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拐点(1 / 2)

江荇和骄虫在他们农场里找那只一闪而过的蓝色蝴蝶。

他们一连在农场里找了好几天,问过骄虫的脑袋,又问过静静趴在树干上的杏林力士,问来问去,家里的小家伙们都没有发现过那只蝴蝶的踪迹。

那只蝴蝶仿佛从来没有来过他们这个农场。

骄虫和江荇坐在梯田的田埂上。

从高高的梯田往下看去,他们家的农场面积非常大,坐在高处的时候视野很辽阔,整个农场几乎能够一览无余。

风拂过,带来刺萢清香的气味,也带走他们一身热意。

骄虫不相信在这个小小的地方,居然有他找不到的蝴蝶。

江荇问:“看错的概率大概有多大?”

骄虫转头。

江荇嘀咕:“拍摄的时候是用仪器拍的,仪器总归没有眼睛来得可靠,略微一个变形或者光线变化,可能就会拍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我觉得那只蝴蝶可能就是这样。”

骄虫摇头:“不,我很确定那就是一只蝴蝶,大家不会一起看错。”

江荇拍拍他的肩膀:“那只能你自己找了,我们还要忙春耕,得干点别的。”

春季的工作量很大,江荇能够抽空和骄虫一起找,是因为有杭行一和九阴分担了他的工作量。

哪怕家里有人分担,他也不可能把所有工作推到家庭成员身上。

该出力的还是得出力。

骄虫没什么意见:“你忙吧,这几天我自己慢慢找,只是我会比较经常来你们农场。”

江荇说:“没事,你尽管来,想在这里待多久就待多久,有事你可以叫九阴帮你,也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我们。”

如果真的能在农场里找到那只蝴蝶,对江荇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这天,江荇好不容易忙完田里的事,去杂物间看他豆腐发酵的情况。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酵,这批豆腐好像终于发酵好了。

豆腐上面长着一层厚厚的黄色绒毛,看起来是发酵的很好的菌丝?

他小心用干净的筷子夹起一块放在鼻子底下轻轻闻了闻。

豆腐发出一股香味,并没有因为上面覆盖着菌丝而产生什么不美妙的异味。

“好像已经发酵好了?”

江荇自言自语,他看看眼前的豆腐又闻了闻,因为没有制作豆腐乳的经验,他也不确定。

九阴在他身边和他一起看:“叽叽叽?”你请人过来看一看不就好了?

江荇也有这个打算。

吃完午饭后,他用篮子装了一篮自己家的草莓,提着去拜访村里的秦奶奶。

橘猫知道他要去拜访秦奶奶,用爪子扒拉着他的鞋子要跟他一起去。

一人一猫开车过去。

秦奶奶正在睡午觉,听到敲门出来看,一眼就看到了他手中的草莓。

秦奶奶笑着说:“你人来就行了,带什么草莓?”

江荇说:“这批草莓比较好吃,又软又甜,不会倒牙的,秦奶奶你尝尝。”

秦奶奶招呼他进去。

江荇摆手:“我就不进去了。我想请教一下豆腐乳的事情,秦奶奶,你有空吗?”

秦奶奶算了一下日子:“你家的豆腐发酵好了吧?”

江荇:“我也判断不出来,它现在是这样的。”

江荇打开手机给秦奶奶看他手机里的图片。

秦奶奶将手机拿远了,眯着眼睛看了好一会,肯定道:“这个就是已经发酵好了。”

秦奶奶:“你家这豆腐发酵得好啊,上面这菌丝那么厚,一看香味就很足。”

江荇不太好意思:“那接下来要怎么弄?”

秦奶奶:“这个简单,就普通弄法。”

秦奶奶做着手势说道:“你们把香料加盐炒香,再加辣椒粉,混在一起做蘸粉。发酵好的豆腐放到高度白酒里浸一下,再放进蘸粉里,把豆腐完全裹上就行。”

江荇听会了,不过不太明白材料的配比。

老人家做了一辈子豆腐乳,也从来没有哪次会称量。

见江荇怎么都不明白,秦奶奶说道:“要不然我跟你去你家,和你一起炒料?”

江荇笑:“那就最好不过了。”

江荇开了车过来,载着秦奶奶一起去他家。

家里的小家伙们都很熟悉秦奶奶的气息,小一几个探头一看见是熟人,就没再管。

江荇直接把秦奶奶带到厨房,打开自己家的柜子,让秦奶奶选材料。

八角、桂皮、香叶、沙姜……秦奶奶一口气拿了十来样。

注意到江荇的目光,秦奶奶说道:“放一些香料,吃起来才香。要是没有香料,直接用十三香香粉也可以,不过那个没有我们现炒的香。”

江荇点头。

秦奶奶人老了,动作却并不慢,她麻利地拿材料出来,又让江荇准备一袋盐。

盐放到锅里和香料一起慢慢炒,把盐炒黄炒香。

盐炒香后,把里面的香料捡出来,只要香料的味道就行。

趁着盐粉的温度高,把辣椒粉倒进去,和盐一起搅拌均匀。

秦奶奶:“各种材料多一点,少一点没关系,这个盐要放够,盐要是不够,很容易就会坏。”

江荇点头表示知道了。

他们一起把霉好的豆腐拿出来,放到无水无油的大铁盆中,再倒一碗高度白酒出来。

豆腐在高度白酒里面滚一圈,再放到盐粉中就能粘住盐粉了。

江荇事先准备了一个大陶坛。

坛子已经清洗过了。

他还倒了白酒进去,把坛子放倒滚了一圈,让坛子的每寸地方都能均匀地沾上白酒。

秦奶奶听了他的操作后朝他竖起大拇指:“你还说你不会,这不是做得挺好?”

江荇笑:“以前泡过泡菜,也是这样处理坛子。”

秦奶奶麻利地夹出豆腐,让上面的盐粉均匀地裹好。

江荇看了几遍,学她的动作,一起夹着豆腐均匀地裹上盐分。

裹好盐粉的豆腐放进坛子里码好,等全部码放完毕,再把剩余的蘸料倒进坛子里,最后倒一点白酒,豆腐乳就算做好了。

这坛豆腐乳再放一两个月,熟成了就可以直接夹出来吃。

大功告成,秦奶奶去旁边的水池洗手:“你家这坛子真好,哪买的?我也买两个去,正好泡泡菜可以用。”

江荇说:“就是陶坪村的坛子。秦奶奶要的话,下次我给你带两个。”

秦奶奶摆手:“不用麻烦你,我赶集的时候顺便买两个回来。”

江荇意外:“集市上有得卖吗?”

秦奶奶:“怎么没有?卖得可好了。”

江荇打听后才知道,自从陶坪村帮他家生产咖啡坛子之后,名声渐渐打出去了,不少人慕名而去。

去问的人多了,商贩们闻风而动,又重新开着车去陶坪村买陶器。

这么一来,陶坪村的陶生意又盘活了。

江荇没料到这个发展,秦奶奶回家后,他特地给陶坪村的赵维延打了个电话,问赵维延生意的事情。

赵维延高兴地告诉他,他们名声打出去了是一回事,另外回村的人越来越多了,对这些坛坛罐罐的需求量也增长了不少,借着这股东风,他们的生意确实扩大不少。

赵维延还告诉江荇,陶坪村之前的做陶手艺快要断代,年轻一代谁也不乐意学这玩意,现在陶器能挣钱,出去外面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又把这门手艺捡起来了。

他们不仅要把这门手艺继承下来,还要请名师过来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做出品牌。

现在他们在各种自媒体上投了稿,粉丝加起来,快要破百万。

江荇倒是没料到这个发展,不过他们的生意能做好也是一件好事。

江荇恭喜他们。

赵维延说道,都是从江荇买他们村的陶器开始,说要谢谢江荇。

晚上,江荇和杭行一说了这事。

江荇躺在杭行一的胳膊上:“我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带动,最后能发展成这样。”

杭行一:“听了之后什么感觉?”

江荇:“非常高兴,哪怕这里面没有我什么收益,但是听着就是让我觉得生活多了不少希望。”

杭行一顺手揉了揉他的脑袋:“人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创作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

江荇笑了笑:“这话说得真哲学。”

杭行一:“确实如此,我小时候人类的生活比现在要贫乏许多。”

江荇:“那你也是见证过人类的历史了。”

豆腐乳做好了,江荇放下一桩心事。

最近他们已经把该播种的种子播了下去,肥料和杂草也都处理过了,总算能停下来喘口气。

江荇打算趁着最近天气好,他们也比较有空,把青贮窖整理一下。

青贮窖的青贮已经全部吃完了,里面就是空空荡荡的一个窖体。

他们打开上面盖着的木盖子,往下面走,浓浓的青草味扑面而来,甜中带酸。

看来他们在里面存了那么多青贮,这些青贮已经把这个青贮窖给腌制入味。

最新小说: 荒野惊悚:我的身后多一个人! 天命傀相 GB当你把他抄哭了 刚入学,就成帝王机师了? 末世战宠,暴击就给万倍奖励! 让你造概念机,这B2轰炸机是什么鬼? 奶瘾 骨科徐行婴 我跟两个外国人在酒店 女婿有劲枪枪到底第三章 妈妈女儿齐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