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时候大黄鱼已经成长的成熟,并且它已经过了产卵期,保证了大黄鱼等一些鱼类的选择以及生态鱼苗的繁殖所以,每年的3~5月、0~月都是钓黄鱼的最好季节。
其实以前的大黄鱼还是蛮多的,特别是在我们的建国初年都还算是海洋中比较常见的鱼类之一,可是随后出现了几次致命的捞捕,让大黄鱼一些子成为了濒临灭绝的海洋物种。
因为大黄鱼的鱼鳔能发声,它会在生殖期间发出类似于“咯咯”的声音;所以当大黄鱼在鱼群密集时聚集在一起的声音则会如水沸声或松涛声一样。
而这样的情况就被以前的渔民经常利用,利用共振的原理去捕捞大黄鱼,才导致了现在大黄鱼变得如此稀少。
这种作业方式是明朝嘉靖年间,广东潮汕发明的,专门捕捞大黄鱼,又称敲黄鱼,敲梆作业,敲竹杠。
这种作业方式是利用声学原理,由两条母船和几十条小船,围成一圈,不断敲击绑在船上的竹板,缩小包围圈到一定距离,再加大敲击力度,敲击引起大小黄鱼等石首鱼类的耳石共振,震晕后再进行捕捞。
敲罟作业成本很低,而效率又非常高,但凡像大黄鱼这样的石首鱼科鱼类,一旦发动作业,基本大鱼小鱼一律昏死,可谓是灭绝捕捞,比下个什么绝户网那是狠毒的多了。
自从954年,敲罟作业由广东汕头传入福建之后,进行了全省的推广,当地渔民也获得了高产,随后各地的渔民都纷纷效仿,逐渐全国传播开来。
单单在957年,仅浙江的温州地区,大黄鱼的年产量就达到近十万吨,相比之前的年产量,直接增长了二十倍,可见有多恐怖。
而随着大肆捕捞大黄鱼,大黄鱼的产量也急剧增长,带来的却是大黄鱼价格的急剧暴跌,最巅峰的时候,大黄鱼的价格每斤只有几分钱,而个头小的,根本没人要,都是直接被扔在路边沤肥
直到95年,历时两年的敲罟作业,才被地方政府作为一种有害渔法,在浙江地区叫停。
但是在959-96年,这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由于粮食极度的短缺,为了不被饿死,许多地方又开始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大黄鱼的身上,向大海求生存,重新恢复了敲罟作业,也缓解了一些粮食危机。
在963年3月,g院再次下达了《关于禁止敲罟的命令》,敲罟作业也正式的被第二次叫停。
可是随后的h大革命期间,许多地区又再次恢复了敲罟作业的捕鱼方式,让大黄鱼再次受到了重击。
然而真正给予大黄鱼种群致命一击的,是在974年,浙江省组织了两千队渔船前往大黄鱼中心渔场捕捞生产,大黄鱼的产量达到了6万吨的最高纪录,此次直接让大黄鱼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了。
自此东海大黄鱼资源急剧衰退,可怜的大黄鱼几乎销声匿迹,短短二三十年时间,一个种群便这样轻易被毁灭,不得不令人感到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