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多年无大战,中原和草原都已经蓄积了足够的力量。
中原王朝做梦都想收回燕云十六州,这早已是妇孺皆知的事情。要不要收复?要!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就是天时,时机要对。
雍熙三年(986),边将贺令图向太宗上奏:“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
贺令图,开封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太祖赵匡胤的结发妻子孝惠贺皇后的侄子。年轻的时候随伴赵光义左右,因此贺令图既是皇亲国戚,也是太宗身边的宠臣。
太平兴国七年(982)四月,右监门卫将军韦进韬任雄州知州,由于舍不得购买酒肉犒赏士卒,士卒放火烧毁了知州官舍和雄州城门楼子。贺令图从韦进韬手里接任雄州知州,雍熙二年(985),领平州剌史,充幽州行营壕砦使。
边关将帅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搜集情报,及时地给他们的皇帝发信息。作为太宗的亲信,贺令图知道自己到雄州,不仅是为了挂职锻炼,最终回到京城陪王伴驾,还要搜集契丹情报,让太宗知道自己不是吃闲饭的。为了尽快创造点成绩,让太宗对自己刮目相看,贺令图可谓是挖空了心思。
太平兴国七年(982)九月,辽景宗耶律贤驾崩。幼子耶律隆绪继位,其母萧绰垂帘听政,辅助年幼的儿子主持国家大事。
三年之后的雍熙二年(985),贺令图以瓦桥关为根据地,率军攻克固安、新城、涿州。
不知是听的军中传言多了,还是贺令图别有用心,他竟然发现自己立功受赏的机会来了,大辽国现在孤儿寡母的,这是多么好的出兵机会。他立即联合文思使薛继昭、军器库使刘文裕、崇仪副使侯莫陈利用,共同上言:
“自国家伐太原,而契丹渝盟,发兵以援,非天威兵力决而取之,河东之师几为迁延之役。且契丹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
开宝七年(974),辽涿州刺史耶律昌术向雄州知州孙兴表达了希望休战的意愿,两国皇帝皆大欢喜,一拍即合,这是宋辽双方的首次议和活动,史称“雄州议和”。打这开始,直到太平兴国四年(979),宋辽双方使者往来不断,互通有无,每到年节互相遣使庆贺,互问起居,好不和谐。
贺令图等人的意思是说,自打大宋跟北汉交兵,契丹就背叛雄州和约,发兵救援太原。要不是我们举国之兵把太原拿下来,河东的驻军不知道还要兴师动众,往来奔波多少回。如今契丹国主年幼,大事小情都是他妈萧太后说了算,太后专宠她的老相好大将韩德让,引得臣民痛恨,请陛下乘此契机,一举夺回幽燕之地。
为了一雪高粱河兵败之耻,赵光义总想找机会跟辽国干上一仗,最好玩点大的,好好教训一下契丹人,让他们长点记性。首先这个出发点就错了,打仗打的不是赌气,不是侥幸,更不是玩命,一切的急功近利,必将矛盾百出,生死难料。
太宗觉得贺令图的上疏太及时了,出兵大辽,他正在找机会找借口,到底是自己人,太知道自己要什么了,这确实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出兵机会。熟悉契丹的宋琪已经罢相,大宋现在是文人治国,文人除了纸上谈兵,有几个敢于抡刀上阵的。真正懂兵法的那些老将,早就死的死,驻外的驻外,没几个在朝廷,太宗现在是说一不二,他决定的事,除了照办,还是照办,没得选。
此时的辽国真的像贺令图说的那样,不堪一击吗?这位继武则天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位权倾天下的女子,又是如何神一般地存在呢?我们不妨重温一下辽国的皇帝史。
◆出身后族
唐朝末年,契丹族在西拉木伦河流域(今内蒙古赤峰、通辽一带)崛起,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
建都城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
耶律阿保机征渤海国,回军途中病死。耶律阿保机皇后述律平,掌控大权,杀伐果断,稳定了人心。太祖即将下葬时,述律皇后以传统的人殉制度为借口,诛杀一百多名大臣殉葬,并砍下自己的右手,装入棺木里,作为陪葬品。在皇位继承问题上,述律皇后排除长子耶律倍,立次子耶律德光即位,是为辽太宗,大辽国第二任皇帝。
述律平家族与二审密(拔里、乙室已)都被太祖耶律阿保机赐姓为萧,从此,述律皇后的族人都以“萧”为姓,称为后族。
辽国法律明文规定,耶律姓与萧姓为永久姻亲关系,属于王族与后族。《契丹国志》载:“王族惟与后族通婚更不限尊卑;其王族、后族二部落之家,若不奉北主之命,皆不得与诸部之人通婚。”
因此,在大辽国,提到“耶律”,你首先想到的是“皇帝”一族,提到“萧”,想到的就是“皇后”一族。在辽国,“萧”是一个尊贵的姓氏,从耶律阿保机开始,皇后皆出自萧家。
后唐清泰三年(936)夏,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辽太宗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唐。辽太宗亲铁骑,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石敬瑭攻入洛阳,灭后唐,燕云十六州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契丹的地盘。
后晋是成也耶律德光,败也耶律德光。
开运三年(946),契丹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十二月契丹攻占后晋都城开封,后晋出帝石重贵投降,后晋灭亡。
开运四年(947)二月初一,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开封崇元殿,接受胡汉百官朝贺,下诏改国号“契丹”为“大辽”。
由于汉人武装的不断反抗,四月,耶律德光罢兵北还,途中病逝于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杀胡林。在太宗灵柩前,大家一致拥立耶律阮继任大辽国第三任皇帝,耶律阮即辽世宗。
耶律阮,东丹王耶律倍的长子,辽太宗的侄子。当时还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是太宗的长子耶律述律(即后来的辽穆宗耶律璟),按照常理,太宗驾崩,继位的应该是嫡长子耶律述律。
既然不合常理,悲剧就来了,辽国宗室的王公贵戚,相当多的人不服世宗耶律阮,故而叛乱不断。耶律阮是按了葫芦起了瓢,皇位之争,此起彼伏。
后周广顺元年(951),辽世宗耶律阮继位四年后,应北汉皇帝刘崇的请求,召集各部首领商议出兵攻打后周,援助北汉。人马到达归化州的祥古山,晚上下寨于火神淀(今河北宣化西)。
世宗在行宫祭祀父亲东丹王,设宴招待群臣和各部首领,当晚,耶律阮喝得大醉,被左右扶入内帐。
貌似恭顺而内心狡诈的泰宁王耶律察割,趁机发动政变,联合耶律盆都等人,冲入内帐,杀死辽世宗耶律阮。耶律察割自立为帝,史称“火神淀之乱”。
世宗四岁的儿子耶律贤,被用毛毡裹着,藏在柴禾垛里。耶律屋质逃出,联合太宗长子,寿安王耶律述律平乱。耶律述律诱骗耶律察割前来,将其割肉碎杀。耶律述律改名耶律璟,称帝,即大辽国第四任皇帝辽穆宗。皇位又回到辽太宗一脉。
穆宗耶律璟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和暴君,在位的十八年是辽朝政治的黑暗时期。他沉湎酒色,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喝酒、娱乐、美女,每天喝到三更才睡,每次睡过瘾才起来上朝,因此得了个诨号叫“睡王”,大臣们也拿他没办法。穆宗还喜欢杀人,身边伺候他的人经常遭到无端滥杀。
嗜杀者终将被杀。开宝二年(969)二月二十二日,穆宗在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小罕山)打猎,射中一只熊,驸马都尉、南京留守萧思温等敬酒祝贺,穆宗喝得酩酊大醉,回到行宫。当夜,穆宗酒醉索要食物,无法满足,
便要杀人。近侍小哥、盥人花哥联合厨子辛古等六人,不甘心坐以待毙,趁穆宗大醉将其杀死。
萧思温***,权衡再三,通知与自己来往甚密的辽世宗的次子耶律贤,连夜赶到黑山。
耶律贤,字贤宁,小字明扆。火神淀之乱,耶律贤也险些被杀,藏在积薪中才侥幸死里逃生,不过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得了“婴风疾”,和现在的“羊角风”比较相似。穆宗耶律璟即位后,耶律贤被收养于永兴宫中。
耶律贤黎明时分到达黑山,萧思温与南院枢密使高勋、飞龙使女里等人,立二十一岁的耶律贤为帝,是为辽景宗,大辽国皇帝。星夜变换间,皇位又摇摆到辽世宗一脉。
开宝二年(969)三月初九,辽景宗耶律贤回到上京,因为拥戴有功,萧思温被封为北院枢密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南院枢密使高勋被封为秦王;女里加封政事令。
萧思温,小名寅古,契丹“后族”,述律太后的侄子,父亲是辽太祖功臣北府宰相萧敌鲁的族弟忽没里。萧思温饱读诗书,通晓经史,儒雅有风度,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后娶辽太宗长女燕国大长公主吕不古,当了驸马,成为辽穆宗耶律璟的姐夫。
穆宗时,萧思温出任南京(今北京市)留守。作为一个封疆大臣,史书上说萧思温“握笄修边幅”,过于拘泥小节,重视修饰边幅,相对于舞刀弄枪的契丹人来说,文韬武略就差了很多。大伙儿公认他就是个绣花枕头,不够将帅之才。
显德六年(959)三月,周世宗柴荣统帅大军前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兵锋直指南京。萧思温见周兵势不可挡,甚是嚣张,于是,上报穆宗,请求增兵援助。
穆宗回复道:“敌来,则与统军司并兵拒之;敌去,则务农作,勿劳士马。”敌人来了,就与统军司合兵拒战;敌人走了,就务农耕作,不要让兵马太过劳顿。
周军神速推进,很快三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失守,萧思温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应付才好,也不敢派兵驰援被攻打的州县,只是告诉手下将士,皇上很快就能到了,让大家据守南京。
手下将士争先请求出战,思温不从。他告诉众将,“敌众而锐,战不利则有后患,不如顿兵以老其师,蹑而击之,可以必胜。”敌人来势汹汹,我们不能硬碰硬,为今之计,不如固守南京,伺机而动,到时敌疲,再乘势攻之,必将大获胜。
不久,周军攻陷易、瀛、莫三州,南京告急。城内百姓震惊无比,很多人都携家带口逃到西山去了。萧思温因为防守防失利,害怕皇上怪罪,上表请求皇上亲征。所幸周世宗柴荣得了急病,不得已班师收兵,南京的危机瞬间解除。
周军一撤,萧思温这回来了尿性,果断派兵追击,打了一场十分有面子的“胜仗”。
萧思温有三个女儿,天生丽质,个个容貌出众,知书达理,智慧非凡。由于是后族出身,她们要嫁的人除了皇上就是皇族贵胄。
表姑嫁表侄,舅舅娶外甥女,契丹皇室贵族婚俗在辈分上比较乱,这是出了名的。萧思温的长女萧胡辇,嫁给了辽穆宗的弟弟齐王耶律罨撒葛,萧思温是穆宗耶律璟的姐夫,与穆宗的弟弟是平辈,这是典型的舅舅娶外甥女。
二女儿萧夷懒,嫁给了辽太宗的侄子、耶律李胡之子赵王耶律喜隐;三女萧绰,小字燕燕,年方十七,尚待字闺中。
做了北院枢密使的萧思温,正在谋划着一盘更大的棋局。萧家三女,个个都是萧思温的掌上明珠,尤其三女儿萧燕燕,才华出众,更是被寄予厚望。
◆第一皇后
后周广顺三年(953萧燕燕出生在辽南京(今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太后村),幼年聪慧好学,才智过人,办事利索,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契丹人也讲
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一次,萧思温让三个女儿一起干家务,两个姐姐草草地就收场了,唯独萧燕燕还在继续仔细地擦拭着瓶瓶罐罐,把家具归拢得整整齐齐,萧燕燕从小就办事认真,尽职尽责。思温见后,称赞道:“此女必能成家!”
虽然耶律贤已经有了妻室,做了皇帝,还是要马上广纳美女充斥后宫。蠢蠢欲动的萧思温立即将自己三女儿萧绰,推荐给耶律贤。按照辈分,他俩的结合属于典型的表姑嫁表侄关系。聪明颖慧的萧燕燕瞬间把景宗耶律贤整三道的,当即封她为贵妃,萧思温也顺利地被晋升为北府宰相。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妃黛无颜色,凭借自己超凡的魅力,开宝二年(969,萧燕燕又被耶律贤册封为皇后。从贵妃摇身变成大辽的皇后,前后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也是当之无愧的火箭速度,羡煞旁人。萧燕燕又一次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被捧上羡慕嫉妒恨的宝座。
我们明面上是看着萧燕燕当上了皇后,萧思温荣升宰相,实则还是耶律贤想借着萧思温的实力,得到宗族更多人的拥护,坐稳江山。十七岁的萧燕燕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萧思温也被加封尚书令、魏王,这老萧的地位也是如此火箭般地速度上升。
由于耶律贤身体多病,国事由萧绰执掌。《契丹国志》载:“辽大赦境内,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帝卧床榻间,拱手而已。”在耶律贤的默许下,大辽国的一切日常政务均由萧燕燕一人裁决。景宗最多只是听听通报,表示“知道了”就算了事,不做任何干预。
身体不好,脑子好用就够了。有了皇后萧燕燕这个贤内助,景宗耶律贤即位后,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吸取父亲辽世宗耶律阮的教训,对政敌采取宽容政策,以缓和统治上层的矛盾。其次,任用耶律贤适、耶律休哥、高勋等贤臣良将,与民休息,虚心纳谏。第三是复设登闻鼓院,宽减刑法,对百姓加以安抚,令百姓有申冤之地。
这一时期,辽国内部政治稳定,农牧业兴旺,国力逐渐走向强盛,契丹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稳定繁荣的盛世景象。宋开宝七年(974),宋辽双方首次展开议和休战,史称“雄州议和”,宋辽双方互通使者,边境贸易蓬勃发展。
辽***事日渐强盛,政局经济也步入正轨,辽景宗耶律贤成为辽朝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这一切成就与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皇后萧燕燕的英明治理和辛勤付出。
◆福兮祸兮
萧思温这个“非将帅才”的国丈,凭借拥戴之功,拜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加尚书令,封魏王,成了权倾朝野的第一人,自然会引起一些人的极为不满。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老萧的权倾朝野给他带来的不是什么福气,而是杀身之祸。见不得别人好,这或许是某一类人的通病。
宋开宝三年(970)正月,萧思温陪景宗耶律贤去东京(今辽宁辽阳)祭祖。大女婿太平王罨撒葛派人当街给萧思温递上高勋和女里谋逆的证据,本来二人只是觉得萧思温没啥能耐却能***得坐,骏马得骑,在皇上身边耀武扬威,有点红眼病,没啥大不了的事,可是如果被查出二人谋逆,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于是狗急跳墙决定先下手为强,干掉萧思温。
箫海只和萧海里,这兄弟俩是萧思温的侄子。二人一直盯着萧思温,妄图成为嗣子,将来继承萧思温的位子。萧思温没有儿子,他觉得两个侄子资质平平人品也不咋地,也就没有将这兄弟俩过继过来的意思。后来在皇后萧燕燕的主持下,将萧继先、萧隗因两个萧氏族人过继到萧思温名下,成为他的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