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这“卦变”说,汉人起初是通过“卦变”用于占验的工具(十二月卦,或称十二消息卦,十二辟卦)及创建新的八卦筮术(八宫纳甲筮法)。随后又通过卦变说来解释《周易》里的卦爻辞,形成了不伦不类注释《周易》一种方法。再后来,即到南宋俞琰在他的《易外别传》里以前人的“卦变”说列示出一副“卦变图”。而朱喜却在他的《周易本义》一书之前增加进去诸如“八卦”、“太极”、“河图”、“洛书”图式。也把“卦变图式”列于《周易本义》一书卷前。朱喜却把各种“易学”上的“图式”说,说成是《周易》一书的组成部分了。《周易本义》一书卷前的“卦变图”实与俞琰的“先天六十四直图”没有区别。只是变个排法与说法而已。
如:
“卦变图
篆传或以卦变为说,今作此图以明之。盖《易》中之一义,非尽卦作《易》之本指也。
凡一阴一阳之卦各六,皆从《复》《姤》而来(五阴五阳,卦同图异)。
剥比豫谦师复
夬大有小畜履同人姤
凡二阴二阳之卦各十有五,皆自临,遁而来(四阴四阳,卦同图异)。
……”
(说明:这些卦名称下有卦符号,就看懂了所谓的“几阴几阳”的说法)
朱熹把前人的各种“易图”做为《周易本义》卷前内容,成为《周易》里不可分割的内容。使人看了那些“易图”感觉《周易》多么的神秘与深奥,不可探秘似的,也成为了不是学问之学,而耗费了多少不知原理者的宝贵时间与生命。实乃就是从那套“六联体”符号派生出的诸多说法而演义出的各种“图式”表示而已。犹如组合游戏而已,可迷惑了中国人上千年,并形成了一门“玄学”。所谓“玄学”就是神秘主义思想上的‘幽灵’,其目的是为帝王服务,而又是愚弄百姓的“利器”。
黄宗羲作《易学象数论》,其内容不过是《易传》里与《易传》外的“易学”中的说法。即八卦筮术上而衍生出的象数,图式学说。实与《周易》一书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黄宗羲也明智,而命名为《易学象数论》,而不是《周易象数论》。古人有时对《周易》与“易学”上的称谓概念比当今学者定性的准确。而今人确有不明事理者,做《周易象数通论》,其内容皆是“易学”中的东西而挂名《周易》,岂不是不明事理吗?
“象数”也分离出,而成为专门的学问了。“卦变”也成了“象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了。黄宗羲的《易学象数论》一书讲述的象数,不过是历代从一套八卦符号上演义出的各种说法,也不凡以“图式”表述,也不凡讲述“卦变”、“互卦”。让人看到诸多的“图式”感觉“易学”深不可及。而这些‘学问’却不知耗费了多少学者的时光与心血,可所产生的却是文化垃圾而已。
清代胡渭作《易图明辩》,到不如改称《易图诸说》为恰当。《易图明辩》而引用它人之多,而自己明辩之少。又显杂乱无辩,但不凡引古“卦变”诸图,让后人看到“卦变”诸图例的模样。从中看到不外是把一套六十四卦符号分阴分阳,排出几阴几阳为一类,实乃如小孩过家家的游戏一般。
清代江永作《河洛精蕴》一书,内有“卦变”说与“卦变”考。也不过把前人的说法,再说一次吧了。
那些把一套六十四画符号通过画符号中的两个基础符号(“—”“--”)的阴(“--”)阳(“—”)转变,而变出新的卦画符号,而排列出一套“卦变”说。实乃是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颠来倒去排列而已,但并不改变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即没有在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之外变出一套新的符号来。这种把一套所谓的一套卦符号颠三倒四的排列,自古至今却形成一门学问,凡此说法中,即文字加交错排列的画符号并形成“图式”,让人感觉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实乃就是一套六十四卦画符号“交错”排列出不同的组合而已。即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也没有什么深奥之处,更没有什么实质之义。倒是阴阳先生,利用“易学”上的诸多“图式”,以假充神秘,成为算卦、看风水地气,而谋钱害命的巫术工具(即“八卦镜”,“风水罗盘”等)。
无论“河图”与“洛书”或“卦变”诸说,都在帝国时期演变成巫术之工具。
“河图”、“洛书”不过是玩一种数字游戏,“卦变”诸说,不过是玩六十四卦画符号的组合游戏。
近代以来在“易学”上也出现了不少“卦变”考证诸说,故难以尽述。不过不外是从一套卦画符号上衍生出种种说法而已。
接下来我再说一说“变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