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遇到了不少难题,第一个,就是语言关。国内带来的翻译和大使馆配的翻译都不是专业的建筑方面的翻译,有大量的专业词汇根本翻译不了。全靠日本的翻译顶着,但是日本翻译的汉语说得很一般,或者说,有点让中国人听不懂。
这一下整个团就傻眼了。过了两天中国翻译想出来个笨办法,日本翻译说的听不懂的,就先记下来日语,晚上再对着日译汉的词典一个一个单词再翻回来,再跟大家一起回忆着过一遍,找出最精准的意思,第二天再跟日本翻译再对一遍。这么着虽然慢,但是好歹不会出大错。好在过了七八天,团里和大使馆的翻译也跟上了节奏。
第二个难题就是吃饭问题。首先第一个,没有热水。日本人不怎么喝热水的,除了有钱人会喝茶基本都是凉水和冰水。团里除了李亮以外,都是三十五岁向上的专家和教授,几个老教授都五十岁开外了,还有基础病要吃药,没有热水怎么行?最后还是大使馆的翻译每天回住所带上几个暖壶,早上来上班的时候灌满热水带过来。
再一个,吃饭不合口味。日本的早餐还好,起码每天都有热乎的味增汤和热米饭,就算其他配菜都是小咸菜和奇奇怪怪的纳豆,但是好歹能吃饱。午饭和晚饭就是完全吃不饱的,每天都是米饭,各种鱼,还有的都不做熟,中国人实在是吃不惯,一个月吃下来,李亮就非常想念大馒头,包子,特别想吃肉,最好是大块大块的五花肉!北方人哪能不吃面食呢,但是来日本快一个月,就吃了两次拉面,其他一点面食都没见。这一个月可是把孩子给馋肉馋狠了。
日本当然是有唐人街的,也有很多中餐馆,但是日方并没有提供中餐的打算,一个月快下来,不光是李亮,团里其他人都馋得眼睛发绿光。还是快结束的时候大使馆把大家请了过去,给包了一顿饺子,炒了一桌菜,大家才算是吃了一顿饱饭过了一回瘾。
生活上的困难并没有影响大家学习的步伐,每个人都尽自己的全力在学习,这次出国,国家可是花了大钱的,怎么能不珍惜呢。
一个月的时间看着多,但是实际经历了,李亮还发现是远远不够。他从来不知道盖房子是件这么严谨的事!有那么多的标准,日本人小到连一个地漏都有标准!不说盖房子了,一个城市还要做那么详尽的规划,给水排污电线电缆交通布局未来的发展都要考虑到。
考察团的所有人都进入了疯狂的学习状态,不停的做着笔记。李亮了解了日本的建筑现状,第一次听说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概念,虽然目前有点不太符合中国国情,但是他敏锐的感觉到了,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的商品房说不定正是中国将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实在太缺房了,特别是城市里,多的是一家十几口就两间房的。就像崔教授,现在还住在不到二十平的筒子楼里,李亮每次去崔教授家都会感觉到内疚。没办法,现在中国人都没有买房子的概念,都在等着单位分福利房,只有农村盖房。
但是是没有钱吗,李亮看未必,起码这些平反的老教授,平反后都补发了不少工资,光崔教授两口子就补发了不下一万五,就是住的差。z大这两年老师越来越多,房子却就那么一点,根本就住不下了。要是有人愿意盖了房子卖,崔教授肯定愿意买。老先生早就托李亮帮他留意合适的房子想买一套。但是房子可不好湊,他那套也是赶巧了。
但是吧,买房子现在也不太好办,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房子的产权问题不好解决。现在的房子都是单位和国家的,要是花钱买了房,像他那种小院还好,本来就是私人的,可以明晰产权,要是新建房,地算国家的,还是个人的?个人掏钱买了,这地算国家的,还是私人的?
这可是牵涉到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刚刚运动结束,大家都很敏感,没有人敢轻易涉足这个雷区。
他把这些思考都写到了笔记里。按照现在中国的国情,商品房是有需求的市场的,就是性质的问题,并不是照搬日本就能解决的。
稍有闲暇,李亮会被团里的前辈们支使,去外面买个东西跑个腿啥的,他最小么。正好出去逛逛东京这个大都市。一开始叫他出去他还要拽上小室一起去,后来常用日语越来越熟练,自己也可以单独出去了。跟小室出去的多了,两个年轻人也熟悉起来,在回国前,小室邀请他去家里做客,李亮请示了领队后,就跟着去了。
这一去李亮可算是开了眼。日本人太有钱了,家家户户都是满满的家电,还基本都有小汽车!听小室说这里盖房子多是二层小楼,但是也有高层建筑,还有各种工程机械,塔吊和吊车处处可见,日本人真富啊,听小室说就是一个农民一年至少能挣一百五十万日元,合到人民币就一万多。他本来觉得自己带的日元挺多的,但是在这里,也就吃上两顿好点的饭就没了。
小室家就是东京的,对于华国朋友也是非常的热情,小室家里,冰箱彩电洗衣机微波炉烤箱,什么都有,小室一个月收入都有四十万日元,她父亲小室雄一就是做建筑机械代理的,生意做得相当大,都把建筑机械卖到了美国去。听说了这个考察团的性质,倒是想把机械卖到华国来。
小室的父亲还热情的向李亮表示,要是有合适的机会,可以私下里加深一些交流,还告诉女儿,要真正的在各方面帮考察团的忙。
李亮听到这里,倒是有了一个主意。
。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