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奭》:“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我想只要文王美德能够得到延续,上天就不会解除我们文王所受的天命)。
总览《周书》的行政告示,即充满着天命思想,又倡导着“以德治国”的精神。“天”于“德”的结合,构成了西周初期统治的思想意识。
“德”字在甲骨文里已出现,甲骨卜辞之意,《甲骨文编》“罗振玉释德云,卜辞皆借为得失字。”这是说“德”字在甲骨文里不当道德讲。
而《殷虚甲骨文实用字典》释“德”字:“德在甲骨文里的写法是“从目,从丨,从彳或从行。从丨。标示行走时目视前方,心不二焉。行为正直,本义是行为端正。”
“道”字不见于甲骨文,出现于金文里。“道”的本义就是指道路。后被引伸出方法、规律,思想学说的含义了。“道德”一词出现的相对较晚,《周书》、《周易》里均不见“道德”一词。
《周易》里出现了“德”与“道”字,但没有把“道”与“德”字作为一词出现运用。
《周易》一书中“德”字出现在四篇文章里,共有五处。而“道”字在《周易》里也一共出现四次。
1《小畜》:“复自道,何其咎,吉。”
2《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3《随》:“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4《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第一个“道”是指路道的道,是以路道来比喻正确的主张。第二第三第四里的“道”是指规律讲。
《周易》出现的“道”与“德”,一来是不多,二来是分开而用。“道”是指规律、方法。而“德”是指妇德或恩德。《周易》里的“德”不同于《周书》里的“德”。《周书》里的“德”是周初统治者的治国基本原则。“德”是包含着敬天、尊命的内涵。而在《周易》作者来看,早期的“德”是不合时宜了,那叫“旧德”,是“有厉”与“无成”的结果(《讼》“食旧德,贞厉”)。《周易》所建构的“有孚”这一政治理念完全不同于周初“德”的理念。我们前面所列举出《周书》里的“德”是为了配合天命的思想观念,那“德”只不过是让统治者勤政,不安逸以配合天命而永保基业(“至于万年”)。
总之,西周初期讲的“德”是来配合天命的,还没有走出神巫地带,而上升到人文思想。而《周易》里“有孚”理念的建构,开辟了儒学“民本”思想的先河,故《周易》彰显的是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