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学勤先生在这段话里说《归藏》“多有卦画、卦名、爻辞、卜例、故事”,其中的“爻辞”说法应属表述不当。我们前面对秦简《归藏》的卦辞举例所看到的体例是:“卦符号+卦名+曰+卦辞”。所谓“爻辞”,是《周易》一书被改造成“九·六”爻题后,每卦里有六爻,也就有了六个爻辞的称法。而秦简《归藏》里既没有爻题,也没有爻辞。只有卦画名称之后跟着出现一句或一段类似“卜筮之辞”(其中多是以昔者某某卜例故事),用此种卦书来卜筮,这种卦书里的语句只能称之为“卦辞”。因秦简《归藏》每卦没有分爻,故不能说简本《归藏》里有爻辞,会使人误认为《归藏》与今本《周易》的卦爻结构形式相同。
《归藏》确实产生的不会太早,即不会早于《周易》一书。《左传》里记载的两卦例的体例结构与《归藏》的体例结构完全相同。《左传》里记载的两卦例不是以《归藏》筮之,就是以《连山》筮之的卦例。故无论《连山》与《归藏》都应是仿《周易》原创文本,而编撰出的卦书。既借用《周易》里的符号和名称,又仿《周易》原初的文体格式,编撰出的一种用于卜筮的“卦”书。这应是卜筮筮术初始的情况,把“六十四画符号”演变成筮术上的工具,编撰进去卜筮之辞,目的是用于占断人事吉凶。无论《连山》或《归藏》筮书,都应是由《周易》原创文本模仿出的卜筮之书。尔后,才有《周易》被改造成“繇式”的过程,再后来又在“繇题”(即春秋《周易》文本)《周易》文本的基础上改造成“九·六”爻题的结构形式。即今本《周易》的定型与传承。即使今本《周易》定型后,卜筮者还是感觉不能适应卜筮人事吉凶的需要,又在今本《周易》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在今本《周易》的卦爻辞后面又增添进去了“卜事之辞”(即阜阳汉简今本《周易》改造版)。这应是西汉之前卜筮之书产生,演变的史实。我们今天所传承下来的《周易》文本,是史巫阉割后的《周易》,而不是原创的《周易》。
我们再回顾一下《左传》里的两卦例的体例形式:是“卦符号+卦名+曰+卦辞”
我们再回顾一下秦简《归藏》里的每卦的体例形式:是“卦符号+卦名+曰+卦辞”
无论是《左传》两卦例所反映的卦书体例形式,还是《归藏》的体例形式,均是一样的。即在一个画符号和名称后“挂”上一句“卜筮之辞”,而演变成了筮术上的“卦画符号”与“卦名称”。这种“卦书”里的画符号与名称,无疑是取自于《周易》一书里的画符号与名称。而《周易》原初文本里的符号与名称本不是筮术上的意义与名称。
这样就不难想象《周易》一书原初的体例是个什么样子了。我们终于一步一步接近《周易》原初的文本了,也终于一层一层将揭开被包裹着的《周易》,得见《周易》的本来面目。
由《左传》反映春秋时期用于卜筮的卦书其内容格式,以及考古发现《归藏》的结构形式。我们由此从所用《周易》一书里符号和名称的《连山》与《归藏》格式反证出原创《周易》内容格式。
通过以上的论证,我们已知原创《周易》文本,即不同于以“九·六”爻题的那种文本,而是以那套“画符号”作为《周易》文本里的每篇文章排序的一种结构形式,
那么,《周易》原创文本是个什么样子的呢?我们通过《左传》里两则卦例的记载,以及考古上发现王家台秦简《归藏》体例格式来看,无疑印证了《周易》原创文本的体例。这就是说我们完全可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的事实证据,而考释出《周易》原创文本的文体形式。
一从理论上说:《周易》为何不断地被篡改,说明了《周易》一定有原创的文本。我们即不再轻易相信“繇”式的《周易》文本(《左传》里记载的春秋时期用于卜筮的文本),或“卦爻”式的今本《周易》文本,就是《周易》的原创文本。
二从文献与考古材料上的证据来说:即有《左传》里的两卦例,而得知春秋已流行着“卦书”,其格式是“卦画符号+名称+卦辞”,以及《周礼》所云“三易”的《连山》、《归藏》、《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由此证明了《连山》、《归藏》都有六十四卦画与卦名称。特别是考古发现的秦简《归藏》的体例格式,印证了《左传》里的两卦例与《归藏》的体例格式是一样的。即都是“卦画符号+名称+卦辞”。我们在前面已论证了,《左传》里的两则卦例所反映了春秋时期已经流行着不同于春秋《周易》文本以外的“卦书”,并且论证了这种“卦书”应产生于《周易》原创文本之后,春秋《周易》文本之前。并且这种“卦书”(无论是《连山》或《归藏》)是有《周易》原初文本模仿之物。所以,有此可知《周易》原创文本的体例结构就是:
“画符号+名称+文辞”
如原创《周易》里《乾》文的原创文体格式是:
“()乾,元亨利贞。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
再者,我们从今本《周易》的结构形式来看,把《周易》原创里的一篇文章给分割成一句卦辞、六句爻辞,明显有着割裂的痕迹。若把被改造而割裂成“繇辞”或“爻辞”的《周易》文辞内容连贯在一起,就更显出是一篇文章的整体含义。
如《周易·蒙》文
(原文)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困蒙,吝。童蒙,吉。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译文)
“四、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是正确之道。不是老师求教与童蒙,而是蒙童求教与师长。如同筮上讲的那样,第一次筮问,理应回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不恭敬地乱问,就不予回答。这是有利于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正确施教方法。开始对儿童启蒙教育,有利的做法是树立典范,但也不能脱离管束。若不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就大失所望。披戴上勇士的甲胄,这样的人有出息,娶妻吉顺,是男子成家立业的根本。勤勉的对儿童施教,培养武士精神。若不亲身施教,就没有什么好处。受困于蒙昧无知,就会有耻辱。从儿童开始启蒙教育,这是很正确的事情。让儿童披上皮甲,击打锻炼,目的不是为寇,而是抵御外侵,保家卫国。”
原创《周易·蒙》篇是围绕着儿童教育这一内容展开的论述,内容也正是围绕着命题展开的论述。这一篇文章的理论观点,又有点象古希腊城邦时期培养儿童为战士的那种教育方法。但又不同于古希腊城邦制时期培养儿童成为武士的那种制度。而《蒙》篇只是一种教育理论。中国古代并没有像古希腊时期那样让儿童脱离家庭有国家来培养训练成战士的那种制度。
本篇内容是围绕着“童蒙”教育这一问题的论述。即通过给儿童披蒙东西在游戏中所引发培养儿童武士精神。从“蒙”,“童蒙”,“发蒙”,“包蒙”,“困蒙”,“击蒙”为中心线条,这是一个完整的内容情节。立论明确,是精心创作的。岂能看是占辞,用于算卦之用吗?
再如《周易·震》篇:
(原文)
“()震,亨。震来隙隙,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震来隙隙,后笑言哑哑,吉。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震苏苏。震行,无眚。震遂泥。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译文)
“五十一、君子保持恐惧修省,亨通。惊雷震动,使人心生恐惧,失去了言语笑声。雷声响起,震惊百里,而对保持平静心态者,却不能洒落手持勺子里的香酒。雷声震来,使人恐惧,然后哑口不语,言笑失色,谨慎才能避免伤及身体,而获吉祥。雷震一来,有了危害,会丧失很多钱财,堆积像那九重的高山;不要追逐失去的钱财,过一段时间就会得来。雷声震动会使万物复苏。雷声运动,并无灾害。雷震有时会击到泥土里。雷震来来往往,有危险,但很多的东西并没有失去,这是有了事前的防备。雷声震动使人恐惧畏缩,左右惊顾,有所妄动会有危险;雷震是震不倒惊惧谨慎之人身上,而会落到那些没有防备者的头上;没有害咎,是建立了联姻的说法。”
原创《周易·震》篇是讲述雷霆之势的社会大变革,或政治风云变幻,给社会带来的震荡与不安,如何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学会生存法则,《震》文就是讲述这些道理。作者通过雷震来比喻政治风云,教育君子在政治风云了要恐惧修省,还要有正确的心态与防备心理。通过雷震声响百里来比喻政治威势如同霹雳那样使人恐惧,使君子领悟到政治形势的威力,并学会在政治风云里的生存方法。
而《震》(当然《周易》内容文章原初是没有名称的,是后来从文章前的一字,抽出做为文章名称)文里有十一个”震”字出现,”震”字就是本文内容的提纲挈领。又是后人从文章中这个首字”震”抽出来做为篇名。再后来演变成《震》卦,把《震》卦符号分上下八卦符号,并进行取象用于卜筮。从《震》卦符号里的上下两个八卦符号及取象内容来看,与原创《周易·震》文内容没有半毛关系。由此说明八卦筮术的六十四卦符号无疑是《周易》一书后出的东西。
《周易》原创的每篇内容在被篡改成“卦爻辞”结构形式,很多明显出现着割裂痕迹。同理原创《周易》每篇是有中心,有思想的政治哲学文章。故《周易》原创文本的体例是:“画符号+篇名称+文章内容”,严格的说每篇文章内容格式,就是一个”六联体符号”十”文章内容”。
如《周易》原初六十四篇文章的内容体例如下:
()乾,元亨利贞。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履霜,坚冰至。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括囊,无咎无誉。黄裳,元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利永贞。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磐桓,利居贞,利建侯。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即鹿无虞,惟人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困蒙,吝。童蒙,吉。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曳其轮,濡其尾,无咎。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繻有衣袽,终日戒。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濡其首,厉。
()未济,亨。小狐汔济,儒其尾,无攸利。儒其尾,吝。曳其轮,贞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注:《周易》原初每篇文章的名称前有一个“画符号”)
这就是《周易》原创文本体例格式,看到这原创的一篇篇文章,读读这一篇篇文章内容,还能说《周易》是卜筮之书吗?这原创《周易》里虽有“画符号”,而这些符号,并不是《周易》一书里的原创,而是在《周易》之前就早已出现。《周易》作者只是用这些符号做为文章的序目,而是创作出有六十四篇文章组成的一部伟大哲学书。正是《连山》与《归藏》模仿《周易》原初文本的形式,又借用《周易》里所用符号和名称,而挂(卦)上去的是“卜筮之辞”。随后史巫又把《周易》篡改成“繇式”到“爻式”,变为卜筮之书。本是人类史上的第一部政治哲学,却被史巫阉割成筮书,居然又在帝国时代里传承了下来。而伟大的《周易》哲学,却从此被史巫披上的巫术外衣包裹着,也由此把《周易》的哲学思想给遮蔽与埋葬。然而,真理终究不会被谬误所遮蔽。我们终于将史巫罩在《周易》头上的筮术外衣脱去,得见《周易》的真面目。
我们看原创《周易》这些文章里所用那个六联体符号与文章内容又有何关系呢?只是使用历史传承下来的那套不相同的六十四个六联体符号做为六十四篇文章序目而已。原创《周易》每篇文章前的一个六联体符号只是文章排序而已,原创《周易》一书所用那套符号还不是卦符号,即不能称卦符号,因原创《周易》内容本不是算卦的卦辞。把《周易》内容篡改成卜筮(算卦)上的占辞,把《周易》一书所用排序的那套符号变成”卦符号”,自然是原创《周易》一书之后的事情了。
接下来我们讲,到春秋时期(《左传》记)才把《周易》一书里那套符号演变成卜筮工具,那套卦符号里也才有了八卦取象用于卜筮人事上的吉凶,八卦取象卜筮无疑是甲骨占的新种,由此套卜筮符号工具占筮,逐步替代龟甲占卜,成为古人认为一种新型的通神媒介,可窥视”天机”的不而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