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事情都已经到这份上了,愧疚也来不及了,等明年暑假的时候,姗姗组织一下,咱们一起来看他。”邱明仁安慰大家。
谭小红说道:“为什么等明年?今年暑假就来。”
邱明仁说:“今年暑假跟范丽约好了,到时候我要去云南。明年暑假她会回宁洲探亲,正好可以一块儿来。”
“好了!我们先解决肚子的问题吧1
“来宁境公社三年多了,还真没尝过这里的特色风味小吃,肚子真饿的不行了,你们姐妹俩就看着办吧。”邱明仁对姐妹俩说道。
“要不咱们就吃肉羹汤吧!这可是宁境公社最有名的小吃了,肉羹汤就着咸饭,保准你们越吃越爱吃。”玉环提议。
“好!就来肉羹汤吧1大伙儿附和道。
接着,玉莲姐妹俩就带着大家,进入宁境公社最热闹的一条街。
宁境公社位于唐宁县城的中部,历来有唐宁“次中心”之称,最早建制于隋朝开皇九年(公元五百八十四年),是著名的千年古镇,历史悠久。
这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像一片宁静的湖泊,山清水秀、风光如画、酷似蓬莱仙境,因而得名宁境。
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非常奇特的街道,它的整体近乎三角形。
“哇塞!我头一回逛宁境的街道,这条街真有意思,好特别呀1谭小红说道。
“这就是宁境著名的‘三角街‘。”玉环接着说道:
这条街的主街依当地的地形和交通需要呈三叉形状,有点儿像丫字,三条街的出口各通往一个方向。也就是说,南、东、西北的三个路口,各通往宁境公社三个不同的方向。
当你从路口走到街心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三条路口都比街心稍高一些,寓含中库聚财之意。
当年的规划设计者,颇具科学性与前瞻性。
一是三条街道的走向与这个地方的地理特点相符;
二是建筑材料符合当时社会条件,石料、黄土、石灰、木材来源充足;
三是建筑风格有科学性和侨乡特色。
街道上的每一个店面宽十六尺、深五十四尺、高三十六尺,公巷宽十四尺。
店面统一为三层骑楼式建筑,第三层有小阳台,高低适宜,店口避雨廊宽八尺,有方形砖柱支撑,门窗则随房主喜欢有中式、西洋式。
街中道宽三十三尺,排水沟各一点五尺。每条路各设两个公巷,以便通行。街后凿三口水井,是为了利于生活饮用和防火。
街道全长三百六十米,店面最早的时候设计一百二十间,后来增加到一百三十六间,外观整齐壮美。
据说这是目前江宁省唯一的叉型布局的骑楼式建筑群,堪称民国时代全省集镇建筑中最科学而美观的杰作。
玉环边走边向大家介绍:宁境有不少名胜古迹,等到下次你们重返故地的时候,可以好好游览一番。
有个著名的山叫五班山,五班山由五峰一字排开由西南向东北伸延,形成一大弧形屏障。那里远离繁华古镇,独得一方幽静。
著名的普济寺于公元九百零七年—九百六十年间就建在这个五班山山腹之中。
自名僧音净卓锡后,代有高人硕彦,一九三六年高僧性愿法师来任方丈,重振寺风。
一九三九年五月,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来到普济寺,掩关治律,弘扬佛法,撰著佛经。
弘一法师在普济寺住了一年半时间,生活十分俭朴,三衣过冬,两餐度日。
他称普济境地幽辟,风俗淳古,有如世外桃源而叹为观止。
他坚持不开山、不授徒,于诵经、著述、弘法之余,鉴抄佛教经典无数,且写得一手好字,唐宁士僧俗“有求者均书佛号经偈作答,以借墨缘。”因此,弘一墨迹在唐宁俯拾可得。
大师还在普济寺度过他六十大寿,他在俗至友柳亚子、夏丏尊、徐悲鸿及得意门生丰子恺,均以诗词画幅献桃祝寿。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数游宁境,赞道“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
这里也是著名白鹤拳的发源地。
……
接着,一伙人走进了宁境公社最有名的一家小吃店。
……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肉羹汤端上来了!
“肉羹汤刚上来还很烫,只能用汤匙少少地舀一点送进嘴里。”玉莲提醒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