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履: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小畜:或跃,在渊,无咎。
()大有: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夬:亢龙有悔。
()坤:见群龙无首,吉。”
(说明:春秋《周易》文本里每篇文章前有一个“六联体”符号,而每个“繇题”名称前同样有一个“六联体”符号,因打不出画符号,故用括号代替。)
我们再看今本《周易》里的《乾》结构内容: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我们通过对比一目了然,《京氏易传》里的《乾》卦内容,就是八卦筮法新内容。
而《乾》宫里其它七卦则是:《姤》、《遁》、《否》、《观》、《剥》、《晋》、《大有》。对《京氏易传》的《乾》宫统领的七卦内容,因内容太多,也就不再举例。
我们看《京氏易传》里《乾》卦内容说的是什么呢?恐怕无论过去还是今天的非专业卦师,也不一定能弄明白讲的是什么。但有一点是很明白的,即京房虽也用《乾》这个名称和符号,可装进去的内容与《周易》里的《乾》内容完全不同。京房是在前人八卦筮卜术的诸种方法上创立出一套新筮术,即八卦(八宫)纳甲筮法。这种古人创立的“数术”东西,实乃是巫术的东西。究其根源,这是主义下的神秘思想产物。
因为时代里,不需要理性,即正道无门,也只有这邪马外道的东西层出不穷了。总之,《京氏易传》与《周易》没有任何关联,正如“提要”里说的:“其书虽以《周易》为名,而绝不诠释经文,亦绝不附合《周易》义”。“提要”里说这话倒是歪打正着,因为编辑《四库全书》者,也一样的认为《周易》是卜筮之书,即然认为《周易》是筮书,那么《京氏易传》从筮术角度改造《周易》不正是符合了“经义”吗?古人说的那些话不可细究,细究就矛盾重重。不过《京氏易传》确实与《周易》无关,京房是构建出了一种新的“八卦”筮术。《京氏易传》虽然有六十四卦符号与六十四卦名称,与今本《周易》一书里的符号及名称相同,但排法及内容则不相同。
今本《周易》一书,我们可知是从《乾》第一,坤第二,到六十四《既济》的这种排法。严格的讲《周易》一书无论如何排列,但六十四篇内容是相对的完整与独立。而《京氏易传》确把六十四卦符号与名称,按“八卦”名称分八宫,以卦画符号变化结构排列的。是从“卦”角度与“筮”内容排列的。《京氏易传》是从八卦筮术上按排六十四卦画与卦名称,并以“八卦”(即所谓八经卦)为提纲挈领,按排进六十四卦。以所谓八经卦里每一卦名称为卦首,统领七卦,称为“八宫”。现列“八宫”卦全卦表如下:
八宫卦
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游魂归魂卦
《乾》宫乾姤遁否观剥晋大有
《震》宫震豫解恒升井大过随
《坎》宫坎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
《艮》宫艮贲大畜损睽履中孚渐
《坤》宫坤复临泰大壮夬需比
《巽》宫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噬嗑颐蛊
《离》宫离旅鼎未济蒙涣讼同人
《兑》宫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归妹
这个“八宫”卦结构,虽是按八卦名称统领,可又是按六十四卦里的“八卦”卦画(六联体符号)变化而排进去其它卦。实乃如同游戏而已,然而却为后世不变的“八卦”纳甲算命工具,至到今天,街头算卦上都用这个结构模式。无论打着《周易》预测,或《易经》八卦用三枚铜钱为人起卦均是离不开京房的这个框架,即纳甲筮法算卦。
京房创八卦纳甲断卦法,也就是八卦六爻筮卜法。其要点是将六十四卦按照“八宫”(八卦里每一卦统领七卦为一宫)的排列,再将八宫卦每个爻都配上天干地支,纳入阴阳五行来进行断卦。现在每卦里配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六亲世应来算卦,岂不是上面举例京房的《京氏易传》中《乾》里的说法么?京房已把八卦纳甲术的理论框架建好了,后人在此基础上只是不断完善运用而已。
我们已知“八卦”是春秋时期创造的一种取代龟占的筮占术,是用用《周易》一书所用那套符号和《周易》书里名称衍生成一套卜筮工具,并以八卦取八种物象来比类联想,附会人事吉凶。“八卦”本是从《周易》一书里的八篇文章名称抽出来做卦名称。从此“八卦”成为筮术的代号(当然也被现代哲学家们认为是古代形而上的学问)。
京房通过“八卦”分八宫,而分配进去六十四卦,如何分配呢?京房虽按“八卦”(八卦符号是”三联体”)的名称,却又按六十四卦里的所谓“八经卦”相同名称的卦画符号(”六联体”)的变化而按排进其它七卦。本来所谓“八经卦”(或叫八纯卦,与六十四别卦不同的符号与内涵)的卦画符号是“三画道”结构,而六十四别卦的卦画符号是“六画道”(即“六联体”)结构。如“八卦”(或叫八经卦)里的《乾》卦画是“三”,而六十四卦里的《乾》卦画是“”六画。京房按“别卦”中的与“八卦”相同的八个名称的卦画领挈八宫。由此卦画符号的变化,即从初爻画变起而变出一新的卦画,此卦就成为本宫里的一世卦,以此而推变到第五爻所得到卦为五世卦外,如《乾》宫五世卦为《剥》卦,若再变《剥》卦画第六爻画时,就变成《坤》卦画了。因为《坤》本是“八卦”(即八经卦)里的本卦,是要统领一宫的,是不能成为《乾》宫里的卦。为解决免得“八纯卦”不被变成它宫里的卦,以此只变到第五爻画而止,不再变第六爻画,而返变五世卦的第四爻画,所变出的卦画及卦名为游魂卦,再继续变游魂卦的内三爻画,变出的卦为归魂卦。这种八宫里七卦的称法,都是在算卦上,即断人事吉凶时有说法。
这种按卦画符号的变化而排进八宫的卦法,实际如同数目游戏一样,并没有什么神秘与奥妙。可京房这种通过推演安排的一种卦画符号组合,如同魏伯阳写了一部《周易参同契》,本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各现在来看不过是类似讲气功的书。而在那个时代加杂着一些神秘兮兮的话语,又讲了一些各现在看并非科学的外丹术,但被后世的道教一附会,却成了“万古丹经王”。听一听这称法,就把一般的人给震摄着了,不由得不神秘的看得那部书了,那部书也就被罩上神秘的色彩。
而京房的“八卦”分宫组合法,只是一种组合而已,可这种组合却成为千古不变的算卦的神秘工具。用这种“八宫”卦术当成万古不变的可窥视人生命运吉凶”天机”的不二法宝,即在帝制里成为通神的媒介工具。京房成了”救世主”,“八卦纳甲筮法”成了东方人预知祸福的“天书”,打卦算命成了东方人的信仰与活世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