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大而亨者,王之所至。丰之为义,阐弘微细,通夫隐滞者也,为天下之主,而令微隐者不亨,忧未已也,故至“丰亨”,乃得勿忧也。用夫丰亨不忧之德,宜处天中,以偏照者也,故曰“宜日中”也。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处丰之初,其配在四,以阳适阳,以明之动,能相光大者也。旬,均也。虽均无咎,往有尚也。初、四俱阳爻,故曰“均”也。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蔀,覆暧鄣光明之物也。处明动之时,不能自丰以光大之德,既处乎内,而又以阴居阴,所丰在蔀,幽而无睹者也,故曰“丰其蔀,日中见斗”也。日中者,明之盛也;斗见者,暗之极也。处盛明而丰其蔀,故曰“日中见斗”。不能自发,故往得疑疾。然履中当位,处暗不邪,有孚者也。若,辞也。有孚可以发其志,不困於暗,故获吉也。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
沛,幡幔,所以御盛光也。沬,微昧之明也。应在上六,志在乎阴,虽愈乎以阴处阴,亦未足以免於暗也。所丰在沛,日中则见沬之谓也。施明,则见沬而已,施用,则折其右肱,故可以自守而已,未足用也。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以阳居阴,丰其蔀也。得初以发,夷主吉也。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以阴之质,来适尊阳之位,能自光大,章显其德,获庆誉也。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屋,藏荫之物,以阴处极而最在外,不履於位,深自幽隐,绝迹深藏者也。既丰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暗之甚也。虽闚其户,阒其无人,弃其所处,而自深藏也。处於明动尚大之,时而深自幽隐,以高其行;大道既济,而犹不见,隐不为贤,更为反道,凶其宜也。三年,丰道之成。治道未济,隐犹可也;既济而隐,是以治为乱者也。”
三国时期魏国王弼著的《周易注》,为历史上谓之重要的”易学”义理派代表。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
我们再看朱熹著的《周易本义》一书里对《丰》卦的注释。
“离下,震上。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丰,大也。以明而动,盛大之势也,故其占有亨道焉。然王者至此,盛极当衰,则又有忧道焉。圣人以为徒忧无益,但能守常,不至于过盛则可矣,故戒以勿忧,宜日中也。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配主,谓四,旬,均也,谓皆阳也。当丰之时,明动相资,故初九之遇九四,虽皆阳刚,而其占如此也。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六二居丰之时,为离之主,至明者也。而上应六五之柔暗,故为丰蔀见斗之象。蔀,障蔽也。大其障蔽,故日中而昏也。往而从之,则昏暗之主,必反见疑,唯在积其诚意以感发之,则吉。戒占者宜如是也。虚中,有孚之象。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
沬、昧同,莫佩反。折,食列反。沛,一作「旆」,谓幡幔也,其蔽甚于蔀矣。沬,小星也。三处明极,而应上六,虽不可用,而非咎也。故其象占如此。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象》与六二同。夷,等夷也,谓初九也。其占为当丰而遇暗主,下就同德则吉也。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质虽柔暗,若能来致天下之明,则有庆誉而吉矣。盖因其柔暗而设此以开之。占者能如是,则如其占矣。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阒,苦具鸟反。以阴柔居丰极,处动终,明极而反暗者也。故为丰大其屋而反以自蔽之象。无人、不觌,亦言障蔽之深,其凶甚矣。”
看朱熹对《周易》的注释,在”易学”史上朱熹算那门子派呢?说是”义理”派吗?朱又不同于王弼,朱熹往往把《周易》文辞当占辞解释。说是”象数”派吗?虽也用阴阳爻位之说,但又不同于汉”象数”解释《周易》方法。说是占筮派吗?可加杂着”王道”的义理之说,又并不是全讲如何占筮的。总之,朱熹的”易学”是个四不象,完全遵循《易传·系辞》经文的妄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