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其趾,舍车而徒。贲其须。贲如濡如。永贞吉。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白贲无咎。”
(译文)
二十二、纯洁英武的勇士,亨通,小心行事,有利于进步与向上。
勇士舍车而徒步,展现了勇士威武健壮的体魄。勇士正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勇士又刚柔兼备,前途美好吉祥。勇士老当益壮,乘着雪白的骏马,不是为寇,而是娶亲结婚。勇士解甲归田,回到了家园,虽得微薄的布帛,作为安家的费用有所困难。然而最值得欣慰的是勇士晚年迎来了吉祥平安。勇士纯洁一生,一尘不染,无怨无恨。”
(解说)
本篇就是一首诗,即诗体式的写作手法。
《周易》一书里有不少的篇章就是一首首优美的诗。无疑《周易》一书受到早期“诗”的影响。
“贲”:是个多音字,bēn、bi。帝制时期至今《周易》里作bi音,当“饰”讲。《辞源》里解释为“装饰”,并引述:“易·贲‘象曰:山下有火’。书,汤告‘天命弗僭,贲若草木’。注:‘贲,饰也’。”《辞源》里还说“贲”当“勇士”讲。但不是指《周易》里的“贲”,即《周易》里的“贲”当“饰”讲。笔者认为“贲”应当勇士,武士,战士讲才与本篇内容吻合,符合本义。音应读bēn。而《小象》或《彖》这些《易传》注释《周易》多有不正确。因《易传》是按八卦取象解释《周易》,而《周易》一书本不是按八卦取象写成的内容。故《易传》里的解释《周易》难免有想象与发挥的东西。自然离《周易》本义相差甚远。把“贲”当做“饰”,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这里的“贲”其音,其意实则并不难理解。《尚书·牧誓》:“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尚书·立政》篇里说:“用咸戎于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这里的虎贲是指勇士,或武士。本篇里的“贲”就是指勇士。这是一篇歌颂与赞扬勇士精神的文章。
本篇题目:“贲,亨,小,利有攸往。”这里立意在于宣扬,要发扬勇士纯洁品正为国奉献的精神。篇中内容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描写。
“贲其趾,舍车而徒”。
开篇给人一个英武健壮与品格高尚的勇士形象。表现了勇士内在美的精神。“舍车而徒”:即有车不乘,徒步行走。
“贲其须”。
“须”:指已成年的人。这是描写勇士正风华正茂。
“贲如濡如,永贞吉。”
“濡”:柔和,柔顺。这一句内容是指勇士听从指挥,遵守命令。这表现了一个勇士忠心报国的精神境界。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这是一个转折的句子段落。“皤”:指须发白了,表明勇士把青春年华献给了保卫事业,到须发斑白时,才解甲归田。“白马翰如”:指骑着雪白的骏马。“匪”:不是。本段是写勇士把青春岁月奉献给自己从事的戎马事业。到了发须斑白时,才娶妻成家。这是在歌颂勇士的一种牺牲精神。这里的勇士可能是当事国家里的特殊兵种,是守卫及肩负着重任的卫士。
“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丘园”:已荒废的家园。“束帛”:几束帛。“束帛戋戋”:是指一点点布帛。作为勇士解甲归田的安置费。“吝”:吝啬。
本段讲述勇士解甲归田,回到荒废的家园,虽然得到的安家费不多,可落个晚年安详的生活。
“白贲无咎”。
“白”:纯洁,一尘不染。“无咎”:无怨无悔,甘心奉献之意。
这最后一段总结了勇士一生的品质,是值得赞美和学习的榜样。
本篇塑造了一位栩栩如生,甘愿奉献的英武勇士形象。阅读此文仿佛一位保家卫国的勇士,是那么高大,纯洁无暇的形象立在眼前。从舍车徒走,到把青春年华献给国家,又到发须斑白,才归田迎亲,虽然过着清贫的生活,可得到的是一生平安,晚年吉祥的生活。在作者的心目中,这样的勇士精神,应当歌颂与倡导。这篇文章也是我国人物白描写作上的开山之作。短短几段,如同一篇小小说,却塑造出一位栩栩如生的勇士形象。
把这优美的文章内容,说成是卜辞,真乃是天方夜谭。
《周易》不但是为君子讲述的是政治谋略道理,而且其政治哲学思想也在启迪着人的智慧。
三、我们再看《周易》第五十一篇的思想含义
(原文)
“??震,亨。
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震苏苏,震行,无眚。震遂泥。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译文)
“五十一、君子保持恐惧修省,亨通。
惊雷震动,使人心生恐惧,失去了言语笑声。雷声响起,震惊百里,而对保持平静心态者,却不能洒落手持勺子里的香酒。雷声震来,使人恐惧,然后哑口不语,言笑失色,谨慎才能避免伤及身体,而获吉祥。雷震一来,有了危害,会丧失很多钱财,堆积像那九重的高山;不要追逐失去的钱财,过一段时间就会得来。雷声震动会使万物复苏。雷声运动,并无灾害。雷震有时会击到泥土里。雷震来来往往,有危险,但很多的东西并没有失去,这是有了事前的防备。雷声震动使人恐惧畏缩,左右惊顾,有所妄动会有危险;雷震是震不倒惊惧谨慎之人身上,而会落到那些没有防备者的头上;没有害咎,是建立了联姻的说法。”
(解说)
本篇的论题内容是“震:亨”。“震”:本义是指雷,震动。引申为惊恐,震惊。本论题其意是“惊惧,亨通”。为何“惊惧”才“亨通”呢?这是借雷震使人恐惧的心理,寓意君子恐惧修省,君子时刻谨慎小心的去行事,自然就是亨通的结果。故本篇的“命题”,就是“君子若能恐惧修省,亨通。”
“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虩虩(xixi)”:恐惧貌。“哑”:喑哑,口不能言。“哑哑”:形容没有了言语声。“匕”:食用具,如匙。“鬯(g)”:祭祀用的香酒。本句的意思是“惊雷震动,使人心生恐惧,失去了言语笑声。雷声响起,震惊百里,而对保持平静心态者,却不能洒落手持勺子里的香酒”。这是借雷震的响声使人产生恐惧之心,来比喻政治形势的威力;犹如政治风暴来临,在政治形势的高压下,有两种心态的人,一种是恐惧万分,吓得要死;一种是心态镇静。这是围绕着主题展开的论述。
“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本段的译意是“雷声震来,使人恐惧,尔后哑口不语,言笑失色,谨慎才能避免伤及身体,而获吉祥”。这里还是借雷震,寓意政治风暴如雷霆之势,若君子能恐惧修省,即使雷霆之势的政治风暴也伤及不着自己。确实在封建王权家天下里,为官者是人人惊惧,特别是莫须有的政治罪名,不知何时就降临到头上。就是二千多年后出现的那场“十年动乱”,那场政治运动,其来势如雷霆,使人惊惧与恐怖。人人只能哑口不言,言笑失色。若能思考,小心处事,政治风暴里的灾祸就落不到头上。二千多年前《周易》作者的政治经验告诉君子如何应付政治风暴。
“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亿”:(喻)数目很大。“贝”:钱,资财。“跻”:升,登。“九陵”:很高。“七日得”,即“七日来复”的认识观。本段通过借雷震比喻严酷的政治形势。本句按字译是“雷震来时是有危害,会丧失很多财产,如堆积像那九重的高山,不要追逐,失去的钱财,过一段时间,就会得来”。《周易》是为君子讲述的“修身,齐家,治国”的政治道理。本段也是在讲述,如何认识这种风暴来临造成财产的失去(如改朝换代,又如新主推行新政),但要认识到那只是身外之物,不可追逐。在那个时代里,有一种认识观念,即“七日来复”,认为事物是一种循环规律,这是从自然中感悟到的东西,而类比到人事上来。这里的“七日得”,是“七日来复”的观念的引用,这里是借以说明是失去的财产,以后还会得来,是通过一段时间还会取得,这里体现的是唯物辩证的关系。
“震苏苏,震行,无眚。”
“苏”:死而复生,苏醒过来。古人在每年的春天听到雷声响动,又看到大地上的万物发青,就认为雷声催醒了大地,使万物复苏。“眚”:过失,灾祸。本段的字译是“雷声震动,使万物复苏。雷声运动,并无灾害”。
本段还是借雷震的自然现象来寓意事理,只不过是以对比手法上的正面来论述事理。上面讲述雷震使人恐惧与丧失财富,而本段是讲,雷震能使万物复苏的道理。当然,这是借喻,而不是讲什么自然科学。这是借雷震现象比喻政治风暴来临也有好的一面,并不全是坏事,它能使人恐惧谨慎,修省觉悟,就不会有灾祸。
“震遂泥。”
“遂”:进。本句意思“雷震击入到泥土里”。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本句象征什么呢?因本句没有判词,即无吉凶之后果。那么,从本句的字意来看,即寓意着是下面,又寓意着深度。可以联想到政治风暴影响的广泛性与持续性。
“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
“亿无丧”:这与前面的“亿丧贝”是个相反意思。本句意思是“雷震来来往往,虽有危险,但很多的东西并没有失去,这是有了事前的防备”。这是比喻对政治形势有了心理防备。
“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索索”:畏惧感。“矍(jue)”:左右惊顾。“躬”:身体。(引)自身。本段之意“雷声震动使人恐惧畏缩,左右惊顾,有所妄动会有危险;但雷震是震不倒惊惧谨慎之人身上,而会落到那些没有防备者的头上;没有害咎,是建立了婚姻的说法。”古代往往把”家”、”国”间缔结婚姻作为联姻政治的手段,也是规避政治风险的一种手段。
本篇是讲述雷霆之势的社会大变革,或政治风云变幻,给社会带来的震荡与不安,如何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学会生存法则,本文就是讲述这些道理。作者通过雷震来比喻政治风云,教育君子在政治风云了要恐惧修省,还要有正确的心态与防备心理。通过雷震声响百里来比喻政治威势如同霹雳那样使人恐惧,使君子领悟到政治形势的威力,并学会在政治风云里的生存方法。既不被雷霆之势所吓倒,也不要被雷霆之势所伤害。正如,“大象”对《震》文的诠释“君子以恐惧修德”,“大象传”作者是领悟了《周易》的哲学内涵。本文通过雷震的形象比喻,使君子能够领悟到政治风暴的威力,而恐惧修省。这已然是为君子讲述的政治经验与政治谋略。《周易》是一部政治哲学,而春秋时期的史巫,却把《周易》改造成“六繇”格式(与后来的“六爻”卦式不同)用过卜筮。而且从《周易》六十四篇文章里抽出八个篇名,又从“六十四画符号”的组合过程中的三画一组的八个符号抽取出来,配上《周易》里的八个名称(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又配上八种自然物象,逐步演义出“八卦”筮术,把《周易》的每篇文章分割成“六繇”形式,再把《周易》每篇原初作为文章排序之意的“画符号”分成“八卦”名称、符号、取象,再结合“六繇”辞,用以卜筮人事吉凶了,就以为可窥视人事吉凶的天机了。在“八卦”筮术上,《震》卦是“八卦”之一,“八卦”里的“震卦”符号是“三画”组合,而《周易》里的本文里原初却有一个“画符号”,而是“六画”组合,即两者的“画符号”组合不同,其代表的意义也不同。“八卦”筮术上把《震》演变成筮术内容,到《说卦传》时已把“震卦”取象为“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莨竹、为萑苇。其於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的颡。其於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这么多取象目的是何?自然是为了卜筮(算卦)之用。“八卦”筮术上“震卦”既是八经卦之一,又是“六十四卦”之一,完全与《周易》里的原创文不是一回事了。
由上几篇文章来看,《周易》每篇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在阐述着一个政治道理。正如本篇里出现十一个”震”字,为内容线条中心,在本文中所起着提纲挈领作用。原创《周易》六十四文里,每文首字或前两字,成为文章提纲挈领作用的比比皆是。如本文原初并不是六句内容,后被史巫篡改分割。本篇是以雷震现象来寓意政治道理。故《周易》哲学与“八卦”筮术是风马牛不相及,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把《周易》文辞看成是占筮辞、算卦辞,真乃是天大的笑话。
《周易》内容是政治哲学,是思想文章,自然不是卜辞与算卦辞,那么,原创《周易》一书所用那套符号,就是个文章排序而已。
接下来,正是卷下所讲述的内容,更进一步证明原创《周易》所用那套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只是个文章排序之目的,还没形成卜筮工具,即还没有衍生成算卦符号工具,还不能称卦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