“侯国”。有封地的、特进、朝侯等,每年要向朝廷进献“玉臂”一块,庆贺正月。

特进:列侯留居京城的,有功赐特进者,地位在车骑将军之下。

朝侯:有功赐朝侯者,地位在五校尉之下。

侍祠侯:有功赐侍祠侯者,地位在大夫之下。

其他因亲戚关系而留居京城者,地位在博士、议郎之下。

列侯国相:地位、官秩、职权如同县官,对列侯不称臣。仅根据法律,向列侯缴纳租税。

列侯家丞、庶子:食邑在千户以上的,各设置一人;食邑在千户以下的,不设置家丞。为列侯家臣,侍奉列侯,管理家事。

关内侯:第十九等爵位,无封地,寄食所在的县,所食的租税多少,各有户数限制。

四夷国:其国王、率众王、归义侯、邑君、邑长,其下设丞,如同郡县。

百官俸禄:

大将军、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

中二千石奉,月百八十斛。

二千石奉,月百二十斛。

比二千石奉,月百斛。

千石奉,月八十斛。

六百石奉,月七十斛。

比六百石奉,月五十斛。

四百石奉,月四十五斛。

比四百石奉,月四十斛。

三百石奉,月四十斛。

比三百石奉,月三十七斛。

二百石奉,月三十斛。

比二百石奉,月二十七斛。

一百石奉,月十六斛。

斗食奉,月十一斛。

佐史奉,月八斛。

所有俸禄皆半钱半谷。

凡官秩“中二千石”的官员,其丞为“比千石”;官秩“二千石”的官员,其丞为、长史为“六百石”;官秩为“比二千石”的官员,其丞为“比六百”。

县令、国相,官秩“比千石”者,其丞、尉官秩为“四百”;官秩为“六百石”者,其丞为“三百石”。县长、侯国相为“四百石”或“三百石”者,其丞、尉为“二百石”;

诸侯、公主家丞,官秩“比百石”。

各边境要塞的尉官、各陵墓的校尉长,官秩为“二百石”。

太子宫:新帝即位,未立太子时,不设太子属官,只保留舍人,隶属少府。

太子太傅:一人,中二千石。负责辅导太子,不设属官。

太子少傅:一人,二千石。负责协助教导太子,并管理太子官署。

太子率更令:一人,千石。负责安排太子庶子、太子舍人轮流宿卫,职权如同光禄勋。

太子中庶子:五人,六百石,职责如侍中。

太子中允:地位在中庶子之下,洗马之上。汉制,太子五日一朝见,其非朝日,即使仆及中允朝见,朝请问起居。

太子庶子:四百石,无定员。职责如郎官。

太子舍人:二百石,无定员。职责如郎官,选良家子孙担任。

太子家令:一人,千石。主管粮仓、饮食。职权如大司农、少府。

典仓署

太子仓令:一人,六百石。主管粮食、粮仓。

食官署:

太子食官令:一人,六百石。主管饮食。

太子仆:一人,千石。主管车马,职权如同太仆。

太子厩长:一人,四百石。主管车马。

太子门大夫:六百石。职责如郎将。

太子洗马:又称“先马”,十六人,六百石。职责如谒者。太子出行,轮值者,在马车前引导仪仗。

太子中盾:一人,四百石。负责在四周宿卫巡查。

太子卫率:一人,四百石。统领门卫士。

中尉寺:

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负责预防宫廷周围的意外事变和火灾,每月绕行宫廷周围三周,兵负责管理武库。

出入时,有五百二十人舆服导从,光生满路,群僚之中斯最壮矣。

中尉丞:一人,比千石。

缇骑:二百人,无官秩,与吏员食俸相同。

武库令:一人,六百石。负责管理兵器。

武库丞:一人。

太子宫:新帝即位,未立太子时,不设太子属官,只保留舍人,隶属少府。

太子太傅:一人,中二千石。负责辅导太子,不设属官。

太子少傅:一人,二千石。负责协助教导太子,并管理太子官署。

太子率更令:一人,千石。负责安排太子庶子、太子舍人轮流宿卫,职权如同光禄勋。

太子中庶子:五人,六百石,职责如侍中。

太子中允:地位在中庶子之下,洗马之上。汉制,太子五日一朝见,其非朝日,即使仆及中允朝见,朝请问起居。

太子庶子:四百石,无定员。职责如郎官。

太子舍人:二百石,无定员。职责如郎官,选良家子孙担任。

太子家令:一人,千石。主管粮仓、饮食。职权如大司农、少府。

典仓署

太子仓令:一人,六百石。主管粮食、粮仓。

食官署:

太子食官令:一人,六百石。主管饮食。

太子仆:一人,千石。主管车马,职权如同太仆。

太子厩长:一人,四百石。主管车马。

太子门大夫:六百石。职责如郎将。

太子洗马:又称“先马”,十六人,六百石。职责如谒者。太子出行,轮值者,在马车前引导仪仗。

太子中盾:一人,四百石。负责在四周宿卫巡查。

太子卫率:一人,四百石。统领门卫士。

少府寺:

少府:一人,九卿之一,中二千石。负责管理宫中使用的各种物品,如服饰、珍宝、美味佳肴之类。

少府寺丞:一人,比千石。

太医署:

太医令:一人,六百石。负责管理御医。

太医药丞:一人,负责管理药材。

太医方丞:一人,负责管理药方。

医工长:太官令:一人,六百石。负责掌管御用饮食。

太官左丞:一人,负责管理饮食。

甘丞:一人,负责管理用膳器具。

汤官丞:一人,负责管理酒类。

果丞:一人,负责管理果品。

守宫署:

守宫令:一人,六百石。负责管理御用的笔墨纸砚,以及尚书所用的封泥与各种物品。

守宫丞:一人。

上林苑令:一人,六百石。主管上林苑园中的各种禽兽,园中居民也有其管理。如捕获禽兽,则送交太官令。

上林苑丞、尉:各一人。

中常侍:四人,延平年间增至十人,千石,由宦官充任。后增至比二千石。负责随侍皇帝左右,出入内宫,辅佐指导内宫中的各种的各种事务,并以备咨询顾问。

侍中:比二千石,无定员。随侍皇帝左右、以备咨询顾问;皇帝乘法驾出行,则择一名学识广博者掌玉玺,持斩蛇剑陪乘,其他侍中则骑马在后随行。并与黄门侍郎共同管理殿内、门下之事。

侍中本能出入禁中,但武帝时侍中马何罗怀刃行刺,于是侍中被逐出禁中,有事时召入禁中,事毕则出。王莽时,又允许侍中出入禁中。章帝元和年间,郭举与后宫通,拔刀惊驾,后郭举服诛,侍中又被遣出禁外。

旧制:侍中位在尚书令、仆射之下,尚书之上。司隶校尉见之,需持笏板揖礼。

侍中祭酒:一名,裁撤不定。本为“仆射”,光武帝时改为“祭酒”。

给事黄门侍郎:六百石,无定员。本有“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二官,东汉时,合二为一,故称“给事黄门侍郎”。献帝时,改“侍中侍郎”,不得出入宫禁、不负责接引宾客。

职权:

1,负责随侍左右,供职宫中,联络宫廷内外。

2,诸王在宫殿中朝见皇帝时,负责引导诸王就坐。

3,日暮时,入青琐门请示、参拜,故谓之“夕郎”。

4,并与侍同执掌殿内、门下之事。

5,郊祭时,一人持盖;临轩朝会,则一人持麾。

小黄门:十人,延平年间增至二十人,六百石,由宦官充任。负责随侍皇帝左右,接受尚书奏事,皇帝在内宫时,联络宫廷内外,以及管理皇后所居宫中以下的各种事务;各公主及王太妃有疾苦时,则派小黄门问候。

黄门令:一名,六百石。由宦官充任,主管省中的宦官。

黄门丞:一名,由宦官担任。

黄门从丞:一名,由宦官担任,负责管理出入随行。

黄门署长、画室署长、玉堂署长、丙署长:丙署长七人,其他各一人,由宦官担任,四百石,佩黄色绶带。分别负责管理中宫宫室。

中黄门冗从仆射:一人,六百石。由宦官担任,主管黄门冗从。皇帝在宫中时,则轮值宿卫,守护门户;皇帝出宫时,骑马随行,护卫车驾两侧。

中黄门:百石,无定员。由宦官充任,负责在宫中供职。

鼓吹署:

承华令:典黄门鼓吹。

乐府署:

乐府令:秦汉有少府属下有乐府令。

乐府丞:

掖庭署:

掖庭令:一人,由宦官担任,六百石。负责管理后宫贵人、采女的事务。

掖庭左、右丞:各一人,由宦官充任。

暴室丞:一人,由宦官担任。主管“暴室”。(宫中妇女患病者在此医治;皇后、贵人犯罪,也关押在此。)

永巷令:一人,由宦官充任,六百石。负责官婢侍奉驱使。

永巷丞:一人,由宦官担任。

御府令:一人,由宦官担任,六百石。负责官婢制作的后宫衣衫服侍的缝补浣洗等事情。

御府丞、织室丞:各一人,由宦官担任。

祭祀令:一人,由宦官担任,六百石。负责内宫中的各种小祭祀。

祭祀丞:一人,由宦官担任。

钩盾令:一人,由宦官担任,六百石。负责管理附近各池塘、园林等游览之地。

钩盾丞:一人,三百石,由宦官担任。

永安丞:一人,三百石,由宦官担任。负责管理北宫东北处的“永安宫”周围的园林。

苑中丞:一人,二百石,主管苑囿中的离宫。

果丞:一人,二百石,主管果园。

鸿池丞:一人,二百石,主管“鸿池”。(鸿池位于洛阳以东二十里)

南园丞:一人,二百石,主管“南园”。(南园在雒水以南)

濯龙监:一人,四百石,主管“濯龙苑”(濯龙苑,在北宫附近)

直里监:一人,四百石,主管“直里苑”(直里苑,在洛阳西南角)

鸿德令:一人,六百石,主管“鸿德苑”(桓帝延熙三年设置“鸿德苑)

中藏府令:一人,六百石。负责掌管宫中财帛金银等物。

中藏府丞:一人。

内者令:一人,六百石。负责管理宫中宫中陈设及各类洗沐用具。

内者左、右丞:各一人。

尚方令:一人,六百石。负责管理御用刀剑等玩好之物。

尚方丞:一人。

尚书台:也称“中台”,三台之一。本为掌管图书、记录、参奏之事的秘书机关。东汉时,因为其地位接近皇帝,又因其出纳王命、为天子喉舌,所以权利日益扩大,财政、选举等大权皆由其管理,总领纲纪、无所不统。逐渐取代“三公”,成为东汉的真正的“宰相机构”。

录尚书事:此非官职,而是种差遣、权利。“录”为“总领、负责”的意思,“录尚书事”即为“负责主管尚书台全部事务”的意思。

本为“领尚书事”。西汉大将军霍光柄政,与金日磾、上官桀共领尚书事,是为此官之始。东汉永平十八年,章帝初即位,以太傅赵熹、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用“录”代“领”始此。后东汉每帝即位,常置太傅、录尚书事。

尚书令:一人,千石,若以公卿位置,则秩二千石。本秦官,汉袭秦置,汉武帝时改称“中书谒者令”由宦官充任。汉成帝时,改回尚书,重用士人担任。掌管选用官吏,以及陈奏并下达尚书各曹文书等事情。天子封禅时,尚书令奉玉牒检兼藏封之礼。

朝会时,与司隶校尉、御史中丞皆有专席,号称“三独座”。

东汉时,以“尚书令”、“尚书仆射”、“六尚书”共称“八座”。

守尚书令:既“见习尚书令”。“守”为见习、试用的意思。按汉制,初任职一年内为“试守”,满一年,转为“真”。

尚书仆射:一人,后改二人,六百石。代理尚书台事务,尚书令不在时,则陈奏并下达命令。献帝建安四年,以执金吾荣邵为左仆射,卫臻为右仆射。仆射分置左右,盖自此始。

尚书左丞:一人,四百石。主管官吏、百姓的奏章以及驺伯史。并与右丞共同掌管记录文书期限的事情。

尚书右丞:一人,四百石。与仆射共同掌管授廪假钱,代理印绶并管理纸笔等用品的库存。

汉仪,御属中丞与侍御史在复道中与尚书丞、郎相遇,要避车持笏板揖礼。丞、郎在车中举手还礼,车去,才能离开。

尚书:六人,六百石。

有三种说法:说法变化,应该跟尚书台的职权范围扩大,机构变化有关。

1,《后汉书?;百官志》:

常侍曹尚书:负责管理公卿事务。

二千石曹尚书:负责管理各郡国守、相相关事务。光武帝时,将其分成二曹。

民曹尚书:主管有关官吏、百姓上书的事务。

客曹尚书:主管外国夷狄相关事务。光武帝时,将其分成南、北主客二曹。

2,《晋志》:

三公曹尚书:二人。负责年底时,天下州郡上计的事务。

吏曹尚书:又称“常侍曹”、“选部”。负责选举官吏以及祭祀。

二千石曹尚书:又称“贼曹”。负责管理京都中的司法、水火灾害、盗贼等事务。

中都官曹尚书:负责管理京都官员。本属“二千石曹”管辖,东汉时为一曹。

民曹尚书:负责建造、修缮、盐池、园囿等事务。

客曹:负责管理外国夷狄相关的事务。皇帝出巡时,负责护驾。东汉光武帝时,分二千石曹和客曹为“南主客、北主客二曹”。

3,《通典》为“五曹六尚书”:同《晋志》,无“中都官曹”。

尚书郎:四百石,负责起草文书。人数不明,《晋志》称三十四人,《汉官仪》称三十五人,《后汉志》称每曹六人,共三十六人。选孝廉中,年不满五十,笔试合格者担任。

守尚书郎中:初入尚书台者,称“守尚书郎中”。尚书令史任满一年,也可补为尚书郎。

尚书郎:任职满一年者,改成尚书郎。

尚书侍郎:任职满三年者,改称“尚书侍郎”汉仪,尚书郎见左、右丞,对揖无敬,称曰“左、右君”。丞、郎见诸曹尚书时,执版揖,称曰“明时”。郎见尚书令、仆射时,执版拜,朝贺对揖。尚书侍郎任满五年,可补为大县县令。

尚书令史:每曹三人,公十八人,二百石。负责抄写文书。后增加“剧曹”三人,公计二十一人。从兰台令史中选取有能力者担任。兰台令史任满一年,可补为尚书令史。此官地位低下,举孝廉者,羞于任此职。令史任期满着,可补为县丞、尉。

兰台:与“东观”同为东汉的国家图书馆,兰台属御史中丞管辖。

兰台令:一人,六百石。管理奏疏及印工文书。

兰台令史:十八人,百石。负责文书工作,并校对书籍。

符节台:

符节令:一人,六百石。主管符节台,管理与符节相关的事务;派遣使者时,有符节令授予符节。

尚符玺郎中:四人。原设两人在宫中,主管皇帝玉玺以及虎符、竹符的一半。

符节令史:二百石。负责刻写符节。

御史台:也称“兰台寺”,又称“宪台”,“三台”之一。

御史中丞:一人,千石。也称“御史中执法”,负责检举非法。头戴两梁冠,铜印青绶。

治书侍御史:也称“持书侍御史”,二人,六百石(一说“千石”)。选择通晓法律者担任,凡各地上报有疑难案件的,负责根据法律审判。自桓帝之后,无所事事,苟充其位罢了。

侍御史:共四十五人,六百石。其中十五人,穿绛色官服,给事殿中,为侍御史,宿庐在石渠门外,二人尚玺,四人持书给事,二人侍前,中丞一人领。

负责监察、检举违法之事;接受公卿百官奏事,如有过失,则列举罪证加以检举弹劾;在举行郊庙祭祀、盛大朝会、封王拜爵典礼时,置侍御史二人,负责监察仪式,如有过失,则加以检举弹劾。

三十人留守留守尚书台,处理百官事务。

以公府掾属高第者补之,或以牧、守、议郎、郎中为之。初入尚书台者,为“守侍御史”。满一年,改任侍御史。出御史台,则为刺史、二千石官员。平迁时,补为县令。

汉仪:

督军粮侍御史、护漕都尉:负责督运军粮,建武七年剩

御史台五曹:

令曹:掌管律令。

印曹:掌管刻樱

供曹:负责祭祀。

尉马曹:负责马厩。

乘曹:负责车驾。

水衡都尉:不常设,每逢立秋祭兽出猎之日时临时设置。负责管理上林苑中设置的离宫等皇帝休息之处。

月奉三百五十斛

上公:太傅、大司马(东汉末年于三公之外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将军:大将军(大将军有时位在三公上,有时位在三公下)、骠骑将军即:月奉百八十斛

太尉领:太常卿、光禄勋、卫尉

司徒领:廷尉、太仆、大鸿胪

司空领:少府、宗正、大司农、

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太子太傅、执金吾、河南尹、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即:月奉百五十斛

后汉书未记载有“秩真二千石”及其官职,或言真二千石即为二千石。存疑即:月奉百二十斛

地方长吏:郡守、州牧

诸王国属官:国相、国傅、(王国)御史大夫及诸卿

大长秋、太子少傅、将作大匠、度辽将军等诸杂号将军(骁骑、楼船、伏波、龙骧等)秩比二千石(月奉百斛)

少府属官:侍中、中常侍

光禄勋属官: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

骑都尉、光禄大夫

北军中侯监领: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

将军部曲:大将军营五部校尉

诸王国属官:中尉

司隶校尉、属国都尉、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城门校尉、都护将军即:月奉九十斛

将军府属官:将军长史、将军司马

太傅府属官:太傅长史

三公属官:三公长史

少府属官:御史中丞、尚书令

廷尉属官:廷尉正、廷尉左监

光禄勋属官:太中大夫

大长秋属官:中宫仆

太子少傅属官:太子率更令、太子家令、太子仆

城门校尉属官:城门司马、平城门屯司马

北军属官:屯骑司马、步兵司马、越骑司马、长水司马、胡骑司马、射声司马

诸王国属官:郎中令、仆

诸侯国属官:诸侯国相

地方长吏:县令、汤沐邑令、道令即:月奉八十斛

太常属官:太常御

太仆属官:太仆丞

廷尉属官:廷尉丞

卫尉属官:卫尉丞、宫门司马、掖门司马

宗正属官:宗正丞

少府属官:少府丞

大司农属官:大司农丞

大鸿胪属官:大鸿胪丞、

光禄勋属官:光禄丞、谒者仆射、

执金吾属官:执金吾丞

将军部曲:军司马、别部司马即:月奉七十斛

将军府属官:从事中郎

太常属官:太史令、太祝令、博士祭酒、太宰令、掌故、大予乐令、高庙令、世祖庙令

光禄勋属官:光禄左仆射、光禄右仆射、左陛长、右陛长、羽林左监、羽林右监、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

卫尉属官:公车司马令、南宫卫士令、北宫卫士令、左都候、右都候

太仆属官:考工令、车府令、未央厩令

廷尉属官:廷尉左平

大鸿胪属官:大行令

宗正属官:公主家令、主簿、仆、私府长

大司农属官:大司农部丞、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

少府属官:

·守宫令、上林苑令、太医令、太官令、黄门侍郎、小黄门、黄门令、掖庭令、永巷令、御府令、

祠祀令、钩盾令、尚方令、中藏府令、内者令、符节令、兰台令史;

·尚书令属吏:尚书仆射、六曹尚书(吏曹尚书、二千石曹尚书、三公曹尚书、民曹尚书、

南主客曹尚书、北主客曹尚书);

·御史中丞属吏:治书侍御史、侍御史

执金吾属官:武库令、左中候、右中候、

大长秋属官:大长秋丞、中宫谒者令、中宫尚书、中宫私府令、中宫永巷令、中宫署令

太子少傅属官:太子中庶子、太子门大夫、太子仓令、太子食官令

将作大匠属官:将作丞、左校令、右校令

城门校尉属官:城门门候

司隶校尉属官:都官从事、功曹从事、别驾从事、簿曹从事、兵曹从事、主簿、门亭长、

门功曹书佐、律令师、孝经师、月令师、律令师、簿曹书佐

掌监北军:北军中侯

度辽将军属官:度辽将军长史度辽将军司马

地方长吏:州刺史、郡丞、边郡长史、右扶风京兆每次县令

护乌桓校尉属官:拥节长史、司马

护羌校尉属官:拥节长史、司马即:月奉五十斛

太常属官(博士祭酒属吏):博士

光禄勋属官:

·五官中郎将属吏:五官中郎;

·左、右中郎将属吏:左中郎、右中郎;

·虎贲中郎将属吏:虎贲左仆射、虎贲右仆射、虎贲左陛长、虎贲右陛长、虎贲中郎;

·谒者仆射属吏:常侍谒者;

将军部曲:曲军候

太子少傅属官:太子洗马

诸王国属官(中尉属吏):治书、大夫即:月奉四十五斛

太常属官:太常掾

少府属官:

·黄门署长、画室署长、玉堂署长、直里监

·尚书令属吏: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尚书侍郎

光禄勋属官:给事谒者

大长秋属官:中宫谒者、中宫药长

太子少傅属官:太子庶子、太子厩长、太子卫率、太子中盾

地方长吏:县长、汤沐邑长、道长

县令属官:县丞、县尉即:月奉四十斛

三公、将军府掾:东曹掾、西曹掾、主簿

光禄勋属官:五官侍郎、左侍郎、右侍郎、虎贲侍郎

诸王国属官:谒者、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巷长、祠祀长即:月奉四十斛

太常属官:太史令丞、太祝令丞、太宰令丞、大予乐令丞

光禄勋属官:羽林左监丞、羽林右监丞

太仆属官:考工丞、车府丞、长乐厩丞

大鸿胪属官:大行令丞、大行治礼郎、廪牺令丞、楫棹丞

宗正属官:公主家丞

大司农属官:太仓令丞、平准令丞、导官令丞

少府属官:

·守宫令属吏:守宫令丞

·永巷令属吏:永巷丞

·祠祀令属吏:祠祀丞

·太医令属吏:太医药丞、太医方丞

·黄门令属吏:黄门丞、黄门从丞

·内者令属吏:内者左丞、内者右丞

·御府令属吏:御府丞、御府织室丞

·钩盾令属吏:钩盾丞、钩盾永安丞

·掖庭令属吏:掖庭左丞、掖庭右丞、掖庭暴室丞

·太官令属吏:太官左丞、太官甘丞、太官汤官丞、太官果丞

·中藏府令属吏:中藏府丞

·上林苑令属吏:上林苑丞、上林苑尉

执金吾属官:武库丞

大长秋属官:中宫私府丞、中宫永巷丞、中宫署丞、中宫复道丞

将作大匠属官:左校丞、右校丞、

州刺史属官:治中从事、别驾从事、簿曹从事、兵曹从事、主簿、门功曹书佐、簿曹书佐

诸王国属官(国相属吏):长史

地方长吏:(小)县长即:月奉三十七斛

三公、将军府掾:户曹掾、奏曹掾、辞曹掾、法曹掾、尉曹掾、贼曹掾、决曹掾、兵曹掾、金曹掾、

仓曹掾

郡守诸曹掾史:功曹史、户曹史、奏曹史、辞曹史、法曹史、尉曹史、贼曹史、决曹史、兵曹史、

金曹史、仓曹史、五官掾、五部督邮、曹掾、主记室史

少府属官:中黄门

光禄勋属官:五官郎中、左郎中、右郎中、虎贲郎中、羽林郎、灌谒者郎中

卫尉属官:公车司马丞、公车司马尉、南宫卫士丞、北宫卫士丞、左都候丞、右都候丞即:月奉三十斛

少府属官:

·符节令史、

·尚书令属吏:尚书令史

太常属官(太史令属吏):灵台丞、明堂丞、太史令史、太史掌故、待诏

少府属官(钩盾令属吏):钩盾苑中丞、钩盾果丞、钩盾鸿池丞、钩盾南园丞

太子少傅属官:太子舍人

诸王国属官(郎中令属吏):郎中

地方长吏:诸边鄣塞尉、诸陵校尉长

县长属吏:县丞、县尉即:月奉二十七斛

三公府属官:御属

将军部曲:屯长

光禄勋属官:节从虎贲即:月奉十六斛

三公、将军府属官:阁下令史记室令史、门令史及其余令史

县属吏:乡有秩、三老

斗食(月奉十一斛)

佐史(月奉八斛)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