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关在天牢里的徐达,汤和,蓝玉,张辅等各朝大将都好安排,放出去驻守一方,也就行了。
然而各朝的文官大臣,外放不行,内用更不行。
外放到地方上为官,朱厚照不放心,诸如李善长,胡惟庸之流,就没一个是简单角色,外放出去,天知道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留在朝堂听用,他的那些大臣又会怎么想,皇帝重视亡国之臣,却不重视他们这些本土栋梁,容易造成君臣离心离德的局面。
朱厚照也可以选择弃之不用,但朱厚照舍不得,李善长,胡惟庸,三杨,夏元吉,于谦等人,皆是能力非凡之辈,不能为自己所用,终是一大遗憾。
用?不用?
朱厚照权衡再三,还是决定用,但怎么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诸位皆是各朝名臣,能力母庸置疑,朕对诸位亦是赞赏有加,但诸位对本朝无有寸功,朕纵然对诸位抱有万分期待,也不好一来就委以重任。”
“今年恩科大试将于不久后举行,诸位若有意为本朝效力,可以报名参加,朕择优而取之。”
闻言,各朝大臣仿佛江湖唱戏的一般,脸色变了又变。
各朝未灭之前,他们都是朝中重臣,权势滔天,威严甚重,朱厚照竟然要让他们去与一群年轻士子竞争科考,他们的颜面何存?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朱厚照会对他们委以重任,毕竟他们这些人不是内阁首辅,次辅,就是六部尚书,能力自是没得说。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朱厚照竟会这般慢待贤才,置他们的脸面如无物。
看着朱厚照那张冷漠的脸,本就对朱厚照抱有偏见的各朝大臣,对朱厚照的印象更是直线下降。
“此等无情之君执掌大明江山,真不知是福,还是祸。”
李善长暗自长叹不已,不满的情绪犹如江河咆孝,冲击着他那颗自傲的心。
仗着大明开国元勋的身份,李善长想着朱厚照纵然不给他封公赐爵,也该给他个内阁首辅的位子,不曾想朱厚照根本就不鸟他。
在李善长看来,朱厚照让他这个大明开国元勋去参加科考,就是打他的脸,不给他李善长面子。
胡惟庸,杨宪,刘三吾,吕昶,詹徽等洪武名臣亦是颇多不满,只是没有李善长那么强烈而已。
碍于朱厚照的积威,各朝大臣虽有各种不满,却也不敢表达出来,害怕惹来杀身之祸,朱厚照的行事手段,各朝大臣没亲眼见过,也还是有所耳闻的。
但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总有不怕死的,敢撩一撩朱厚照的虎须。
“陛下,在场诸位皆是一朝名臣,陛下让他们去与年轻士子一同参加科考,是否过了些,诸位大人亦是有头有脸之人,传出去还当如何做人。”
朱厚照定睛一看,瞬间认出发声之人的身份。
与杨慎齐名的大明三大才子之一——解缙。
“无功就想身居高位,世上有此道理乎!”
朱厚照冷冷的道。
“陛下此言差矣,自古圣君选才,不应以功劳而论高低,更应看重其本身才华。”
泰昌朝叶向高跳了出来,在朱厚照面前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战国时代,商鞅孤身入秦,那时商鞅不过是一中庶子而已,未曾扬名于海内外,秦孝公并未因此嫌弃之,反而委以重任,才有了一统六国的大秦。”
“三国乱世,诸葛孔明躬耕于南阳,昭烈帝三顾茅庐而请之,孔明感念昭烈帝之诚心,故而出山相助,昭烈帝彼时还未发迹,却将大权尽数交付于孔明。”
叶向高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大多数都是废话,透露出的核心观点只有一个。
我们这些人能力很强,堪比大秦之商鞅,三国之孔明,只要你给我们高官厚禄,我们就能帮你做出一番大事业。
其很会画大饼,却是纯粹与空手套白狼无异!
把朱厚照当成昔年的朱由检了。
太武朝一众大臣都看呆了,敢在朱厚照面前耍心眼的,叶向高还是近几千年来的第一人。
曾经跟朱厚照玩心眼的,十之都死在了辽东大地的荒原上。
用一种可怜的眼神看着叶向高,太武朝一众文武大臣几乎预见到了叶向高的下场。